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96880
 已經不玩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包益民傳奇故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眼淚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作者: 已經不玩了 日期: 2008.01.17  天氣:  心情:

人類發怒時,有的會衝動的把人殺死,可是有的人只是摔東西或是罵幾句就算了,這是因為人類的大腦裡有個"前額葉皮質",當人類在生氣時,可以幫助提供理性判斷的工具,而每個人的前額葉皮質的含量都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天生較容易衝動就是因為這個因素。當人類在發怒,無法遏止的情緒下,有一對大腦的"葉片"就像警鈴一樣會發出警訊,血液會流動的非常快,而且會刺激腎上腺素還有另一個(那不是重點)。人類的後腦還有一個叫"中樞血清素",它是可以抑止人類升高情緒,這樣前額葉皮質才能提供另一個理性判斷的功用。



動物在自然環境裡如果受到威脅,會有二種本能反應,一是逃跑,二是主動攻擊,當動物決定採取第二種時,主動攻擊者一定會將對方置於死地才會罷休。同樣容易易怒或是衝動的人通常天生的前額葉皮質比常人少了11%,所以當他被激怒時,會無法理性做判決,如果他本身感覺到有被威脅時,就會變成主動攻擊,這時人類就會跟動物一樣只想將對方置於死地。我特別申明,讓人類感到有威脅感不一定是大事情,只有是小事都有可能,至於是什麼事那是依個人的個性及生長環境所遭遇到的。當然除了前額葉皮質及中樞血清素會決定一個是否容易衝動以外。還有一個很重大的原因,那就是基因。disovery在研究基因時是用猴子當研究對象,因為猴子跟人類的基因差異只有94%~97%。研究人員發現基因裡頭有"短對偶"及"長對偶"這二個基因會影響人類的情緒,也就是人類容不容易衝動是由這二個決定的。而研究對象-猴子就跟人類一樣,有的容易會攻擊同伴,有的則不會。而且基因裡頭短對偶較多的,如果在幼兒時期時只有跟同儕相處,這種特質就會異發明顯,相反一個天生容易衝動的人類,如果年幼時期有父母教養,長大後容易攻擊他人的行為就會很少。


研究人員在洛山磯找到一些有反社會人格傾向的人做測驗,都證實他們的前額葉皮質及中樞血清素的含量極少。而為什麼會選擇在洛山磯,是因為當地的暴力事件較多,他們都習慣不高興的事就會以暴力解決。所以人類從小所處的環境也很重要。知道孟母為什麼要三遷了吧!


現在真的要開始進入主題了


當人感到威脅或是有人欺負他熟識的人時,他就會馬上採取攻擊,而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而且零自己也說過每當他扁人時,腦中只剩下一種念頭,那就是把對方置於死地。這可以說明零他極有可能天生腦中的前額葉皮質及中樞血清素含量極低或是他的基因裡頭短對偶及長對偶所造成的再加上他從小沒有父母在身邊,只有聖陪伴他,而聖又容易受人欺負,導致他天生容易攻擊的傾向加大。不過這種傾向的人,如果小時候沒有導正過來,長大之後要改正會非常困難,因為現在的科學沒辦法用藥物或是其他手術來改變這些因素,不過美國倒是有機構在訓練這些容易衝動的人士。



 ==================================================


當人感到威脅或是有人欺負他熟識的人時,他就會馬上採取攻擊,而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而且零自己也說過每當他扁人時,腦中只剩下一種念頭,那就是把對方置於死地。這可以說明零他極有可能天生腦中的前額葉皮質及中樞血清素含量極低或是他的基因裡頭短對偶及長對偶所造成的再加上他從小沒有父母在身邊,只有聖陪伴他,而聖又容易受人欺負,導致他天生容易攻擊的傾向加大。不過這種傾向的人,如果小時候沒有導正過來,長大之後要改正會非常困難,因為現在的科學沒辦法用藥物或是其他手術來改變這些因素,不過美國倒是有機構在訓練這些容易衝動的人士。


====================================================


 


↑以上完全符合我~~~~

標籤:
瀏覽次數:63    人氣指數:2463    累積鼓勵:1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包益民傳奇故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眼淚
 
住戶回應
 
時間:2008-01-17 12:24
這篇
讓我仔細看了好久縮~^^
作者回覆說[2008-01-17 12:30]:

恩~~
這個要很仔細看完,才會懂裡面的意思。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