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2304
 Kevin ~謝源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找個家庭牙醫師...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眼乾症~有救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冬令進補~雞肉入口~
作者: Kevin ~謝源宏 日期: 2011.01.22  天氣:  心情:









12/30
冬令進補雞肉

金 琳











 

2005年歲次乙酉,肖雞,農委會逮住良機,鼓勵大家多食用國產雞肉,強調只有經過完整檢驗程序,蓋有CAS標章者才可安心的煎煮炒炸。


土雞與洋雞怎麼區別?


究竟土雞和洋雞該怎麼區別?肉質和營養有多大的不同?有十多年養雞經驗,且成功地把台灣土雞外銷日本的鄧學凱表示,台灣正牌土雞數量不及洋雞,因為飼養不易,成本較洋雞高。


洋雞,又名白肉雞,分黃腳雞和白腳雞,又分肉雞和蛋雞,一般飼養5週,2公斤左右,即可宰殺,因為屬於飼料雞,缺乏運動,肉質鬆軟,彈性較差,適合做炸雞塊炸雞腿。


土雞分有色土雞和烏骨雞,有色土雞又分黑羽雞和紅羽雞,一般在畫作和攝影作品裡見到那種雄糾糾、氣昂昂的紅冠黑羽雞,即是帥氣大公雞,當牠們啼聲宏亮的迎接朝陽時,彷彿全世界都清醒了。


土雞的育成大約9週,才能長到2公斤上下,12至14週,長到3公斤,雖然成長較慢,但牠的肉質緊實有彈性,可熬湯,作白斬雞、烤雞、炸雞或藥膳雞。


在傳統市場,雞販常介紹半土雞,指的是經過配種的紅羽雞;而藥膳書上寫的燉補用老母雞,是指已完成下蛋任務的老雞,約40週至50週“高齡”,經過調理加工,可以做醃漬雞肉。


養雞最怕雞瘟和禽流感,除此之外,還得防患雞仔得天花,鄧學凱表示,當雞兒出現感冒症狀,投藥之後,須特別注意停藥期,不可讓藥殘留在雞隻體內。


老一輩觀念裡,坐月子一定要用麻油雞;老祖母疼孫子,餐桌上的雞腿是金孫的專利;而冬令進補,非土雞不用,莫非土雞的營養價值高過洋雞?


鄧學凱說,土雞肉含有一種叫carnosine的養分,比洋雞多好幾倍,證明老觀念是正確的。


雞肉怎麼買?


很多家庭主婦喜歡買溫體雞肉,問題是,市場裡現殺的各種雞品,放在攤子上4、5個鐘頭,還新鮮嗎?養雞協會的專家提醒消費者,雞肉未經低溫保存,4、5個小時後,肉品上已經佈滿細菌,開始微酸,但它的酸味無法憑嗅覺查覺,因此,購買電宰且立即冷藏的雞肉,應是最安全的。


雞肉怎麼烹飪?


要享受營養豐富的雞肉,烤雞和炒雞肉是較高明的烹飪方式,調味料可選擇薄鹽醬油、檸檬汁或低熱量調味汁,由於雞脂肪大都躲在雞皮裡,吃時去皮,便可減低熱量的攝取。


怎麼保存雞肉?


養雞協會告訴我們:


生雞肉──冷藏櫃可放1至2天,冷凍櫃〔攝氏零下18度〕可放12個月。


未加肉汁的熟雞肉──冷藏櫃1至2天,冷凍櫃1個月。


加肉汁的熟雞肉──冷藏櫃可放1至2天,冷凍櫃可放6個月。


炸雞──冷藏櫃可放1至2天,冷凍櫃可放4個月。


新鮮雞肉若預定在兩天內吃掉,須收在2至4℃的冰箱裡,並且要用蠟紙、錫箔紙或塑膠袋包好,肉和內臟分開包。


不過,食物趁新鮮吃,最富營養與美味,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選錄自《健康世界》349期)


標籤:
瀏覽次數:68    人氣指數:1088    累積鼓勵:5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找個家庭牙醫師...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眼乾症~有救心~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1-23 00:12
她, 48歲,高雄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