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58326
 庭萱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美式教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一樣的婚姻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有效管教孩子
作者: 庭萱 日期: 2013.09.01  天氣:  心情:
有效的管教,父母腦海裡浮現的可能是「到底用什麼方法可以立即讓孩子聽我的話,讓孩子乖乖去做。」
當孩子能夠立即順從,似乎就是管教成功。事實上,管教並非一蹴可幾,而是一個長期的、
幫助孩子可以信任父母的歷程,因為信任,所以孩子對於父母給予的建議,願意順服。

小孩之所以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有兩個理由:一是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建立出對父母的信任感。
他知道父母給他的建議確實是經過考量,而且是他目前經驗所不能及。二是當孩子願意順服父母的意見,
當中帶著理解,他知道父母為什麼要他這麼做,而且他有責任也應該這麼做。

在這兩個前提下,有效的管教是一個必須長期努力才能達到的結果。透過一定程度的行為獎懲,
也許暫時可以讓孩子立即聽從,卻不見得能夠內化成為長期的管教成效。要達成管教的長期效益,
父母可以朝兩個方向努力:認知上給予規則的教導、情感上給予體驗。

只有認知的規則教導,沒有情感經驗的涉入,道理都懂,但行為上做不到,
因為認知和行為之間存在落差。就像父母這一代的公民與道德學了一大堆,即使考了一百分,也不代表不說謊、不犯罪。


*策略1 規則的教導-先讓孩子知道什麼事不該做

面對孩子的行為,現代父母經常出現兩個極端,一是過度自由派,另一種是過度要求派。

過度自由派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很可愛,即使他亂發脾氣,或搶了別人的玩具。
這類父母認為,這些行為是孩子發展上的必然現象,理應尊重,讓其自主發展。
但是,年幼的孩子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程度的紀律教導及社會化的引導。過度放任並不代表尊重小孩,
而是父母沒有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扮演該有的引導及約束角色。

而過度要求派的家長則希望,孩子的行為能照他所期望的方式表現,例如要有禮貌、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等,
甚至容易泛道德化,認為孩子理所當然該具備好品格,所以在行為上有許多的約束。
這類家長認為自己的期待很合理,希望自己講了一番大道理給孩子聽之後,孩子就能出現正向的行為。

殊不知「講道理」本身就是管教上的迷思,尤其是愈年幼的孩子,父母希望透過講完道理,
孩子就能明白為什麼要守規矩的道理,進而做到。這是不切實際也不合理的期待,隱含著對幼兒發展過程、
對規則的理解、對行為教導上的許多誤解。

父母需要釐清一個觀念,在零到六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扮演照顧者、玩伴,
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中關鍵的引導者與教導者。
每個社會對何謂恰當的行為有一定的期待,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在滿足自己需求的過程中,
又能夠符合社會的期待,這是孩子必須透過刻意的學習而來。

年幼的孩子經驗不足,出現了成人覺得不該發生的行為時,很多時候是因為小孩根本不知道這是不應該做的事,
所以規則的學習很重要。如果沒有教導,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就處罰他,則是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
孩子不是故意違反規則,而是因為他不知道這件事不能做。

例如小小孩看到別人的東西很喜歡也很想要,就隨手拿走了。做這件事時,他心裡不會想到「我偷東西」,
他想的是「我喜歡,所以我拿走」。如果父母在這時給予非常嚴厲的斥責,並指責他偷東西是不對的,
過度道德化的結果,孩子除了感受到恐懼,仍然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錯什麼事情。

但是經過物權概念的規則教導,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我們不可以拿,什麼東西是自己的,
什麼東西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要拿之前必須問過人家。如果有經過這樣的教導,
孩子在認知上大概就能理解物權的概念,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小孩想再拿別人的東西,父母就要提醒他:這是不對的。

在認知層面的規則教導,可以透過童書、機會教育來達成。繪本和圖畫書是很好的規則教導媒介,
現在有很多傳達小小品格的童書,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父母可以透過「故事」讓孩子知道規則。

生活中也有很多機會教育的時機,例如帶孩子去餐廳,有其他小孩大呼小叫,
或是去便利商店看到小孩為了買玩具躺在地上撒潑,
父母可以趁機告訴孩子:「剛剛那位小朋友的行為,媽媽覺得……因為……」

認知上的教導還需要「帶著孩子一起做」。父母希望孩子學刷牙,
那就先示範一次給他看,並且一遍又一遍的帶著他一起刷。

期待孩子收玩具,就一次又一次的帶著他一起分類、收納。不需要一直口頭訓誡:
刷牙很重要,不然蛀牙的話,牙齒會爛光光。幼兒連牙齒都還沒有長齊,一口爛牙對他們來說是無法體會的經驗。

帶著孩子一起做,小孩才能從中習得知識與經驗,愈小的孩子,行為要被建立,一定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練習。

下了這些功夫,至少做到了認知上的規則教導,孩子開始對於社會上的規範,就會有一些認識。


*策略2 情感的涉入-用同理心讓孩子分別對錯

只有規則的教導,孩子也許知道這件事不該做,但是在行為上不一定能做得到,這是因為動機面的教導還需要同理心的涉入。

例如A小孩看見旁邊的B小孩有餅乾,A很想吃,但B就是不請他吃。

於是A趁著B不在的時候偷吃了餅乾。在實驗時,我們問A小朋友,偷吃餅乾對不對?
A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再問A小孩,偷吃餅乾是什麼感覺?他會回答:很快樂。

A幼兒的思維是:「除非我偷吃餅乾的時候有人在場,那麼我會被處罰。
否則,雖然我明知道這是不對的事,可是我很想吃,我還是拿餅乾來吃。而且餅乾很好吃,我吃到餅乾覺得很快樂。」

A幼兒也許沒有「自己的餅乾被偷吃」的情感經驗,所以他無法同理B小孩的餅乾被偷吃的心情。
四到六歲間,孩子的道德情緒開始萌芽,對別人的處境會有一些同理心,這個時候家長在管教時,就可以進行情感的涉入。

例如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還不小心弄壞,對方哭了,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把他心愛的玩具拿走了,還弄壞,他很難過,所以哭了。」
有了同理心的情感教導,幾次之後,孩子在面對誘惑情境時,認知上知道這件事不該做,
情感上也會有罪咎感,才有辦法真正自我抑制不當的行為出現。

三歲以前的孩子,在認知上無法理解規則,但情感的經驗仍然可以進行。
當孩子出現父母認為的不當行為,不論是亂丟東西,或是亂跑、尖叫……最好的方式是「從後方緊緊抱住」幼兒,
並在孩子身邊輕聲而嚴肅的說:「不可以……」同時「帶離現場」。

透過身體的感受過程,年幼的孩子會知道,父母是要制止他的行為,
同時也可以學會「只要我聽從,我就不會被帶離遊戲的現場。」這比用口頭講的來得有效果。


*策略3 好行為的增強-給孩子言之有物的讚美

當認知教導及情感體驗都運用了之後,孩子出現了好行為,父母要運用一些獎勵增強孩子的好行為。
零到六歲是孩子的行為建立期,行為的增強物有原級增強、次級增強及社會性增強,方式有連續增強及間歇增強。

孩子喜歡什麼食物,我們就給他吃什麼,孩子立刻得到他要的增強,這是原級增強。
給他錢或星星貼紙則是次級增強物,但接下來必須要使用社會性增強,我認為讚美是最佳的行為增強物。

給糖果等物質性的獎勵,對孩子來說,是一時的感官滿足,但好行為獲得父母的稱讚,孩子會有驕傲的感覺,是一種自尊感。

讚美他是個好孩子,這個標籤是貼在他這個人身上,代表他是一個很好的人,可以培養孩子以自己為榮的榮譽感。

不過,讚美必須言之有物,不是隨意的亂讚美,空泛的讚美「你好棒」,時間久了,
孩子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言之有物的讚美是「即時」、「具體」。

例如孩子畫了一幅畫,父母稱讚他畫得很棒,這是不具意義的讚美。

有意義的讚美是告訴他,顏色用得很漂亮,或是線條構圖很有創意;
或是也可以讚美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很專注,強調他的學習態度值得稱許。

透過連續增強建立起行為後,爸媽可以再運用間歇增強,讓孩子的行為得以維持,直到成為孩子內在能力的一部分。

不少家長期待,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可以學會規矩,事實上,管教的權利拉回家庭,
教出自律小孩的效果最好。一方面是老師不一定採取最適合你家孩子的教導方法,
二來是因為老師在孩子心中仍是權威的代表,團體中又有同儕壓力,孩子因為害怕威權而在當下服從。
但父母必須思考的是,如果管教必須倚賴老師在場,那孩子離開學校之後的生活,父母該怎麼辦?

如果管教是自己下功夫經營得來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就是非常正面而且親近,同時願意順服父母。

因為透過一次次的學習經驗,孩子會知道父母是在幫助他,不是找他麻煩,同時明白,父母的要求顯然有道理。

在日本有這樣一位年輕的臨終關懷護士大津秀一。他在親眼目睹、親耳聽到1000例患者的臨終遺憾後,
寫下了《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一書。








別讓下面這些遺憾變成你的遺憾

第一個遺憾: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津秀一說:“人們臨終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這一輩子啊,太短了。
”有人削尖腦袋往上爬,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自甘平庸,也有人孜孜以求。
人生有很多活法,千萬別被別人的價值觀“綁架”,不要把別人希望你過的生活當作是你想要的生活。
想談戀愛,現在就行動吧;想學點什麼,現在就開始吧。人生就像個旅行團,你已經加入了,不走完全程,豈不可惜.

第二個遺憾:沒有實現夢想。
當人們在生命盡頭往回看時,往往會發現有好多夢想沒有實現。“真正的後悔,其實不是因為沒有實現夢想,
多半是責怪自己沒能盡100%的力量實現夢想。”堅持夢想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一個沒有期限的夢想只是個夢,
給夢想加一個“截止日期”,把它變成現實的目標,才更容易實現。

第三個遺憾: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輩子不做錯事,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不肯殺生的佛家弟子,
也難以避免走在路上踩死一隻螞蟻。為了生存而做的無損原則的“壞事”是可以被原諒的,
與其背著罪惡感生活,不如放下包袱往前看。

第四個遺憾:被感情左右度過一生。
現實生活中,感性的人總是嘲笑理性的人“活的太嚴肅”。其實,太在乎自己的感受
又能如何笑過、哭過、發洩過,生活也不會因此改變。也許真要等臨終一刻才能明白,
每天為之煩惱、痛苦、傷心、氣憤、達到忍耐極限的事,是多麼可笑和不值一提。

第五個遺憾:沒有盡力幫助過別人。
或是冷漠,或是怕吃虧,讓很多人不敢做個善良人。其實,善良的人很少後悔,
他們活得坦然、心安,那是善良給予他們的美好回報。
去幫助那些需要你的人,“被人需要”的感覺遠比“索取”好得多。

第六個遺憾:過於相信自己。
我們都有過這樣自大自負甚至唯我獨尊的時刻,認為自己不後悔做過的任何一件事。
這樣雖然看起來很積極,但卻顯得盲目。總有一些事,別人比你想的細致周到,
多聽一句、多想一秒,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第七個遺憾:沒有妥善安置財產。
現在因為財產引發的家庭糾紛越來越多。其實,作為老人,一定要把處置財產當做一件重要的事,
在世時就規劃好。如果子女多,分配一定要公平,不要因為錢物,傷了孩子們間的感情。

第八個遺憾:沒有考慮過身後事。
這一點和處置財產很相似。一個人活著,會留下很多印記。周圍的人和事,都會因為你的離開而變化。
提早規劃一下,不但可以讓自己更坦然接受生老病死,也能提醒自己好好享受人生。別等走不動路、
聽不懂話的時候,才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沒做。

第九個遺憾:沒有回故鄉。
每人心裡都有一個地方被埋在最深處,卻一生不忘———這就是故鄉。很多人會念說,等我退休了就回老家。
往往等來等去,最後回家的只是一個骨灰罈。有生之年,盡量每年都回家看看,聽聽鄉音、吃點美食。
這個在地理上讓你無法割捨的地方,也是你靈魂的一個居所。

第十個遺憾:沒有享受過美食。
你是否把好吃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因為工作忙每頓飯都隨便打發,
或是為了健康每天只吃所謂的“營養”食物,吃飯,不僅為了飽腹,它還滿足我們很多心理需求。
品嘗美食,也是一種很好的心靈治療。還有就是,別放棄任何一個和家人吃飯的機會,總有一天,這個飯桌上的人會慢慢消失。

第十一個遺憾: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工作。
在這個逐利的社會,工作、金錢、權勢成為成功的金標準,很多人到老才後悔,那麼好的青春,
怎麼都獻給工作了呢?看看大自然的樣子,感受季節的變化,聆聽藝術的召喚,這些事情不會讓你變富有,卻會讓你的人生有意義。

第十二個遺憾:沒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積存了很多旅行計劃卻沒有成行,因為孩子太小、錢太少、休假太少或是工作離不開?很多人都覺得,
旅行任何時候都可以去,只有生病的人才懂得,旅行也是一種奢侈品。

第十三個遺憾:沒有和想見的人見面。
可能是你小學時最喜歡的老師,可能是你的初戀,誰的生命都不能永久,尤其是那些比你年長的人,
哪怕身在異地,也可以專門拜訪一下。我們應該抱著“一期一會”的觀念生活。這是日本茶道的用語,
“一期”就是一生,“一會”就是一次相會,說的是人生的每一個瞬間都不能重復,所以每一次的相會都變成了僅有的一次。

第十四個遺憾:沒能談一場永存記憶的戀愛。
愛,也是人存活世間的證明。我們經常看到,在一起的人未必不相愛,相愛的人卻被迫分開,這是人生無常,
也怪很多人自己沒有努力。愛應該是一種忠誠和無私的付出,一種勇敢而無畏的表達,
這是我們作為人的權利,千萬不能只當兒戲。

第十五個遺憾:一輩子都沒有結婚。
很多人年輕時覺得婚姻可有可無,一個人更自在。年紀大了卻開始後悔,沒有一個可以相互扶持的人。
雖然好姻緣可遇不可求,但是也得自己努力,碰到合適的人千萬不要猶豫。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最合適”的人,
“比較合適”的人也不會等你一輩子。

第十六個遺憾:沒有孩子。
現在很多人覺得,“我自己都還是孩子,怎麼養孩子呢?”其實,為人父母,不僅是為了傳承血脈,
也是一種“活過的證據”。想想到了老年時兒孫滿堂的歡樂,年輕時養育子女受的苦又算什麼呢?

第十七個遺憾:沒有看到孩子結婚。
有些子女認為“不結婚”是自己的私事,和父母沒有關係。相反,很多老人生前最大的遺憾,
就是沒有看到自己兒女結婚。婚姻確實是私事,但有時候,不結婚卻是件“自私”的事。
不妨也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努力了卻他們的遺憾吧。

第十八個遺憾:沒有注意身體健康。
年輕時,身體是可以最肆意揮霍的資本,熬夜、喝酒、抽煙……健康-是這樣一個東西,
你擁有它的時候往往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失去它的時候才發現,它是那麼的重要。從現在開始,
努力改掉一些壞習慣,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健康生活。

第十九個遺憾:沒有戒煙。
很多癌症和慢性病都和吸煙有關,不少患者直到查出肺癌,才開始悔過沒及早戒煙。
很多人抱著僥倖的心理吸煙,覺得倒霉事不會落到自己頭上。克制慾望需要勇氣和付出,
但你的付出會以“健康”這種方式再返還給你。

第二十個遺憾:沒有表明自己的真實意願。
我們怕得罪人,怕給別人添麻煩,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這樣在無形中漠視了自己的真實意願。
其實,無論什麼時候,都該說出你真實的想法。只要願意溝通,你會發現,事情比你想得簡單得多。

第二十一個遺憾:沒有認清活著的意義。
活著,絕不僅僅是壽命的一個數字,而是你活的質量。大津秀一碰到過一個癌症晚期的病人,
他把生命僅剩的三個月,分成了許多個周期,每個周期做一件想做的事情。
哪怕只剩一天,都用來過最好的生活。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第二十二個遺憾:沒有留下自己生存過的證據。
很多人覺得,留下房子、財產就是生存的證據,其實不對。既然在這個世界上走過,
總該有些精神食糧留給後人。不管是工作、研究、學業上的成就,還是寫給親人、朋友的信,都是這樣的“證據”。

第二十三個遺憾:沒有看透生死。
看透生死不代表輕視生命,而是以一種更理性的姿態活著。中國人往往忌諱談論死亡,
其實,死亡只是所有生命共同的歸途。不用忌諱,更不用懼怕。

第二十四個遺憾:沒有信仰。
雖然很多人沒有信仰一樣活得很好,但是有信仰的人,會更透徹懂得人生的意義。
尤其在面對困苦、無助的時候,信仰更可以成為一種強大的治癒力量。

第二十五個遺憾:沒有對深愛的人說“謝謝”。
很多時候,我們在外彬彬有禮,對親密的人說話卻毫無顧忌。用好語言是人際交往的一門大學問,
哪怕是親近的人,也不必靦腆,要常說“謝謝”、 “對不起”和“我愛你”,這是為感情保溫的最好辦法。
標籤:
瀏覽次數:122    人氣指數:1722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美式教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一樣的婚姻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