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43416
 ann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怕我們老了沒人陪可憐是兒子媳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結婚最久的夫妻,至今仍感情融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當真天妒紅顏,女人難為?
作者: anny 日期: 2010.11.06  天氣:  心情:

疲倦、痠痛、關節僵硬、發燒、手腳冰冷、背痛……,有一種疾病,一旦發病,

目前沒有藥能完全治癒,只能想辦法控制,否則嚴重時會喪命。你會是其中之一嗎?九個方法幫你降低風險。

五十多歲的楊秀芝,在苗栗經營家具行。去年初夏常被人問「去哪裡玩,怎麼曬那麼黑?」

還有人看她臉上緊繃沒有皺紋,好奇「是不是打肉毒桿菌?」她看看黯黑的臉、手部肌膚,

猜想可能是不久前到緬甸、墾丁玩,日曬過度所致。注重形象的她,趕緊奔向Spa中心,

買了10次美白療程,積極祛黑。

做了一次沒什麼效果,第二次去時她忍不住責怪產品不佳,店員卻告訴她,背部皮膚硬硬的,要她注意。

她兩、三年前曾因為上背疼痛、僵硬,做水療,這回改用經絡按摩。儘管按完後更痛,對方卻告訴她「愈痛愈有效」。

她漸漸覺得不對勁,在診所檢查肝、腎功能,都沒問題。不放心的她又輾轉到醫院檢查,

這才發現,既不是日曬,也不是身體疲勞,而是猛爆型的硬皮症,並且肺部已纖維化。



七、八年前,林玉芳(化名)任職的公司即將成立,她無暇顧及已好幾個月嚴重咳嗽、

發冷等感冒症狀,拚命忙著策劃相關行銷專案,只想撐過就好。

新公司成立後,身上幾處大關節卻開始輪流痛,一會兒這裡,一會兒那裡,跑來跑去。

尤其手腕,常一痛就持續兩、三天。3個月後,她早上醒來常全身僵硬、不靈活,不能馬上起床。

認真工作的她終於在同事不斷催促下求醫,抽血檢查後被告知「慢性狼瘡、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檢查都呈陽性反應」。那年,她才30歲,青春正美好。

朱玫清楚記得,25歲時她正在會計師事務所疲累地工作。從某一天起,有一陣子每天低溫發燒(約38℃),

愈到下午燒得更厲害。而且,一向酷愛運動打籃球、很少生病的她,三不五時感冒、關節痛。

人也特別容易累、一早就沒力氣,還猛掉頭髮。

臉上也長出像蚊子咬過一般的小斑,不痛不癢,只是紅紅的,卻一直好不了。去看皮膚科,

醫生說是「脂肪腺發炎」。一次到野外露營後,臉上的斑愈來愈紅,甚至破掉,水水地,她趕緊到大醫院求診。

至今,她已跟膠原病共處25年。儘管積極開朗面對,但體力不敵意志力,早在23年前,

她因為關節壞死,已換了兩邊人工髖關節。6年前,又換一次左側關節。

?????

硬皮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膠原病……這一串令人似懂非懂,望之生畏的怪病名,

有個共同語言:自體免疫疾病。

事實上,還有其他幾十種的病名,從非常陌生的,

如天皰瘡,到熟悉一點的,如乾癬、

僵直性脊椎炎、第一型糖尿病(是的,它也是),

都屬於這一大群疾病。甚至像甲狀腺機能亢進,有六~八成肇因於也是自體免疫疾病之一的葛瑞夫氏症。

「心臟病」、「癌症」,幾乎人人如雷貫耳、聞之色變。至於「自體免疫疾病」,

許多人聽都沒聽過,腦筋動得快的人也許還猜想:跟愛滋病有關吧?

儘管這幾個字對你來說,也許很陌生,但它卻是美國第三大常見的重大疾病,每31人有1人得病。

另有文章指出,在已開發國家,有這類疾病的人愈來愈多。

而台灣雖然沒有整體明確數字,但根據健保局在民國88年統計,過敏免疫風濕疾病已是門診第三常見疾病。

另外,最近十年來,台灣地區的自體免疫疾病,包括免疫風濕疾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更且,

屬於這一群疾病中的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數,跟其他國家相比,

台灣人的罹病率明顯較高,台中榮總副院長藍忠亮、免疫風濕科主任陳得源指出。

可是有多少人了解它是怎麼回事?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具有分辨「敵」、「我」組織的能力,當有細菌、

病毒等外來物入侵人體(即「感染」),免疫系統會製造特殊蛋白質「抗體」攻擊外來物。

但發生自體免疫疾病時,免疫系統卻迷失方向,製造的抗體(叫自體抗體)

反過來攻擊應該保護的身體組織、器官;或者在對抗外敵之後,戰勝的免疫軍團卻不肯解甲歸田,

繼續攻擊自身。

並且因為免疫系統分布全身,所以「每個地方都可能成為免疫侵襲的對象,」

大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余家利指出。包括神經、胃腸、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

以及皮膚黏膜和其他結締組織、眼睛、血管等……,隨時都能引爆體內烈火,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

有時,免疫叛軍只攻擊一個器官或組織 ,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攻擊甲狀腺細胞)、

第一型糖尿病(攻擊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更多時候,叛軍發動全面攻擊,多重器官、

組織一一淪陷,例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

「最難纏的就是內亂,」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這樣形容。

儘管更多免疫學進步的研究,幫助醫界了解,原來以前一堆莫名其妙的怪病怪症狀,

都跟免疫系統有關,把它歸在自體免疫疾病大家庭裡。但目前,一旦得自體免疫疾病,

醫界還沒辦法治癒它、不能斷根,只能用藥治療症狀、緩解疾病:意謂治療一陣子後,

它可能銷聲匿跡,讓人病情好轉,但在某一天可能又突然猛烈反撲,捲土重來。

當真天妒紅顏,女人難為?

更重要的是,一般跟性徵無關的疾病種類中,幾乎很少有一種病像自體免疫疾病這般,

膽敢有那麼大的性別歧視。整體來說大約每四個病人中,有三個是女人;

而且儘管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病,但卻特別偏愛對生育年齡的女性下手!

在某些疾病,男女差異更大。例如,女性得紅斑性狼瘡的比例,約是男性的9倍。

許多科學家認為,女性荷爾蒙(如:動情激素)可能難辭其咎。

部份原因是因為許多自體免疫疾病在女人初潮之後發作;而更年期後,病情比較容易趨緩。

豐富的女性荷爾蒙,讓女人嬌豔如盛開的花兒,但似乎也容易招來上天的嫉妒。

一些醫生臨床觀察,紅斑性狼瘡病人,很多是很漂亮的女孩子,天妒紅顏,令人感嘆。

而為了承載上天賦與的神聖使命,女人懷孕時大量分泌女性荷爾蒙,
也提供自體免疫疾病發病的溫床。

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指出,女性荷爾蒙會促進免疫系統中的B細胞製造更多抗體,

以供給胎兒有較強的免疫能力,順利成長。但在這過程中,

卻也可能製造出較多會攻擊身體組織器官的自體抗體,因此更容易發病。

余家利教授並解釋,免疫系統大致可分成「細胞性免疫」、「液性免疫」兩種,互為均衡

。懷孕後,母體會降低細胞性免疫,避免細胞性免疫系統攻擊胎兒這個半外來物,

此消彼長下,液性免疫較強,

偏向液性免疫反應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在懷孕時就會首次發作或病情加劇。

至於偏向細胞性免疫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部份病人懷孕後病情會緩解。

無論如何,當女人脫繭而出,荷爾蒙變動較劇烈時,包括青春期、懷孕,或產後,

自體免疫疾病特別容易蠢蠢欲動,反噬自己。

匍匐前進的敵人

不過,即使你是女人,恐怕也不免懷疑「這一個個拗口的病名,與我何干?」問題在於,

自體免疫疾病不像撞到後,腫個包,或割到後,裂個傷口,那樣大剌剌地宣告:受傷了。而是很低調、

讓人難以注意的氛圍下,免疫叛軍竟這麼張牙舞爪地在體內醞釀、翻騰,攪得轟轟烈烈。

就如前述真實故事中的三位主人翁,沒一個人會想到,自己的身體竟然跟自己過不去?!

很多時候,危機總是被大大忽略掉。

醫界發現,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差異很大,端視哪種疾病而定。不過,有一群很常見、

非特異的症狀,卻常伴隨不同的自體免疫疾病,尤其是膠原血管類的疾病

(例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乾燥症等)。這些症狀包括:

疲倦、頭暈、不適、輕微發燒。而這樣的症狀,誰不曾有過?

本身有紅斑性狼瘡,二十多年來在病友團體中持續幫助其他人的龔麗娟說,

一些病友發病狀況很像感冒。也有不少人一開始發病,免疫系統就攻擊腎臟,

造成水腫,結果病人誤以為發胖,拚命減肥。

又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中年。有的病友四十幾歲這裡痠、那裡痛,覺得理所當然,

持續做指壓、按摩、推拿,根本弄錯方向。

即使醫生,面對變化複雜的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難下診斷,甚至誤判。

過年前,台中榮總陳得源主任接到一個轉診的年輕女病人。

她因為發燒、肚子痛,被外科醫生診斷是盲腸炎,開刀治療。沒想到手術後依然高燒,

直到轉來免疫風濕科,才被正確診斷出是紅斑性狼瘡作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魏正 宗的 博士論文曾調查,

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平均被3個醫生誤診,到第四個醫生才得到正確診斷,平均延誤治療5年。

何況每個自體免疫疾病病人的病情嚴重度不一,有人很輕微,有人很嚴重;有人的病症還可能「未分化」,

屬於哪一種疾病,大家也還搞不清楚,有待追蹤。

甚至有時不見得只有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幾個疾病重疊在一起,更複雜。

「一段時間表現是這樣的疾病,一段時間後,又表現成另一種疾病,」台大 余家利 教授說。

乾燥症最容易跟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合在一起,特別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約三分之一的病人發病一段時間後

,會併發乾燥症。

乾燥症主要破壞人體的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門診中常聽到已發病一段時間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

告訴醫生「我怎麼很渴?」、「眼睛很乾澀」,余家利指出。

另外,也有紅斑性狼瘡重疊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重疊硬皮症……等等。

留心警訊,救你一命

標籤:
瀏覽次數:172    人氣指數:772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怕我們老了沒人陪可憐是兒子媳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結婚最久的夫妻,至今仍感情融洽
 
住戶回應
 
時間:2010-11-07 07:25
他, 51歲,高雄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