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南市青年投過一篇稿,
內容是在憑弔十七歲可能的生活,
不停的讀書、考試、讀書、考試……
十七歲,無聊且寂寞。
即使文字當中透著淡淡的愁緒,然而倒也不是真有那樣的惆悵,
畢竟當時剛滿十七歲,並且尚未實際經歷過整日埋頭苦讀的無奈,
所有都只是設想,來自於不知何處的傳言,
「十七歲很寂寞。」
不停的流竄在同屆的耳語,始終存在著,待學妹們傳承並奉為圭臬,
如果台灣的升學制度一直都是如此的話。
去年的十七歲,多天真。
現在,我仍然十七歲,卻有截然不同的心境。
繁忙卻充實的日子不再,
生活重心只剩下課本、參考書、習題、模擬考、補習班……
嗜睡的體質再也不能滿足,
夜深人靜時書桌前的燈光仍熾熱,沒有陽光的溫暖,甚至冷得令人打顫。
寂寞總愛在這時啃蝕脆弱的心靈,
神經繃得死緊,幾欲癲狂,竟常有在大半夜尖叫的衝動,
的確是失控了,意志們互相背叛。
每每都像打一場球賽一樣,或許更為疲憊,
頹然倒在軟墊上,翻遍了手機的電話簿也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
大家都受盡折磨啊,哪能再用自己的痛苦使他人無法喘息。
我真的認為眼淚流一流可能會好一點,
但是,我忘了怎麼流淚。
現在又跟國中基測前的巔峰時期一樣,
不用刻意讀書,拿到任何一科考卷就可以做答,
不同的是,國中隨便寫寫就是高分,而現在就算認真寫成績還是令人心碎。
六月有很多重要的大事:
值得期待的畢業典禮、在高級餐廳舉辦的謝師宴,還有,我的生日。
其實我已經有兩三年都忘了自己的生日了,
都是等到朋友們偷偷為我舉辦的慶生會開始當下我才會意識到,
不過,這些事情也都是俗務了,
六月,回不了家,見不到朋友,只希望補習班不要發「必勝」的布條給我,
我當然要勝利,一直都有不能失敗的理由。
不曉得南市青年還願不願意收我一篇稿,也許我能再寫一篇。
孤單的十八歲。
我的十八歲,注定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