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友柏一反過去為公司的商品或活動站台,都是全盤考慮過市場效果後的決定,這次出書,他多次推翻同事、出版社的建議,堅持照著自己要的出書方式、設計與書名,只選擇跟路易威登書店合作前兩周的新書首賣,不開記者會,只接受極少數的媒體專訪……蔣友柏說,「it’s my book, my way.」
為了保持文章連續不斷的形式,選擇以佛經般的冊頁裝幀,全黑封面壓上兩根枯骨交疊成的十字架,又帶著聖經的意味,英文名為《19th Hell Bible》,從裡到外風格黑暗而神秘,提點出這本書的中心命題:黑暗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故作快樂。蔣友柏說,他寫不出歌頌光明的快樂學,生活本來就不像老師告訴我們的那樣,life is always difficult,這就是生活的定義,他想著如果有第十八層地獄,第十九層地獄就有可能存在,或許那是天堂,更或許就是我們身處的現世,他不把地獄視為既定的負面定義,也與宗教無關,只是他眼底的真實生活,「我讓周遭的人都處在地獄。」蔣友柏說。
這次出書,家人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問起太太的反應如何?他連續說了兩次「I don’t know」。談到家人總是少話的他,直言生活有80%都在做重複、規律而無聊的事,書中一一交代從早到晚所有行程,無非是陪小孩、盯功課、照顧九條狗、三隻貓、兩缸魚、工作、運動、買晚餐、吃晚餐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