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56626
 陽台宅男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精彩羽毛球比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洗車日記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介紹一本書
作者: 陽台宅男 日期: 2009.07.15  天氣:  心情:


*攝影師之眼 :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需要的話可以去網路書店訂唷


學習錯誤的攝影知識,那不如不要學習...
我不敢說這本教的攝影知識是絕對正確的,
但這本攝影書,一定不會是一本誤導你的書!

>>>

要推薦一本學習攝影技術的書,通常是困難的...
我是這麼的認為 - 一本錯誤的攝影技術參考書,會毀了一個人的照片。或許說 毀了 有點誇大,但絕對會讓一個人拍的照片陷入在 死掉了 的狀態,尤其攝影技術越好的人,他所拍的照片越難從 死掉了 的狀態中逃離。

偶而會有網友問我對他的作品的意見,但這幾年來,當我越專注於攝影創作這回事後,越難針對別人的作品提出看法。這並不是說我沒什麼看法,而是如果要說得清晰,必須從很多方面去談,而那複雜度不是一段回應或是一篇文字所能說得明白。



在看了許多網路上所謂的"攝影"作品,發現最常出現 死掉了 狀態的照片,原因都是出自於他一開始拍照,就被網路上的攝影沙龍美學所影響,當攝影者拍了照片想要在攝影討論區獲得推文時,他就不自覺的去跟隨那樣的美學規則去拍照,拍個半年一年後,他的照片也就死掉了。

當然攝影討論區那樣的生態,也不關我的事情。許多人買數位單眼相機來拍照,他的理由原本就不是為了攝影創作,他拍照是因為喜愛把玩相機,想要培養一個休閒興趣,為了能擴展社交範圍,或者期待能夠把妹認識美少女,而因為上面這些理由來拍照,原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這也是攝影這個媒材所具備的曖昧性格!

不過,我想特別提出來的原因是,偶而會看到一些剛拿相機拍照的朋友,貼出一些蠻意思的照片,尤其是沒有任何攝影框架的女孩所拍的照片,但過了半年或一年後,發現他/她的照片已經 死掉了 。
弔詭的是,當一個人在還沒學習所謂攝影這回事的時候,他拍的照片充滿著趣味,但當他學習攝影的知識越多後,他拍的照片卻是越差?這原因絕對是出在他學習到是有問題的攝影知識吧?

---

到底我們需不需要學習攝影的知識呢?對我而言當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學習到錯誤的攝影知識,那不如不要學!因為要從拍攝 死掉了 的照片的狀態下脫身,所需要的時間和力氣比你想像中的多太多了。

我認為學習任何一種創作,都會經過四種階段,攝影也一樣 -
1.自由自在的拍照
就是有些人,天生觀察的敏銳度比別人強,我自己也是這樣的 :p 即使是剛開始拍照的時候,總是看到其他人沒看見的風景,尤其在這樣的數位時代裡,這類的人很容易發現自己這個優點,也很容易被看見。
2.學習攝影的知識與準則
當發現自己有種拍照的天賦時,我們總會有想要去學習攝影知識的饑渴,會去追求著被當作所謂攝影師的慾望,會從各方吸收讓自己成長的機會,而無從分辨好與壞的知識。
3.打破已經學到的攝影準則
如果一個人沒有在學習攝影知識中被導引到 死掉了 的狀態後,他就會開始發現,他必須去打破他所學習到的準則,才有可能拍出個人風格的照片。
4.攝影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用攝影表達
當拍一張個人風格的好照片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後,就會進入想要運用攝影這個媒材,表達自己想要傳達的意念。會開始思考攝影的特性,然後運用這些特性,或是打破這些特性,來完美的結合作品的意念。

而在這四個階段中,我們最需要被教導的,就是第二到第三個階段,而大部分被摧毀掉的才華,都是發生在第二階段裡。

---

這也是推薦一本攝影技術書籍的困難所在了,讀了不好的攝影技術書,有時會摧毀了那難得能夠發光的才華...

最近我參與設計的這本攝影書,在我看來,是一本能在你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好好抓緊你,避免偏往錯誤方向的書籍。
以Michael Freeman做為一位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仍會透過影像合成來表達一個現實,這大大的提高了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因為他特地提出這是一種 "侵略風格的後製",但他並不拘泥於傳統攝影的框架否定合成,在使用這樣的數位技術時,仍然清晰地理解與把握住他使用合成的理由,我覺得這樣的觀念,非常需要被灌輸在我們台灣這種淺碟思考的攝影討論區。
這本書教你很多規則,但難得的是,當你學會如何巧妙的運用這些規則時,他不時提醒你,也要去思考打破規則!

此外,以作為一位視覺設計師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我也很推薦大家來閱讀。台灣的視覺設計師普遍會有一種毛病,就是太強烈的以視覺美感的角度來觀看與運用照片,而浪費了影像作為一種觀念傳達上的力量。透過理解這些影像構圖的原理,能夠讓設計師在挑選與裁切照片時,放進更多意念傳達在自己的設計作品裡。

事實上,做一本尺寸版型與原文書都無法大改變的美術設計,是一件頗為無聊的事情,不過在仔細閱讀原文書之後,我還是與編輯爭取想要執行這本書籍。我期待能透過平面設計,讓這本書在書店的平台上,與其他攝影技術類的書籍有些的區別,這本書才不會不小心,就被埋沒在已經氾濫的那些粗淺的攝影技術書籍裡!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2238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精彩羽毛球比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洗車日記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7-16 19:23
她, 34歲,台中市,金融保險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9-07-16 12:24
她, 38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9-07-16 02:37
她, 99歲,宜蘭縣,經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