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0日電)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天指出,
健保總額每年成長3%,各財團法人醫學中心業務及獲利提升,但人
事成本不升反降,結果是大醫院賺錢,但其護士、藥師等成為過勞
的「白袍勞工」。
醫改會今天公布血汗醫院評鑑結果,點名林口長庚、台北榮總等醫
院因為醫療人員不足,導致白袍勞工被壓榨,長庚護士忙到像戰鬥
陀螺,榮總藥師淪為發藥機械人。
醫改會引用健保資料及醫院財報指出,健保總額平均每年有3%的成
長,各家醫學中心平均醫務獲利率,更從民國94年的負0.4%,攀升
至97、98年的3%到4%,97到98年的健保申報點數也分別成長
3.7%、2.47%。
儘管獲利、業務量提升,但這些醫學中心人事費用成本支出比例卻
不升反降,醫改會調查顯示,相關醫院人事成本人從94年的49.3%
逐年降至98年的48.2%。
從各白袍醫療專業領域來看,人力最短缺吃緊的是護理人力,尤其
是夜班護士、加護病房的護士,其他還包括藥師、營養、呼吸治療
師等,唯一不缺的是醫師。
醫改會副董事長、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說,多家醫學中心的護理
評鑑項目成績都不理想,高達11家的加護病房只拿到C或不及格,問
題十分嚴重
醫改會更點名長庚醫院,民國97、98年長庚醫院的醫務獲利率達
9.4%與7.2%,稅後純益率更高達44.9%與12.1%,林口分院每月湧
入20多萬看門診、上萬人次住院,領到的健保給付占醫院總額大餅
近5%。然而,這卻是壓榨無數護理人員血汗健康所換來的結果。
劉梅君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每名護士多增加照護一床病人,病人
30天內的死亡風險就可能增加7%,護士負荷過重,同時間內得疲於
奔命照顧過多病患,恐怕犧牲醫療品質。
可見過勞死的不是只有高科技的朋友~~護士、醫生也是
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會有好的品質呢??
自己真的要學會如何照顧自己當自己最佳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