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經常在演講的主題,針對沒有時間吸收太多養生資訊的人來說,永遠把食量控制在五分飽就是最簡單的養生之道。我絕對反對把人分等級,可是人一定有差別,有程度的差別,有理解力的差別,有興趣的差別,有習慣的差別,有學習意願的差別,有態度的差別,有智慧的差別,總之,就是人人不同。老師一樣對著所有同學講課,就是有人聽得懂,有人聽不懂;有人考滿分,有人不及格,因為在學習的當下,總是有人認真,有人打混;有人聚精會神,有人心不甘情不願。針對健康,有人總是說說,也總是隨意聽聽;可是有人期盼,學習動機強到不行,因此我想通,需要有一套方法,一套很簡單的觀念與做法,阿狗阿貓都可以聽得懂並做得到的方法。
其實「吃多即是吃少」在吃東西的當下已經發生了,我希望所有好朋友都能聽懂的就是這一部份,因為身體在同一個時刻的能量供輸是有限的,製造酵素的胺基酸材料是有限的,消化的需求大,所有能量及資源都用到消化去,吃了一堆東西,身體反而沒有能力吸收,吸收了或許也送不到終點。這就是最明顯的浪費,可是現代人卻以吃補來看待食量,以為補得愈多愈是健康,偏偏我們吃的食物多半是煮熟過的無酵素食物,這種食物大量送進肚子裡的結果,除了是消化的沈重負擔,也是生命的嚴重折損。沒有想通這個道理的結果,呈現出來的就是一身的肥肉和病痛,尤其到了中年,新陳代謝率差了,稍微多吃盡是滿街的啤酒肚和突出的小腹,在我的觀念裡,這就是病容。
接受我中肯的建議,忘掉飽足感吧。應該用另一種意境來解釋吃飽,那是身體在哀號,那是生命在縮水,那是健康在折損,吃飽的經驗和次數愈多,身體就愈不健康,反之,可以用五分飽經營出身體滿滿的能量,如果你不想瞭解酵素,你也不想要知道益生菌的趨勢,這就是想要健康的最基本要求,最起碼的保健行動準則。
在台北的一對夫妻,計劃利用春假到墾丁渡假。 老公因為公務出勤,先行南下高雄,公務結束,就在附近訂房,等老婆前來。 老公一住進旅館,便用Notebook,寄了封E-mail給太太,粗心的老公在收件人住址欄少打了一個字母這封電子信陰錯陽差的,送到一位剛為他先生辦完喪禮的婦人的電子信箱裡~ 這位婦人一回到家,想發個E-mail! 感謝親友的關心,不料一開信箱,她一看之下就大叫一聲昏過去了。 只見打開的電子郵件寫著: 親愛的老婆: 我已經住進來了,也為妳打理好一切要用的東西,多虧電腦科技的進步,在這裡也能收發 Email!快來吧~我已經開始想念妳了。 ~愛妳至死不渝的死鬼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