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風沾、問途寒,誰與共飲,誰敢擋關?燕戟歸命人不還!
出自燕歸人,的出場詩,,相當有力的一首,可以感受一下,視死
如歸的激昂。
�
颯風沾、問途寒,誰與共飲,誰敢擋關?燕戟歸命人不還!
�
狂風勁瑟侵裳,詢問路途上屢受霜寒。(雙關,亦指求助受阻)
誰能與我共飲,誰敢擋我進關?燕戟已視死如歸,不求生還!
「歸命」本意歸順,但在此用其意反文意不通,與激昂詩句違。
以下略補充,無關解釋:
燕歸人給予個人的第一印象是鄭愁予的詩---錯誤:我不是歸人,是
個過客。而歸人是古典詩的意象,意思是異鄉遊子。
如李白‧擬古: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燕,是古戰國時代北方接近遼東的地方,氣候嚴寒,與「颯風沾、問
途寒」搭配。古代燕國太子丹與荊軻易水送別,「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也與下句「人不還」呼應。
此外,燕也是古典詩詞意象,象徵歲月荏苒,人事盛衰。
如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流水歌聲共不迴,去年天氣舊亭臺。梁塵
寂寞燕歸去,黃蜀葵花一朵開。」晏殊〈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因為燕子是候鳥的關係,會到溫暖的江南避寒,一
年往返築巢一次。又如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
百姓家」,以燕喻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而「燕歸人」截自「燕歸人未歸」一詞,出自詞中小令。
意指燕子歸來,但心愛的你卻還不回來。原作「燕歸君不歸」
唐‧溫庭筠
菩薩蠻下片: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宋‧晏幾道(約1030-1106)
更漏子上片:檻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飛。燕歸
人未歸。
宋‧趙長卿(約1224年前後在世)
菩薩蠻上片:日高猶戀珊瑚枕。羞紅不忿花如錦。雙燕運芹泥。燕歸
人未歸。
宋‧蘇庠(1065-1146)
阮郎歸下片:緣底事,減腰圍。遣愁愁著眉。波連春渚暮天垂。燕歸
人未歸。
可見燕歸人一詞,蘊含豐富的古典詩詞色彩。
誰與共飲,誰敢擋關?
誰與共飲一句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誰共飲,有詩侶。」
誰敢擋關一句類似唐,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轉載自奇摩知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