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學與儒學2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2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學與儒學22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4.09.16  天氣:  心情:
第二節 王學與禪學
王陽明的思想,基本上遵循陸九淵的路線,即從“心即理"推出“心"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有人問王陽明其學宗旨是什麼時,王陽明回答說:“諸君要識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說個心即理。"(《傳習錄》中)當然,王陽明並非簡單地照搬陸九淵的學說,而是經過自己一番艱苦的摸索。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曾語及王陽明思想發展的曲折過程,稱“其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曰:始泛濫於詞章,繼而遍讀考亭之書,循序格物,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於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明儒學案.姚江學案》卷十)
此謂王陽明一開始為了應付科場,曾以詞章記誦為事,繼而篤信朱子,致力於“格物窮理",因不滿於朱子的析心、理為二,轉而出入佛老,又以佛老之棄人倫物理不足道,轉而向自身心性,創立心學。此“三變"是指其學說的形成。學說形成後又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為“盡去枝葉,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為學 ";二是“專提 致良知 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三是“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明儒學案.姚江學案》卷十)。從這一思想歷程來看,王學是以“致良知"、“得本心";為歸趣。
“發明本心"的思想本為陸九淵所提倡,但自元代以後,隨著朱子之學的被“定為國是,學者尊信,無敢疑貳"(《道園學古錄.跋濟寧李璋所刻九經四書》卷三十九),陸學就失去與朱學相抗衡的地位而逐漸“泯然無聞"了。到了明代,統治者為了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在思想領域裡“一宗朱子之學,令學者非五經、孔孟之書不讀,非潼、洛、關閩之學並講"(《東林列傳.高攀龍傳》卷二),遂使“是朱非陸"說更成定論。朱子之學雖號稱“致廣大,盡精徽,綜羅百代",但正如陸九淵所指出的,其格物諸說有支離破碎之偏弊。此偏弊到後來愈益泛濫,至黃榦門下之董夢程與黃鼎、胡方平等,便全拋注重義理之朱學家法,而把朱熹的讀書博覽"流為訓詁之學"(《宋元學案﹒介軒學案》)。朱學更支離破碎得使其後學深感僅僅依靠朱學已難以為繼,因此,元明二代的許多學者,常常在公開推崇朱學的同時,暗中卻在偷運陸學“先立乎其大"的“易簡"工夫,孕育著一個“和會朱陸" 的思想潮流,此潮流為王學的出現鋪平了道路。
王陽明學說的產生,一方面是陸九淵"心學"的繼續,另一方面是朱陸合流的產物。首先,王陽明在"是朱非陸,天下之論定久矣"的情況下,冒“天下之譏" 的風險,為陸九淵一洗“無實之誣",恢復了"心學"之“聖賢之學"的地位;其二,王陽明為“是朱非陸"說翻案,既沒有完全否定朱學,也沒有照搬陸學,而是在“是陸非朱"的大前提下“兼綜陸朱"。王陽明不但沒有公開反對朱熹,而且申明“吾之心與晦庵未嘗異也"。而王陽明在繼承陸子“心學"的同時,對陸學進行了許多改造和發展。總之,王陽明在朱陸之間進行了精細的取捨和熔鑄,形成“博大、精細"的王學體系。例如,王陽明以所謂“靈明"、“感應"說,使朱陸關於心物的分歧得以統一,以所謂“致良知"解決朱陸關於知行方面的爭論,因此,劉宗周說:朱陸二學“辯說日起,於是陽明救之以良知"(《(明儒學案.辨學雜解》卷六十二)。而王學本身則是“範圍朱陸而進退之"(《明儒學案.師說》),“似陸而高於陸"(莫晉:《明儒學案序))。
正如我們在本章開頭所指出的,王陽明先是崇信朱學,“遍讀考亭之書"。實際上,王陽明不但遍讀朱子之書,而且曾經照著朱熹“格物"說所說的,去實際地“格竹子",結果,非但沒有格出竹子的“理",反而格出病來,這使王陽明對朱熹的學說產生懷疑,並進而批判求理於事事物物的格物說,認為這是“世儒之支離,外索於刑名器數之末"(《象山先生全集敘》)。猶如求孝之理於其親。如果這樣,那麼,親人去世之後,豈不就沒有了孝之理了。因此,他認為,孝之理不在親,而在於“心"。“以是例之,萬事萬物之理莫不然"(《傳習錄》中),“物理不外於吾心,外吾心求物理,無物理矣"(《傳習錄》中)。求理於事事物物之格物說的錯誤就在於析心、理為二,不知“吾心即物理"。
順著“吾心即是物理"的基本思路,王陽明進一步闡述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萬化根源總在心"的思想。按照一般人的看法,事物之是否存在,並不關乎我之“心",此誠如王陽明的朋友所指出的:“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但王陽明認為,花樹等萬物只有通過心之“靈明"的“感應"才會“明白",才會“顯現"出來。若無我心,則花樹俱“寂",因此,山中之花與樹,都是我心之“靈明"“感應"的結果。不僅花樹如此,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心中"靈明"的體現:“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如此談論“靈明"與萬物的相互關係,不可避免會碰到理論上的某些困難,例如,有人就問王陽明:“天地、鬼神、萬物,千古見在,何沒了我的靈明,便俱無了?"王陽明回答道:“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游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此謂人死後,精靈游散了,失去了感應的能力,因此,“他的天地萬物"便不復存在了。此中憑藉的,是其“感應"理論。
此外,王陽明還藉助於“感應之幾",來說明“靈明"、"人"乃至“天地萬物"“同體"。有人問王陽明:“人心與物同體,如吾身原是血氣流通的,所以謂之同體;若於人便異了,禽獸草木益遠矣,而何謂之同體?"(《傳習錄》下)王陽明答道:“你只在感應之幾上看,豈但禽獸草木,雖天地也與我同體的,鬼神也與我同體的。"(《傳習錄》下)所謂“感應之幾",亦即“靈明"去感知萬物的一剎那,正是通過“靈明"與萬物相感應之一剎那,人們體悟到“心"與萬物一體,“我"與天地同體。此中之“靈明",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陸九淵所說的“心",只是王陽明的“靈明"比陸九淵的“心"更加神秘化罷了。王陽明所以要用“靈明"去取代陸九淵的“心",也許是因為“心"常會被理解為“肉團心"的緣故。當然,由於表述的關係,王陽明的“靈明"之蘊涵不是很確定的,王陽明哲學思想中更為確定和成熟的概念是“良知"。
標籤:
瀏覽次數:93    人氣指數:9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學與儒學2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23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