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馳雷掣的變遷、轉眼消逝的競爭優勢、產業技術的推陳出新、四面楚歌的競爭者、多樣分歧的市場、更加強勢的消費者、刁鑽難纏的股東;我們正站在革命新時代,革命者會奪取你的市場和顧客,挖走最優秀的員工,最後搶走資產。」著有《啟動革命》(Leading the revolution)的策略大師蓋瑞‧哈瑞爾(Gary Hamel)的這一席話,說得領導人憂心忡忡。
環境的急遽變化,使得企業領航的難度愈來愈高;企業領導人的工作量暴增,分身乏術之餘,還得應付突如其來的挑戰。而在種種的挑戰中,領導是挑戰中的挑戰。
《僕人》(The Servant: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Essence of Leadership)一書中便指出:領導是種技能,用來影響別人,讓他們全心投入,為達成共同目標而奮戰不懈。
數月前,智利發生礦災,33名礦工受困地底625公尺處達70天之久,完全倚賴工頭鄂蘇亞的領導風範,方能走出煉獄。鄂蘇亞凝聚礦工的向心力以及維持紀律,讓他們面對死亡毫不慌亂,順利脫困,也避免33個家庭的破碎。而這堂價值新台幣6.2億元的領導學,彰顯出只有在危機時刻,才能凸顯領導人的重要,也才能將領導力發揮到極致。
有一句讓人琅琅上口的廣告:「我是在當爸爸後,才學會當爸爸的。」經常被引伸為在角色轉換後,因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而產生新的體悟。然而,筆者卻要特別提醒領導人,對於企業經營切勿抱持:「我是當領導人後,才學會當領導人」的心態。
為何如是說?領導人應懷抱遠見及願景,才能激勵部屬跟隨自己勇往直前;願景的實現,則必須仰賴精準的策略規畫;策略規畫就像地圖,指引大家朝願景、目標前進。領導人必須時常檢核手上的策略地圖,以確保路徑、方向的正確性。由此可知,領導人肩負責任重大,必須具萬全準備,方能展現絕佳的領導力。
領導人應描繪出領導力的學習地圖,區分出短、中、長期的執行方案,按圖索驥徹底落實。短期,可借重外部人力資源機構,經由人才評鑑機制,評估自己領導職能不足之處,再透過活動、訓練加以提升;中期,則可引進企業教練進行指導,學習教練式領導技能;長期,則如松下幸之助所云:「無知就要聽,不懂就要問,無論對方是何種人,只要保持謙卑之心,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智慧。」經由此三階段逐步達到領導力的知行合一。
領導不該只是個人能力或魅力展現,最重要的是激勵別人、影響他人。因此傑出的領導人應是傳道士而非獨裁者,能夠擺脫威權(Power)迷思,以威信(Authority)服人。一方面將心力投注在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組織氛圍上;另一方面,與部屬建立情感連結,讓部屬認同、感動。更需積極建置制度化的領導效能機制,來厚植組織的領導效能,達到「不知不覺,運用自如」的境界。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資深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