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52464
 比翼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沒有人能學這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祂要用救恩當作謙卑人的妝飾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作者: 比翼 日期: 2011.05.30  天氣:  心情: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馬太福音六24-25)
親愛的孩子:
  翻開家庭照相簿,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你們踏入少年期以後,拍照便收斂了兒時臉上燦爛的笑容,全是一張冷冷的嘴臉。回想媽在那個年齡拍照也一樣,認為如此才夠性格有氣質!可是當我再仔細回溯思量,發覺俗語所謂“有諸內,形諸外”,這話也未嘗沒有依據。

  少年十五二十時,本來是一個青春煥發。陽光燦爛的時期,可是偏偏事實未必盡然,踏入這時期,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童年不再。心理、生理有難以言喻的變化,對成長欲拒還迎,徘迴於家庭、校園、教會等一如溫室、如禁院、如競技場般的大氣候,與崇尚物質、聲色、網絡、娛樂的多姿多彩世界之間,對自我身分、興趣、人生目標都游移不定,還有感情,學業的煩惱……其實,的確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叫人多憂多慮的非常時期。

  在這樣一個大氣候與浪潮中,不單十五、二十的年輕人感到日子難熬,被捲在漩渦裏的老師父母,其實也經歷嚴峻的考驗。

  耶穌當日來到世界,日夕與一?無時無刻不在與世界打交道的人共處,不要忘記,祂的門徒,也是徘徊於人生渡口的年輕人,對身邊人的困惑、問題,祂看得清楚,往往一語中的,為千絲萬縷的問題,指出走出生天的途徑。

  在<馬太福音>簡短的經文裏,祂首先指出方向與目標:不能事奉兩個主:又事奉瑪門,又事奉上帝。一旦目標清晰,方向對了,果效自然而生,不要為生命憂慮。

  這句經文,看似命令,其實只要目標校正,方向對了,不憂慮是自然而然產生的,無須勉強。

  或許我們從生活中舉一個例吧。

  有一次弟弟被排山倒海般的設計功課壓迫得透不過氣,爸爸就請他翻開<馬太福音>六章,看飛鳥與百合的美麗,看生命的比喻。

  弟弟從這話語,得?啟發,立即拋下功課,跑到家下面,在海邊草地坐下享受,回家後笑容綻露,重投工作,後來設計了一襲以百合為主題的衣裳。

  媽看?這衣衫,想起耶穌------啊,谷中的百合花,主耶穌,原來?不單是傳信息者,?也是信息的本身!而弟弟透過重視父親的訓詞,從聖經得到了啟迪,設計與功課不再成為重擔,不再成為取分數,得認同,表現自己的工具,卻是一個美麗的享受過程。

  事奉上帝,事奉瑪門,原來也不單指金錢與上帝之間的抉擇。我們常說,敬拜神,原來也不單指回到教會,在四堵圍牆內遵守禮儀。其實,敬拜是在生活每個環節感恩、享受、歡欣,在工作,在學習,在遊戲娛樂中,無時無刻都思念主,想起主的美麗、聖潔、善良一如谷中百合,一如沙崙玫瑰,一如明亮清晨。

  如此去事奉和工作,自然能把心納入正軌,不再成為物質、金錢、情慾的奴役,不再被囚,反活出真自由、尊貴與美麗,好像天上的星月太陽,自由綻放光輝,自然而然地互相輝映,互相效力為人效勞。

  看!滿地蒲公英,由風吹送,播種繁衍。

  看!飛鳥與百合,也不種也不收,卻出落得自由美麗,自由自在!

  記住啊!孩子,珍惜人生的每一刻,活好現在,活好今天,思念造你主的美善與應許,為此感恩,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每個美好明天,都是每個無悔、美麗的今天與昨天所建基的。

  

思想:“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馬太福音六25)


心語:主啊!早在創世以先,?已為我設計我生命的計畫,是最美好的,願我一生跟從?的旨意與設計,享受其中,以生命榮耀?,見證?,請幫助我。轉載漢語聖經協會之《親愛的》


標籤:
瀏覽次數:50    人氣指數:1250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沒有人能學這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祂要用救恩當作謙卑人的妝飾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