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65604
 淡紫色の天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不要嘲笑勇敢做對的事的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傳統婚姻下的女人,不變醜也變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希望別人有同理心,自己要先同理
作者: 淡紫色の天空 日期: 2020.12.19  天氣:  心情:
遇到一個媽媽在說她的女兒,希望孩子能對父母有同理心,她如是說:
[:@]「現在E世代孩子,接受外面雜七雜八的資訊太多了,他們可能比父母還兇,父母還要很委屈的對他們低聲下氣。
教育女兒,直接套用呂秋遠的話"道德綁架"她
我的天啊!一堆新名詞
只是教她不要常換工作,要穩定下來,只因為老板主管無法好聲好言跟她說話」

雖然她的描述很簡短不夠詳細,但比起她單向抱怨女兒,我覺得親子問題往往是兩邊缺乏溝通,於是我回她:
[:D]「雖然不知你女兒的實際情況是如何,但如果你女兒的主管是『言語霸凌者』,我告訴你那上班會很痛苦(尤其是天天需要溝通討論的職務),簡直是精神轟炸。
如果你女兒面臨上述那樣情形,而你卻說是「只因為老板主管無法好聲好言跟她說話」的話,也難怪女兒會凶你了,因為她會覺得你沒有去諒解她(不是說一定要和孩子一鼻孔出氣,而是有沒有試著去瞭解她面臨的處境與她的感受);另外,一味說的『穩定下來』到底是什麼,這種抽象形容詞,你要用你自己的話定義清楚,否則孩子會覺得你講的只是空話。
(比如,穩定的工作只是一直做下去就好?還是指一個讓我感到幸福、每天上班都有動力的工作,才值得讓我做下去,這才叫做穩定?這個要和孩子講清楚意義與價值)
我也曾遇過不懂得尊重人、不懂得好好說話的主管,跟你說不誇張,可以把整個部門的人搞走七八個,幾乎整個部門換一輪,不乏年輕人,也有為人父母者。他的不懂好好說話,其實就是不尊重人,一般有自尊心的人,大多都難以忍受的。一樣一句話,有的人可以把它說得很難聽,有的人會說得讓人接受,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可惜職場上多數人是沒有學習到這一塊的。
因此,建議你可以讓女兒深入述說她的遭遇與感受,並與她討論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形該怎麼做比較好,還有什麼程度是應該離職、什麼程度是需要溝通,甚至可以教她反擊(如果真的是女兒被欺負的話),這些跟她一起釐清,她會覺得你在協助她,也許就不會一直發生衝突了。以上是我個人想法。
ps.面對青春期以上的小孩不要凶也不用低聲下氣,大孩子不會理會你的凶,拿出父母長輩身分壓他們,會不被孩子尊重。

然後她回說:
[:@]「我們小時候的年代貧窮,我覺得特別能吃苦。
不小心打破一個碗,就被媽媽打個半死,孩子生的多,父母根本無法顧慮到孩子們的心情,生活能3餐溫飽就不錯了。
小時候沒了父親,就得一邊讀書一邊幫家裡賺錢了。
3、4、5年級生的年代,在學校考試達不到老師的標準是少一分打一下,全都不留情面,用藤條隨便打哪個部位都可以。
高中畢業,就要身兼數職幫家裡賺錢還貸款,在職場上,工作做不好,被老板指責是應該的,被老鳥欺負,忍耐做久了,也會變老鳥的,但是我是不會去欺負別人的,而且所賺的錢全數交給媽媽打點。
點點滴滴我都不覺得苦,因為環境就是如此,懂的逆來順受,也學會吃苦忍耐。
我只是搞不懂現在社會怎麼了,小孩連罵也罵不得,還會打老師,也不能說他們是草莓族,會被砲轟。
我希望我的小孩學習堅強,足以應付現實社會給的種種磨練。
不管如何險峻的環境,他們也能跟不起眼的小草一樣,在逆境中也能成長茁壯,而不是保護太好溫室裡的那朵花。」

我在想,如果這番話是媽媽說給女兒聽的,鐵定不會被女兒接受,老實說媽媽的想法有點偏差(而我也無法接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也是如此),於是我建議她:
[:D]「以前的辛苦,不少人受過,尤其是上一輩或上上一輩,我爸媽也是這樣過來的,但以前的路不見得是正確的,以前的方法也不見得是對的,就好比古時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喪後從子,完全沒有女人發出聲音的餘地,請問活在現代的你,覺得這樣是對的嗎?
現在孩子不是『比較多』意見,而是時代的變遷以及教育提升的結果,他們開始懂得什麼叫做『自我』,什麼叫做『公平』,比如你說的『不小心打破一個碗,就被媽媽打個半死』,這放在現在是過度虐待了吧,可以說是家暴了,因分數被老師打更不用說(其實我也經歷過少一分打一下這種事,但老師都打手,不會亂打不該打的部位);至於你說職場上被老鳥欺負,我想現在職場仍然有存在這樣的事,但不代表要忍氣吞聲。
你很辛苦、你很委屈,但這不代表也要別人像你一樣忍受委屈,而且你當年忍氣吞聲之後,有比較快樂嗎?有因此感到幸福嗎?如果沒有,為什麼要別人也受你那樣的苦果呢?每個人有不同解決的方法,也許你女兒會嘗試出不一樣的做法,所以這就是為何要你先傾聽再與她討論的原因之一。
我爸媽年輕時也曾被老鳥欺負,但他們忍耐之後選擇反擊,所以他們也教我們要反擊,可以忍耐一時,但如果程度嚴重或一直持續,就要選擇反擊,否則就會成了別人眼中的「軟柿子」。你看,我爸媽4、5年級生,可是他們用不同的態度與做法告訴我們,所以不是所有以前年代的人都要忍氣吞聲(但以前的人真的比較能忍,這點我雖然佩服,但我不推崇)。而且磨練是可以,但虐待或傷害(無論身心)就不行,而且也沒必要,對於過分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勇氣與智慧去反擊,這也是幫助到下一個人,否則對方食髓知味,變本加厲的欺負你,甚至也去欺負別人,那不是害人害己嗎?
你可以分享你的經歷,但不要強行套入別人的人生劇本,只要是『人』,都是不可完全控制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思維,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我自己是當過老師的,教過國小以下的小孩子,也教過國中以上的大孩子,所以深知兩者的教法大不同。因此也勸爸爸媽媽們,試著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孩子不是父母的複寫本,也不是複製品,把他們當作朋友相處,自然就會給予必要的尊重,相對的,口氣與態度也會不同,不會用上對下的方式進行『指導』或『命令』,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一些。
祝你和你的女兒相處融洽,家庭和睦。」

然後媽媽回說:
[:@]「從前的生活沒有讓我感到很辛苦委屈,反而謝謝那個環境讓我養成堅毅的個性,讓我學習很多,因為我的忍耐度比現在年輕人強很多,所以沒有怨懟,甘之如飴,不覺得辛苦難過,是妳自己把我的內心戲形容太多了。
而且我只是在敘述我的經歷,我知道時代不同了,我並沒有要每個人都對號入座。
我知道現在少子化社會,很多人養小孩,都是當成公主王子在養了。
當時的我很單純很乖,真的沒有太多想法,沒有像現在的小孩想法太多,而做的太少。
責任感使然,我只知道拼命賺錢,改善家裡環境,這就是我的快樂,當時的社會純樸,我們都很能體諒父母的辛勞。
12月初時,我參加我兒子大三的學校座談會,散會後,我跟某個家長交換心得,稍微講久一點,就看到她女兒(我兒子的同學)一直催她媽媽走,甚至用很兇不耐煩的眼神瞪她媽媽,然後看她媽媽還一直給她賠不是,真疼惜這位家長。
當下我感覺這個世界是怎麼了,我們給孩子尊重,卻得到孩子的不愛惜,只為一點小事,就當眾人的面前給媽媽壞臉色,不知道她私底下是如何對待媽媽的。
有一年的暑假跟兒子去北京爬萬里長城,我跟兒子都玩的很開心,但同團一個要升高一的女孩,從頭到尾都在抱怨還一直責罵那好脾氣的媽媽,幹嘛帶她來爬這麼累的長城,也不幫她撐傘擦防曬油,讓她皮膚曬到脫皮,十足的公主病,花錢帶她出國玩,還被小孩嫌東嫌西,媽媽還真委屈。
全程5天的行程,都看那女孩翹著一張嘴在生氣無心玩,看了真是無言。
我只希望台灣的年輕人,要自由跟被尊重的當下,也要懂得自我檢討跟體諒,更要懂的禮貌感恩,而不是自私自利,更要惜福,而不是把父母的辛苦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也謝謝妳的祝福。」

媽媽說我「是妳自己把我的內心戲形容太多了」,依照我的經驗判斷,她其實不是沒有「內心戲」,只是她習慣性把自己的感覺壓抑(也許是那個時代情勢使然吧,以前的小孩鮮少能有自己的聲音,一切以家庭以父母長輩為主)。
而且我發現媽媽很會去觀察別人,但少了「追本溯源」的一環,凡事有因才有果,於是我再點一下她:
[:D]「謝謝媽媽願意與我分享。
不少爸爸媽媽們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們尊重孩子,卻換得孩子不尊重我們?
這時候首先請爸媽們思考一件事:什麼叫做尊重?
一個人被尊重的前提是『懂得自律』,而『自由』的基礎就在於自律。很多人以為『自由』、『做自己』就是想要怎樣就怎樣,那叫作放縱。所以一開始孩子不懂得自律,父母要給的是為孩子劃出自由的範圍,而不是一下放手讓他們什麼都做,也不是什麼都聽他們的才叫尊重。
你兒子的同學那樣的行為,這種情形很常見,其實大多是家庭教育不足,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沒有訂好規範,在孩子出現不該有的行為時,沒有適時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缺失及改進的方法,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就算了,這是很大的問題。『孩子還小不懂事』---因為孩子不懂,所以更要教,而且要反覆的教,但很多家長因忙碌或沒耐心,或者一時心軟,就草草帶過,所以沒有效果,直到孩子長大,管不動了,想再扳正也來不及了。(孩子的黃金教育期為5歲到15歲)而那個媽媽賠不是的行為,更加助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因為他會覺得『看,別人為給我道歉,所以我真的就是對的』,也就不會去反省<--認為自己對的人,又怎會去反省,不會反省,又何來改善呢?)。
而王子公主是被奴才養出來的,但你們是孩子的父母,不是奴才,有義務教會孩子這一點。
所謂的教,不見得是孩子一犯錯就要嚴厲的罵孩子,而是要讓孩子理解『這為什麼是錯的』,但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的當下選擇打罵,結果孩子只記得被罵被打很可怕,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錯、之後要怎麼改。要處罰可以,但事後的引導很重要,以及傾聽孩子被處罰後的想法,有的孩子會不敢再犯,只是因為怕爸媽再打再罵,但心中根本不認同父母的做法,這叫『屈服』,不是真心去改善,這樣的他也對父母變得不尊重(因為不認同),所以長大後有能力了,就會開始反抗父母。
我們教導學生品格教育,從日常說好話、負責任、有團體感開始做起,但老師的陪伴有限,父母的身教言教才是影響孩子最深遠的教育。雖然你的孩子已經大了,但如果你願意與他敞發心扉,像個朋友一樣與他分享暢談、交換各自的意見(這也是不少父母的癥結點,與自己的孩子談話卻談不了幾句),或許你們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的想法。我教學生時,從來不會擺出『我是老師,你要聽我的』的架子,沒有人喜歡被壓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告訴他們,大家都喜歡自由,可是我們要先學會自律,不隨意傷害別人,這樣我們才能一起快樂。因此,我們做長輩,一定要先學會自律自省。一個懂得自省、懂得同理的家長/老師,才能帶出懂得自省、懂得同理的孩子/學生,教孩子永遠不是用『說』的,而是用『做』的,孩子才會看見你的作為,進而認同你。」

一開始還覺得媽媽滿客氣的,但此時顯露出一般家長的通病(露出本性?),開始找教育者的不是,拿出自己生養孩子的「功勞」來說嘴(<--可是我們在談的一直是「教育」,和生養是不同一回事):
[:@]「 教育是理論派的可以講一堆,小孩在家最會魯父母,對外人都不敢,自己的小孩各種狀況太多了,不是照書教養就Ok了。
以前我也覺得教學生很好教,他們幾乎是我一說就懂,對老師都如此尊重,根本不像他們父母說的如此壞,直到自己當了父母,才知道教自己的小孩是不一樣的,真的是"惡厝裡"的。
孩子有敦厚型跟叼鑽型的,有內向跟外向的,教法全然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像我的兒子屬於敦厚型的完全沒有教育上的問題,因為一教他,他自己就懂的分寸。
所以教育是活的,不是死板的,要看孩子的個性調教,這也是只有真正當過父母的人,才能體會的箇中滋味。
當妳真正生養過滿嘴叼鑽跟很會魯的小孩,正所謂的"易子而教"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都還在努力學習中。」

老實說我看到媽媽錯字一堆,有些想法也不太客觀,無法令人苟同(居然說以前孩子很好教?教孩子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呀,好不好教不是以孩子聽不聽話來判斷,不然現在一些中年人為何問題也一大堆,還教出一群有問題的孩子,不就是他們不會教也做不好身教言教嗎?),真懷疑她是以什麼身分教學生?(比如幼教人員和校內行政人員,又和真正的老師不同,老師又有分,一般教書的老師和教生活品格的老師又不同<--看是「教書」還是「教人」,而且真正的教育者,不會說出理論派這種事,教育永遠是實作而成的),於是我稍稍反擊一下:
[:D]「我們的教育是實作派,不是理論派喔(請不要誤解)。
我們是實際應用於生活上,因為『孩子會像到老師』,就如同『孩子會像到父母』一樣,父母與老師都是教育者,應攜手一起為孩子好,而非互相對立。
看過很多父母說老師沒生養過小孩,而老師說父母只會生不會教,互相指責敵對的結果,最大受害者是小孩。
我們的學生中,不乏有老師的小孩,他們也很疑惑,為何自己教別人的小孩,但自己小孩卻教不好?其實真正的老師,應該『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當作學生』,這就不會落入教育的盲點。
順帶說一下我曾收過大小孩子們送給我的母親節禮物,然而我不是他們的母親,試問有多少學生會送老師(父)母親節禮物呢?你就會知道,我不是用「說」的在帶小孩,孩子不會信任只會說的大人(我們也曾經都是孩子,不是嗎?),我聽過太多孩子偷偷埋怨爸媽的心聲與小祕密了。孩子願意跟我說,我很感恩,就如同你願意說,我也很感謝。
我們不少學生是家長教不動而丟過來給我們教的,你說的滿嘴刁鑽跟很會魯的小孩我都遇過(還滿常見的),也有不講話或敏感型的孩子,甚至還有所謂亞斯兒等特殊兒童,青春期的孩子特立獨行的更多。我教的孩子有數百位,看過各種形形色色的孩子和家長。我不敢說我多會教,但我可以告訴你,教育是需要學習的,我也不是生來就會教小孩,而父母是選擇將孩子帶來這個世上的人,更應該學習。
秉持學習的心,才有進步的機會,我上課都跟孩子講:『你們以為是老師在教你們,其實你們也在教會老師,這叫做教學相長。』他們一開始都會驚訝,他們的認知就是一般『上對下』---他們只負責接收與服從,卻沒想到他們也能『傳達』成為『下對上』,這樣的改觀之後,他們也能理解我說的道理(而且我也真的以平行的角度對待他們),他們也就更能同理並去在意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們都需要學習,願你我皆能一天比一天更好。」

後來媽媽又回了:
[:@]「對啊!沒有人多有十足把握能把孩子教的多好多好。
孩子要學習、父母要學習、老師也要學習,甚至社會大眾媒體,網路時代,大家都有責任,而不是只是單一方面的問題。
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的更好,台灣才有未來,我們大家都在互相學習中。」

???
從她的回答我看出三點:
一、她絕口不提「自己」,而是講到「大家」。當她說「不是只是單一方面的問題」,我從來沒有說單一方面的問題,而是父母是最親近孩子的人,而且是她想要孩子改變,所以不是父母應該先去改變做法再去引導孩子嗎?
二、最後她還是沒講出自己的方法,或是改變的地方,所以一來一往談了這麼多,看不出她怎麼用別的方式面對女兒,如果用同一種方式,卻期待有不同的結果,可能嗎?
三、她最後回應那麼短,除了有點顧左右而言他,我也有點懷疑她是講不過我,所以選擇草草結束話題。

還有就是,她的錯別字太多,看得我好累,好想改錯字<--個人職業病又來了

很多家長既想要孩子改變,卻又不願聽從或參考專業建議或做法,就如同一個病患想改善病情,卻又不願聽從醫生的指示,那這個病會好嗎?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情形。然後病好不了,又再怪醫生(孩子教不好,怪老師?),這哪招?
------------------------------------------------------------------------
後記:
後來有位媽媽也來表示意見,反嗆她:
「這就表示妳的溝通技巧跟不上孩子的成長。」
「所以當時的妳快樂嗎?覺得孩子也要經歷妳曾經的痛苦才能同理妳?」
「我兒子個性超牛而且偏執,所以我更努力找方法解決問題。」
Good!
標籤:
瀏覽次數:157    人氣指數:957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不要嘲笑勇敢做對的事的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傳統婚姻下的女人,不變醜也變鬼
 
住戶回應
 
時間:2021-01-14 20:55
挺利害的...
 
時間:2021-01-09 18:02
這是你打的嗎?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