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74680
 Vodka say H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週日隨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看「我的名字叫可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記錄「禍水」
作者: Vodka say Hi 日期: 2012.10.01  天氣:  心情:

禍水Water/2006/印度
 
電影中展現1930年代印度教對待寡婦的不公平教義,在傳統的印度教中,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當丈夫死去,妻子只有三種選擇:與丈夫一起火化、改嫁給丈夫的兄弟、或是進入寡婦之家守貞。但直到今日,印度對於寡婦的不合理約束依舊存在﹐尤其在鄉間。
 
「寡婦之家」是這一集的主場景,8歲小孩秋雅被送進去,先是剃光頭、被要求一輩子守貞,不能跑,不能吃甜食,不能吃炸的食物,不能回家,後來卻被迫賣淫給婆羅門高級種姓,收入供給寡婦之家運作,讓8歲的小孩,從此沒有未來!!以前看過電影,寡婦要被燒死殉夫,相較之下,我不知道哪一個比較殘忍??
 
片子牽扯到甘地不合作運動,說他「解放賤民」。這一段,跟劇情關係不大,我覺得有些矯情。卡麗安妮與婆羅門歸國青年的戀情,來得太過廉價。結論:劇情並無啥高明之處,但寡婦之家本身足以駭人聽聞。印度習俗部分,so so,畢竟這是2006年電影,之後大放異彩的印度片還有一堆。


 
最近查一些資料,對甘地評價有些異議……….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82605505
歷史學家說,甘地將賤民制度這個議題推向了全國舞台,並利用自己崇高的道德地位推動廢除賤民制度的運動,確實應該獲得極高的認可。但是甘地從未真正揚棄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他行動的具體成果也很少。許多印度賤民,特別是那些受過教育的賤民,樂於打破甘地的完美形象。“甘地是受西方世界誤解最深的一個人,”賤民出身的經濟學教授托拉特認爲,“在爭取印度獨立上,他的確以非暴力運動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也讓種姓制度的正統姓得以維持;這個制度是印度帶給世界的不幸禮物。”
 
英國的種族歧視使整個印度民族受到了不公待遇,而印度的種姓制則又使約占人口1/4的賤民受到了極不公正的待遇。按常理說,就像反對英國的種族歧視政策一樣,甘地也會反對印度的種姓制,但是甘地反對的卻並不是印度的種姓制,而是從屬於種姓制的不可接觸制度即賤民制,他試圖廢除種姓制中不合理的成分,而不是廢除種姓制,因此在甘地看來,種姓制的存在有其正當性,但賤民制卻在毀壞這種正當性,如此便出現了甘地式的關於種姓制和賤民制的矛盾思想:“賤民階級一旦清除,種姓制度就會淨化。”針對甘地的這種說法,後來學者衆說紛紜,莫衷一是。大多數的學者認爲甘地在種姓制的問題上自相矛盾甚至自欺欺人,但是,也有不少學者認爲他反賤民制而不反種姓制實際上是一種高明的政治策略。“賤民階級一旦清除,種姓制度就會淨化。”乍聽之下,這句話仿佛是甘地式或印度式的矛盾思想,甚至可以被理解爲承認種姓制度的正當性。但事實上,它是一種革命性的評估和看法。需要改革的是制度本身;應該被摧毀的是種姓階級心態。實際上甘地反賤民制而不反對種姓制是使印度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有效策略:通過取消賤民制而得到改造種姓制的目的,並最終摧毀各種姓階級的心態。因此,甘地反對賤民制並不是一種機械行爲,並不是要將多少公務員名額分配給賤民這樣一個簡單的比例問題。但可悲的是,印度卻使甘地變成了一個悲劇性人物,“身爲印度人,甘地不得不跟象徵打交道。印度人從甘地那裏學到的卻恰恰是無意義的、象徵性的儀式,至今他留給印度的只是一個崇高而縹緲的名字,在當代印度社會中,雖然他還是不斷被人提起,但他對印度現實生活似乎早已沒有任何意義。奈保爾不無悲哀地說,是“印度毀了甘地。他變成了‘聖雄’。印度人敬仰他的人格;至於他一生所傳達的資訊,則無關緊要。”
標籤:
瀏覽次數:208    人氣指數:2608    累積鼓勵:1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週日隨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看「我的名字叫可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