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67136
 曼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東亞經驗的價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千層孤寂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世紀美國的兩個羅斯福總統
作者: 曼恩 日期: 2009.01.06  天氣:  心情:

按:
這一篇如果看得完,以80年前的美國對照當下,大概就能夠約略知道我們當前全球的危機在哪裡?(花費我不少力氣與時間喔!哈哈!全部看完的才可以加心!)

歷史的發展軸線,似乎又回到當初的鐘擺右側;鐘擺總有力盡之時,又開始向左側擺動吧!

1.20世紀初的美國,因為過度信奉自由主義,造成壟斷資本主義(1),勞資嚴重矛盾,貧富懸殊(2),社會動盪。當年中產階級的批判與提倡進步主義的怒吼(3),老羅斯福總統終於拿洛克菲勒開刀,把一家公司分為八家,果敢而付諸實踐的進步運動(4)。

2. 30年代美國的經濟大衰退與大蕭條,後來造成世界經濟大恐慌(5)。後來,小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才獲得改善。經濟學家們也從自由主義經濟呈現的問題中看到了市場的失靈,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參與國家經濟,用國家的力量推動經濟的運轉,終於成功拯救經濟。

-----------------------------------------
對照21世紀的今日 
(1) 壟斷資本主義--當年的洛克菲勒對照如今的比爾蓋茲。
(2) 以我們今天的語言就是M型社會的出現。
(3) 對照如今的中產階級大量消失,更無力與畏縮,財富、行動、思想都貧血,所以又被稱為”新貧”階級。
(4)1990年代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微軟必須一分為二,2007年歐盟裁罰微軟違反壟斷法裁決一百多億歐元,但是比爾蓋茲說,繳完罰款後繼續壟斷,美國與歐盟迄今仍然束手無策,政府無力拿壟斷資本開刀。
(5)當前的全球金融大海嘯,新任的準總統歐巴馬任務艱鉅,恐怕不在當年的兩位羅斯福總統之下,甚至於是兩位羅斯福總統加總做過的事,也就是說既要解決社會問題,更要解決經濟問題。

---------------------
20世紀美國序曲
自由經濟使美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經濟快速的發展,這個時期使美國開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的第一大經濟國,也是美國的黃金時代。

1900年,當時的世界大國們在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由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俄國等國家組成的八國聯軍,侵入了古老中國的首都北京。還有一次是在法國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也有一次集體的亮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參觀大國們展示的工業實力和創造發明。美國人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將博覽會的展館照得通明透亮,人們或許還沒有意識到,從19世紀後期開始,美國已經率先帶領電氣的時代。在這個新的世紀裡美國的輝煌開始覆蓋其他大國,但就在輝煌的同時,美國經濟社會的運行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機。

自從1894年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之後,美國的經濟不斷的持續發展,在這個時期做總統,或許是件輕鬆的事情,但希歐多爾•羅斯福卻實施一系列政府監管經濟的措施,政府監管的矛頭首先指向的是壟斷性的大公司和大財團。

壟斷資本主義
原先的美國政府對大公司們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他們越來越大,因為政府覺得這樣做,對於公司是有利的,對於國家也是有利的,學習由英國傳承而來的私有經濟和自由競爭,也就是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左右經濟,任由企業自由發展、優勝劣汰,而政府不對經濟加以干預,優勢企業通過聯合、並購、重組等手段,可以同時控制生產、市場和價格,以追逐高額、穩定的利潤。

資本主義發展到某一定程度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壞事都會出現,使美國各城市的弊病都紛紛出現。自由市場經濟如同沒有籠頭的野馬一樣,災難就會開始出現,壟斷的形成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在聚攏大量經濟資源同時,也造成社會的問題,損害工人利益和社會公平,更阻礙中小企業的自由發展。

壟斷是非常不被人接受,它就是在破壞機會的平等,因為,企業在市場中,已經佔據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強勢地位,很多人都想進入這個領域,特別是在美國,自由的選擇以及平等的機會,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哪怕犧牲一點效率,也要機會的平等。

壟斷資本家
約翰‧洛克菲勒,原本是在一家商場當職員,16歲當上了會計,而就在一次要求老闆加薪,無法得到滿足之際,憤而辭職,自行創辦了商行。在當時,美國東北部開始發展石油後,洛克菲勒看準了煉油市場的前途,而創辦了標準石油公司。

1870年,洛克菲勒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1879年,洛克菲勒創立了托拉斯標準石油公司;就在幾年之後,成立了大托拉斯標準石油公司,在短短的十年時間,成為了一家超級大家的石油公司,成本低、煉油量大量製造,在相繼完成對煉油區、運輸線與產油地的三部控制之後,洛克菲勒要像石油公司的霸主前進,在當時,洛克菲勒已經是擁有90%的提煉技術市場。

美國在建國後的一百多年中,一直奉行著由英國傳承而來的私有經濟和自由競爭,也就是由市場規律這隻看不見的手左右經濟運行,任由企業自由展、優勝劣汰,而政府並不對經濟生活加以干預。優勢企業通過聯合、併購、重組等手段,可以同時控制生產、市場和價格,以追逐高額、穩定的利潤。19世纪末,像標準石油公司這樣富可敵國的大企業和大財團,在各個行業紛紛出現,人們把他們叫做鋼鐵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電視大王、鐵路大王、金融大王。當時,美國鐵路總利潤的85%被7個壟斷集團控制,鋼鐵產量的65%由摩根鋼鐵公司掌握。國家財富的60%掌握在占美國人口2%的富人手中。

但這個時期,很多的矛盾都暴露出來,比如競爭、壟斷,以及欺詐、腐敗等等。所以這就是西奧多羅斯福就職時所面臨的現實,在壟斷經濟資源的托拉斯帶給美國帶來繁榮風光的背後,是日益擴大的社會矛盾和危機。美國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兩級分化和各種罪惡。而壟斷的形成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它在聚集大量經濟資源的同時,也造成了尖銳的社會問題。它損害了工人利益和社會公平,也阻礙了中小企業的自由發展,一大批中小企業由於無法在壟斷企業的陰影下生存,紛紛破產倒閉,城市貧困人口大量增加。工商業的發達,導致死亡率增加,因為有礦產的坍塌,導致死亡人數增加,為了就是增加美國的經濟發展。而做工的工人還不只是年輕人與老年人,最小的年紀是4歲的幼童,為了增進工商業的發展,美國的人力可說是全體總動員。

進步運動----中產階級的覺醒
19世紀的後半期,美國的經濟,政府的干預和監管比較少,但是,那個時候也正是美國高速發展的時期,所謂高速發展,就是它的GDP的增長速度非常之快,也正是那個時期,美國開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恰恰是在那個時期,很多的矛盾暴露出來,如競爭的無序、壟斷,以及欺詐、腐敗等。

壟斷的形成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儘管美國在此之前已經出臺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壟斷法——《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但是,這部法律自頒佈以來,一直沒有依據它判定過任何案例。

一些抨擊企業壟斷、財政腐敗、食品摻假的文章陸續出現,消除社會醜惡現象、建立合理的市場秩序的努力,在20世紀初逐漸形成了一股熱忱的社會運動,被歷史學家們稱為美國的“進步運動”。

小蝦米對大鯨魚
然而因為有了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小型企業的發展,很多人因此失業,小型企業紛紛倒閉;進步運動時期著名的記者艾達•塔貝爾連續發表了長篇系列報導《標準石油公司的歷史》,詳細描述了這位石油大亨怎樣依靠殘酷的手段積累財富、建立起壟斷帝國。塔貝爾,因為她父親本身就是那些小型企業的老闆,因為標準石油公司的壟斷,導致公司倒閉,他的親身體驗,所以才也的如此寫實,最後還在美國被編製成一本本的書籍,公所有企業家當作參考,要抵制壟斷市場。而進步運動,也就於此產生。

老羅斯福總統
政府監管經濟措施,倡導經濟自由的美國歷史上還從未有過。而這項措施,矛頭首先指向壟斷性的大公司與大財團,幾十家托拉斯,先後被起訴,其中幾家還被迫拆解,而美國最先形成托拉斯集團—標準石油公司首當其衝。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為什麼要這麼做?而這種的作法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經濟發展呢?

在美國南部,有著一座石刻人物雕像「總統山」,作為美國的ㄧ個象徵,而這做總統山,有著四位重要時期的總統,創建國家的領袖—華盛頓、起草了<獨立宣言>—傑佛遜、解放黑奴—林肯、20世紀的第一位總統—羅斯福。在1894年,第一個經濟強國—美國,在當時已經是個自由經濟的國家,可是西奧多—羅斯福卻要實施ㄧ個政策。

政府與勞資
1901年上任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順應進步主義的思想和社會的要求,通過反壟斷和立法保障工人權益等方式,開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預經濟的行動。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判定標準石油公司壟斷法,妨礙了自由競爭,並下令解散標準石油公司。在解決壟斷問題的同時,西奥多•羅斯福也在著手解決勞資矛盾。同時,一些州政府也陸續出了旨在保護工人權益的法律條文,明確了工傷賠償標準和工人的勞動時間,有的州政府,還對與公眾生活相關的企業進行管制,建立了公開的聽證會制度。

壟斷市場,破壞了機會的平等。美國總統進而把經濟,設立公司管理,成立了專門管理托拉斯的專門團隊,成為了政策中其中重要的一環;同時,總統也因為勞資雙方的矛盾,竟然將勞資雙方請到白宮商議,這種第一次的大膽行為,只有美國總統老羅斯福做得到。

世界經濟霸主格局
在這期間,美國人在工業領域最富革命性的創造,是“福特式生產方式”的出現。福特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新工廠,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煤,鐵,砂子和橡膠從流水線的一頭運進去,有2500輛T型車從另一頭運出來,在這座大工廠裏,有多達八萬人在這裏工作。而福特這種生產方式亦應用於其他工業上,生產提高使得美國的經濟也大大的起飛。因此福特的這一創造成為人類生產方式變革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福特的生產方式很快在其他製造領域被廣泛應用,勞動生產率的空前提高使美國的經濟實現了飛躍。而在美國對經濟漸漸產生成效的時候,國際舞台正給美國帶來了經濟機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自歐洲鋼鐵與軍火方面的定單,使美國的工商生產更加活躍了起來,美國擁有了世界40%的財富,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促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

在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在進步運動之下,還有科技的發明與體制的創新,改變了美國的經濟發展。

1903年,萊特兄弟製造了4缸12馬力的汽油發動機飛機。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動力飛機誕生了。1913年,美國政府主導的巴拿馬運河正式鑿通,兩大水域之間的最後屏障隨著一聲爆炸而土崩瓦解,大西洋和太平洋從此聯為一體。1914年,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來自歐洲的軍火和鋼鐵方面的訂單使美國的工業生產更加活躍起來。美國由戰前的債務國變成了歐洲的債權國,擁有了世界40%的財富。1919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懷揣著處理戰後事宜的計畫登上了歐洲大陸,他希望能夠主宰在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1927年,美國影片《爵士歌手》第一次成功使用了電影技術的新系統,電影產業開始進入有聲時代。

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極大地改變了,產業化的電影世界在製造明星的同時,也創造著美國的夢想;走過千家萬戶的無線電收音機在改變信息傳播方式的同時,也促進著企業的廣告宣傳;而還有汽車的普及。這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國,一切似乎都有可能,天空一片蔚蓝。人們覺得好日子才剛剛開始而已。倡導自由主義的共和黨胡彿總統在競選宣言,說出只要讓他當選,在經濟市場之下,家家接有汽車、人人皆有雞。

經濟大恐慌與大蕭條
然而,在這樣經濟高度成長的背後,一個空前的危機卻在悄悄的成形了,隨時都有可能會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經濟百業蕭條,美國卻在享受戰爭為他們帶來的高度經濟景氣,而渾然不覺自由市場經濟巨大的缺陷會將導致嚴重的經濟危機。1929年10月底,華爾街股票瘋狂的下跌,引爆了全球性的經濟大恐慌,美國人民瘋狂抽回他們在市場中的資本,擠兌現象使美國各大銀行紛紛因而倒閉,連帶使整個國家生產停頓,饑荒席捲整個美國,也影響了全世界所有資本主義的國家。這種大蕭條的情形直到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推動一系列新政才獲得改善。

當時在紐約的證卷交易所,再當時忽然產生了一個空前的經濟危機。而這個危機,竟然祇是一個小小的信號,有800個銀行倒閉、900萬個積蓄存款帳戶消失,14萬家企業倒閉、1/4的人們失業,天天等待著麵包的發放與一點點的湯;此時美國的經濟出現了重大的危機,1929年國民生產總值是1040億美元,1932年則只剩下一半的財富。空前的繁榮與空前的危機,讓人民產生了無比的恐慌,而自由經濟主義的胡彿政府期待落空,大蕭條一天天的延續,國家還在動盪不安,1700萬多人失業、近200萬人流浪在全國各地。

凱恩斯主義
這種大蕭條的情形直到小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才獲得改善。經濟學家們也從自由主義經濟呈現的問題中看到了市場的失靈,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參與國家經濟,用國家的力量推動經濟的運轉。

小羅斯福總統
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他遠房的叔叔正是以前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小羅斯福是民主黨的代表,他的笑容還有信心讓人們相信了他。人民因為他的一番話:我們唯一恐懼的是恐懼的本身,他告訴美國人民要拋棄恐懼,同心協力幫助國家走出大蕭條。而羅斯福也利用廣播,在假日的時候收聽,告訴美國人民,不要放棄大家一起努力的話,人民幾乎都在火爐邊收聽,所以才稱之為爐邊談話。

新政
1933年,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政府干預經濟的行動開始了,佛蘭克林•羅斯福稱之為“新政”,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規和政策。新政期間,美國還建立起養老和失業等方面的社會保障體系,整個美國就像經歷了一場由總統推動的社會革命。小羅斯福借鑑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的成功,在自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中又加入了政府乾預這隻「看得見的手」以平衡自由經濟所帶來的缺失,至今這種方式仍被世界各國效法。

就在此時,美國面臨了危機,蘇聯這個資本主義的政權卻是繁榮的,是因為蘇聯實施了計劃經濟,從原本的農業國家變成了工業國家,重點就是蘇聯實施了五年計劃建設,近而讓羅斯福了解到,自由經濟市場並不是唯一,必須加上政府的干預手段,才能讓經濟不會蕭條,而讓他實施了最大一次的改革,稱之為「新政」。「新政」的實施,主要還有養老跟失業的社會保障,皆由總統推動。而這種讓人民免于貧困的自由,才是人民的真自由。政府保障人民免於失業的窘境。

新政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大蕭條的慘澹,緊接著又面臨法西斯主義挑起的戰火。美國在二戰時扮演「民主的兵工廠」的角色,帶領同盟國反擊軸心國,最終贏得二次大戰的勝利。二次大戰後,美國和蘇聯遙相對峙,展開了一系列在科技和軍事上的競爭。在科技競爭中,美國漸漸佔到上風,最終成為冷戰後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的強國—美國,已經在20世紀的世界上,寫下了一個完美的歷史紀錄,美國擁有的強國程度,讓全世界的人民必須把美語,成為一個要有強大的競爭能力,就必須先學會美語,這個世界語言,而美元也成為了一個經濟市場的指標,就一現在的世界,還是一美元的上漲與下跌,作為本國外匯的根據。
------------
附錄:
1.進步主義(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0%B2%E6%AD%A5%E4%B8%BB%E7%BE%A9&variant=zh-tw)

進步主義是一種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從北美開始的政治運動意識形態,此意識形態屬於中間偏左,但不是所有中間偏左派皆是進步主義的支持者。進步主義者們支持在混合經濟的架構下勞動人權社會正義的持續進步,他們也是福利國家反托拉斯法最早的擁護者之一。
進步主義者曾主宰美國1890-1920年代的政治中間派。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進步主義者們在努力改革美國的政治程序,他們導入


羅斯福新政到1960年代,美國進步主義運動大多包含在現代美國自由主義之下,但從1960年代過後起,進步主義者開始越來越不喜歡自由主義者的運動方向和民主黨的領導階層,雖然一方面他們認同很多新左派關心的議題,如環境保護等,但另一方面他們仍然維持對原進步主義議題的承諾,如勞動人權這些自由主義者越來越沒興趣的議題,最終,進步主義者也開始擁護完全不同的意見如選舉改革(包括比例代表制)和競選資金透明化等。


總統初選制無黨派選舉制,成功降低政治角頭的勢力,他們披露腐敗並建立公共管理制度管理對公共資源的壟斷事業,像水利和瓦斯工程等,他們是兒童勞工法公共教育婦女投票權制度的改革和制定的驅動力量,他們的貢獻幫助了1913年美國第17憲法修正案參議員直選制)和1920年美國第19憲法修正案(婦女聯邦選舉投票權)的撰寫和批准,他們追求公共運輸的改善,並施壓使政府提高財產稅使得以有更多錢花在學校、公園和其他公共設施上,他們的努力方向通常是州級的改變。

美國過去曾經在三個不同時機場合成立進步主義的政黨,第一個是1912年成立的進步黨,它是美國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第三政黨,另外兩個是1924年成立的進步黨1948年成立的進步黨,這兩個就沒有那麼成功。


-------------------------------------------------
2.歐巴馬能帶領美國進入新的進步主義時代嗎?(中國時報2008/11/9)

日前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的專欄中指出,這次總統大選是對政治思潮的一場公投,結果是歐巴馬所象徵的進步主義勝利了。的確,八年的保守主義執政在2004年後就逐漸崩解。但新上任的歐巴馬會用什麼樣的政治哲學治國呢?他真的體現一個新的進步主義時代嗎?

從大歷史來看,歷史輪迴似乎逐漸轉向一個新階段。二十世紀美國最知名的歷史學家史勒辛格就認為保守主義和進步主義在二十世紀是交錯循環。換言之,是人民對政府與市場的角色,或者成長與平等的價值,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偏好,尤其是當既有的主導哲學開始貧困時。當然,哲學的貧困常常是伴隨著危機,才會讓民眾認識到。

二零年代末的大蕭條,讓羅斯福總統新政得以出現,這個凱因斯主義主導了美國政治三十年;到了1970年代中期爆發經濟危機,促成了八零年代雷根的保守主義革命。保守主義的支配至今也將近三十年,即使中間穿插了九零年代算是中間偏左的柯林頓時代,但他重要的政策成就是平衡預算和福利改革,都是傳統上比較偏向保守主義價值的。

保守主義追求經濟成長,但是是以犧牲社會平等為代價。小布希這八年的金權政治、大力為富人減稅,讓美國自七零年代以來的不平等更為嚴重。所以,人心的確是在思變。2006年國會選舉,民主黨以經濟民粹主義為主軸,強調健保改革、提高最低工資、反對自由貿易等政策,讓他們終於奪回失去已久的國會。人民的價值也逐漸在改變。2007年一項民調顯示,在問到美國民眾「政府是否應該幫助有需要的人,即使這會為政府帶來更大債務」,贊成的人從1994 年的41%上升到07 年的54%,顯示保守主義思潮已經面臨翻轉。 今年大選前,恰好出現二十一世紀第一場金融大風暴,讓強調解除管制、市場至上的新自由主義嚴重破產,更提供了美國左轉的契機。

但歷史潮流與結構性變遷之外,更重要的是歐巴馬本人的哲學、或者歐巴馬經濟學(Obamanomics)為何;他是要加速還是減緩時代精神的改變?

在競選的最後一個月,歐巴馬和水電工喬說,他會試圖「再分配財富」(spread the wealth)。 這句話被麥肯說歐巴馬是社會主義 。這是典型 共和黨的恐共式抹黑。但的確,相對於共和黨個人主義、自由放任市場經濟的意識形態,財富重分配的觀念確實是偏左。而且歐巴馬確實主張要取消布希時代的減稅,要讓富人(每年收入二十五萬美元以上)繳更多稅。這對共和黨來說,確實是可怕。

但是歐巴馬的政治哲學即使在民主黨中的位置也並不算很左。基本上,他的競選主軸就是要超越黨派,所以在他的經濟社會哲學上,他強調的是「務實主義」。所以,雖然他如傳統民主黨強調照顧中下階層,強調政府角色的重要,但在他的第二本自傳中,他也曾說:「雷根的主要洞見-----福利國家會讓人懶惰且太過於官僚, 而民主黨的政策 太過於強調去分大餅,而不是增加大餅---的確在某程度上是事實。」 在初選中,他對雷根時代的誇獎就使他在黨內遭到不少批評。

更具體地以稅改政策來說,他雖然主張增加富人的稅,但是也主張對中下階級減稅。就健保政策而言,他不像希拉蕊柯林頓主張要讓每個國民強制投保,而是主張政府雖然要負責更多部份,但最終讓個人決定是否要參加。

當然,這些矛盾都是必然出現在歐巴馬未來的施政路線中。誰不是呢?柯林頓的新中間路線本身是矛盾的綜合體,小布希時期雖然是保守主義的極致,在政府預算上卻是大政府。這是一個全新時代,尤其是大危機之後的黑暗期,可以確定的是強調自由放任市場、鄙視國家角色、輕忽重分配的經濟自由主義已經破產。但是歐巴馬的挑戰是,能否在他的務實主義哲學上,提出新價值與新政策路線,真正開啟一個新的進步主義時代。
標籤:
瀏覽次數:584    人氣指數:5364    累積鼓勵:23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東亞經驗的價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千層孤寂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1-07 09:54
她, 77歲,非洲,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1-09 03:02]:

好像要做一點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以及發展社會學三堂課的補課喔..不然還真是說不明白呢.
這樣好啦..特別為妳寫一篇日記嘿..哈哈..

 
時間:2009-01-07 09:49
她, 47歲,台中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1-09 03:04]:

妳不知道我下面很長喔
哈哈..趕緊秀給妳看..
是這一回寫的還是很長

 
時間:2009-01-06 13:40
她, 51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1-07 01:11]:

哈哈..整天都在想東想西..現實裡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還有諸多牽腸罣繫.卻也總有千年訴不盡的孤寂

 
時間:2009-01-06 12:17
她, 47歲,台中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1-07 01:14]:

是唷..妳真的很仔細..看過我上面跟下面的東西..?
哈哈..下回請繳交一篇讀書心得報告..

 
時間:2009-01-06 01:01
他, 99歲,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9-01-06 00:49
我至少要花半小時來細看
看這幾篇比看財經簡單扼要多了
明日慢慢再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