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0,045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122208
US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年輕醫生自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律師的獨子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
作者:
USA
日期: 2012.05.31 天氣:
心情:
> (故事分享)
> 兩個砍柴人-越懂得自我充實的人,得到越多。
> 你的功夫真的夠了嗎?
> 越懂得自我充實的人,得到越多
> 有一個年輕的柴夫到山上砍柴,不久,另一位老柴夫也來了。到了傍晚,年輕的柴夫發現,老柴夫雖然比他晚來,砍的柴卻比他多,於是,他暗暗下 了決定,隔天要更早到山上去砍柴。
> ⋯⋯ 第二天,年輕柴夫很早就到林子裡,他心想:「這次我砍的柴一定比較多。」沒想到,當他挑著木頭回到柴房時一看,老柴夫所砍下的柴,還是比 他的多。
> 第三天,年輕柴夫決定,他不但要比老柴夫早到,還要比他晚下山,他心想,這次自己所砍的柴肯定比較多。沒想到,這一天,老柴夫砍下的木頭, 還是比他多。第四天第五天也是一樣。
> 到了第六天,滿腹疑問的年輕柴夫終於忍不住了,他問老柴夫:「我比你早到、比你晚下山、比你年輕有力氣,為什麼我砍的木頭還是比你少?」
> 年輕人啊!」老柴夫拍拍他的肩膀說:「我每天下山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磨斧頭,可是你下班回到家後,卻因為太累就只顧著休息,斧頭都被你 砍鈍了,所以,雖然我比你老、比你晚到、比你早下班,但是我的斧頭卻比你利,我只要砍五刀,樹就倒了,你卻要砍十幾刀,樹才會倒。」年輕人終 於恍然大悟。
> 在經營組織的時候,我經常會鼓勵業務同仁們多多去聽演講、上課,但就是有些同仁會說:「我光跑業務就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去上課?」此時,我就會用「兩個砍柴人」的故事來做比喻,告訴大家:「如果一直在砍樹,卻忘了把斧頭磨利,總有一天會感到事倍功半。」
> 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也不能忘記成長,所以要一邊做事,一邊充實自己。過去的時代或許只要努力砍柴就! 能! 生存,但在變化迅速的現代,光砍柴是不夠的,而是要邊砍邊磨斧頭,不斷地充實自己,終生學習,讓自己不會被市場淘汰。
> 走急的人看不見地上的釘子,煩惱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
> 尊嚴 (作者:李家同 )
>
> 老楊是我們銀行裡的首席分析師。
>
> 在總經理要做重大決定以前,老楊一定要給總經理作一個相當徹底的分析。
>
> 分析永遠在於這個決定的得和失。
>
> 所謂得,當然是可能的得,所謂失,也當然是可能的失。
>
> 老楊在分析的時候,會用很多數學,可是他在做報告的時候,卻不會強調數學,而用非常直觀的方法來解釋他的分析。
>
> 為什麼他的分析一直受到重視,主要的原因在於他的資料非常正確而完整。
>
> 如果我們要在某個地點設立分行,老楊一定會知道這個地區居民的收入、職業等等。
>
> 我們有時會奇怪老楊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得到資料,據他說, 他其實是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據我所知,他的統計學學得非常好,這使得他的資料得以非常完整。
>
> 因為老楊常常要收集資料,他養成了隨時隨地觀察的習慣。
>
> 有一次,我們在一家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館喝咖啡,一個小時下來,他告訴了我這百貨公司情況不妙,因為提袋率太低了。
> 果真不久,這家百貨公司傳出了財務危機的消息。
> 更有一次,我們一齊到國外出公差,他又表演了一手,他
> 猜那個城市的收入是多少,事後查證,他的確猜得很準。
> 據他說,他是看街上汽車的牌子以後估算出來的。
>
> 老楊一直是一個很快樂的人,這也很自然。
>
> 他的工作得心應手,薪水非常高,他從來沒有感到什麼壓力,
> 因為他僅僅負責分析而已。
>
> 最後決策的決定總是別人做的。何況他的分析向來非常有用。
>
> 前一陣子,老楊忽然顯得有點心情不好。他過去很喜歡講笑話,現在比較少講了。
>
> 有人和他聊天,他也會發呆,好像沒有聽到妳在講什麼。
>
> 有一天我到他的辦公室去找他,談完公事以後,忽然發現
>
> 他的牆上掛了一個鏡框,框內衹有一張白紙,紙上寫了阿拉伯字的68,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呢?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
> 老楊看出了我的困惑,他立刻叫我不要離開,他要解釋給我聽是怎麼一回事。
>
> 他說前些日子,他到印度去出差。
>
> 住在一家旅館裡,他住的房間有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街景,他注意到對街有一個小乞丐,來來回回地向行人求乞。
>
>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開始計算平均這個小乞丐在經過多少次求乞以後,可以得到一次反應,因為絕大多數的路人是不理會他的,一個小時以後,他得到了答案,這個小乞丐平均要乞討68次以後,才有一次成功 (因為過路人也窮)。
>
> 老楊得到了這個答案,心中難過至極。
>
> 因為他這一下可以完完全全地瞭解做小乞丐的滋味了。
>
> 他想,如果我每次求職,要寫68封求職信,才會有一封回應,已經非常沮喪了,這位小乞丐卻終其一生,都要在街上向人乞討。
>
> 老楊想,這種生活,他一天都受不了,如果要過幾十年如此沒有尊嚴的生活,他是無法想像的。
>
> 老楊當天晚上睡不著覺,他想起有人用數羊來使自己入眠,
>
> 因此他就數起羊來,可是他每次數到68,就數不下去了。
>
> 68忽然變成了一個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
>
> 他從頭再來,依然到不了68。所以老楊在床上醒了好久,才能入睡。
>
> 老楊的經驗使他覺得人人都應當在平時就假設自己是一個小乞丐,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體會到乞丐沒有尊嚴的痛苦。
>
> 他的兒子才參加『飢餓三十 (hours)』回來。
>
> 老楊卻告訴他,他應該虛擬實境,假設自己是一個乞丐。
>
> 他的兒子試了一次,發現做乞丐的痛苦並不在於感到飢餓,而是感到個人毫無尊嚴可言。
>
> 老楊已經不能去豪華飯店吃飯了。對於任何奢侈的東西,他都失去了興趣。
>
> 他常常去一家專門照顧窮苦老人的單位做義工,有人曾經看到過他做義工的情形。
>
> 有一位同事說他從未看過這種態度的義工,我問他是怎麼一種態度,他想了半天,最後結結巴巴地說,老楊不是普通地在做義工服務而已,他是在侍奉。
>
> 我懂得這是因為老楊知道窮人最需要的不是麵包而已,而是尊嚴。
>
> 老楊當義工時的態度,無非是要使窮人感到尊嚴。
>
> 自從老楊開始侍奉窮人以後,他自掏腰包改善了很多設備。
>
> 老人吃飯的碗換成了比較好看的磁碗,是淡藍色的,茶具也換了。
>
> 最使老人感到高興的是新的床單和被套。
>
> 我們通常會說我們應該同情窮人,要對窮人有慈悲心。
>
> 老楊顯然在告訴我們,我們該尊敬窮人,因為他們最缺乏的就是別人對他的尊敬。
>
> 這種想法,來自一個數字:68。
>
> 老楊常常強調數據的重要性,他是對的,因為這個數字改變了他的一生。
>
> 編者的話:
>
> 李教授的文章向來見解獨特,這一回依然如此,一個簡單的數字「68」,竟然能衍生出一番人生哲理,文中讓我有一種覺醒。
>
> 過去一直將慈善事視為一種同情的心在看待,然受接濟的人的尊嚴呢?
>
> 卻沒有一同並入腦海裡一起付諸實踐,總以為幫助別人是該作的,對方也必然會欣喜與感恩;但那份尊嚴是否有可能在我們沒有加以正視下,不知不覺地傷害被幫助的人呢?
>
> 助人在於心,尤其那份確確真誠的心實為重要,將心比心哪怕衹是微薄的扶助,對方必能感受到溫暖。
>
> 〝尊重〞即是接受他人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感受與經驗尊重是雙方站在同樣的高度溝通。
>
> 看完了它,我想,妳會了解何謂尊重喔!
>
> 一家生意很好的點心店門口來了一個乞丐。
>
> 他衣衫襤褸,渾身散發著一種怪味,當他畏縮著走到蒸點心的大爐子前時,周圍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
>
> 伙計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滾開。
>
> 乞丐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說:“今天我不是來乞討的,我聽說這裡的點心好吃,我也想嘗嘗。我已經想了好久了,好不容易才湊到這些錢。”
>
> 店老闆目睹這一幕,他走上前十分恭敬地將兩個熱氣騰騰的點心遞給乞丐,並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
>
> 在這之前,無論多麼尊貴的客人來買點心,店老闆都交給伙計們招呼;可今天他卻親自招呼客人,對他畢恭畢敬,而這個客人卻是一個乞丐!
>
> 店老闆解釋說:“那些常來光顧我們店的顧客,當然應受到歡迎,但他們都是有錢人,買幾個點心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很容易也很平常的事。
>
> 今天來的這位客人雖然是位乞丐,卻與眾不同,他為了品嘗我們的點心,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之至,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的這份厚
> 愛?”
>
>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旁邊的孫子不解地問。
>
> 老闆笑笑說:“他今天是作為一個客人來到這裡的,不是來討飯的,我們應當尊重他。
>
> 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我們一定要記住,
>
> 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
>
> 這個店老闆就是兩次被《福布斯》評為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他對乞丐的鞠躬之舉,深深地印在了當時衹有十歲的堤義明的腦海裡。
>
> 後來堤義明曾多次在集團的員工培訓會上講到這個故事,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
> 可以想像,這裡的“尊重” 絕不是社交場合的禮貌,
>
> 而是來自於人心深處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關愛、體諒與敬重,這樣的尊重絕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響;惟其如此,才最純粹最質樸也最值得回報。
>
> 加油喔!希望這則真實故事, 能溫暖每一個人, 也能激勵每一個人, 做到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
> 舒特曼:『走急的人看不見地上的釘子,煩惱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
>
> 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轉述自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
> 「要決定前途好不好、事事好不好,最重要是要有好脾氣,不要迷信,要尊敬父母比尊敬神明更多。」
>
> 充滿神秘感的白龍王,在泰國白龍王廟,30年來首度接受了記者的訪問,
> 現年72歲的他身穿紅色上衣和米色外套,頭發灰 白、皮膚黝黑的他雙眼炯炯有神,抽著雪茄。
>
> 泰國白龍王是當地著名的奇人異士,懂得替人消災解厄,名聲遠播海內外,香港許多紅星和藝人,都曾向他討教賜運。
> 接見信眾不超過5分鐘 他行事獨特,一般接見參訪的信眾和弟子都不超過5分鐘,不管你是普通民眾,還是巨星、聞人,他都一視同仁,就連天王劉德華、梁朝偉等也一樣。
>
> 白龍王指出,他在知道自己是白龍王轉世後,一般只接見民眾信徒,其他都不見,而接見信徒和弟子,也都只是5分鐘,就連名人也是一視同仁。白龍王接見弟子的時間是在每逢週五至週日,每次見100人,有時人多也會見至150人。白龍王很出名,信徒眾多,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少人甚至組團專程到白龍王廟,渴望見到白龍王,請師傅指點迷津。
>
> 雖然白龍王廟每天早上8時才開門,清晨5時已經開始派發編號,讓信徒拿。
> 清晨6時,白龍王廟一開,先讓弟子進去上香拜神,隨後8時才開始問事,直到下午12時才休息。
> 清晨3時排隊拿編號。一般上,弟子們在清晨3時就會去排隊拿編號。踫上大日子時,一些弟子在凌晨12時就去排隊,就為了得到白龍王的一句真言。
>
> 白龍王說,他的妻子、孩子和孫子就住在附近,他本身則住在廟裡,每天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打座上。
> 白龍王在接見記者後,給了記者一張他親筆簽名的5元人民幣鈔票,表示見過他的人都認得這張鈔票。
> 他堅持不肯拍照,表示不想宣傳。 他說,白龍王廟的經費都是由弟子捐獻。
>
> 〝來問事的人我不收費,一切由他本身決定要給多少香油錢。〞 他說,這麼多年來他不曾受訪,因為他不想宣傳,只想幫人,只要有事的人都能去找他幫忙。
>
> 白龍王9大信條語錄記者整理出白龍王的9大信條語錄,列出共大家參考︰
>
> ●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
>
> 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
>
>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一切都會有答案。
>
> ●拜神求平安,回家卻和父母頂嘴,要怎樣得到平安?
>
> ●父母才是真神,對父母比神好一點,一切便順順利利。
>
> ●心好有好日-這也是白龍王的座右銘。
>
> ●讀書讀得高就好,脾氣高就很不好。
>
> ●神不會騙人,只有人騙神。死人不會罵人,只有人罵死人。
>
> ●無論是甚麼人,壞人、好人、有錢人、窮人,來到這裡都要排隊。
>
> ●拜神不要迷信。
>
> ●好樹生好火,家中夫妻和諧,孩子才會學習去遷就人家。
>
>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
>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 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
>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 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 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 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
>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 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 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 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
>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 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 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
>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 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 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
>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 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 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
>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 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 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
>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 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標籤:
瀏覽次數:
151
人氣指數:
3351
累積鼓勵:
1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年輕醫生自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律師的獨子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6-07 08:09
她, 68歲,南投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5-31 20:38
她, 54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