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插座會觸電原來裡面都是螞蟻
家人砍的樹拿來蓋房子 其實只是擺擺樣子 然後躲在裡面 玩了幾天
壞掉的三輪車 沒有踏板 用手抓住椅子跑步以為自己很快 玩了幾天
分不清楚夢或現實 一度以為自己會飛
一直想要有超能力
以為可以放出龜派氣功
國小一年級跟同學一起作弊 其實我都會
摺紙飛機 偶而想起會玩一下
有次在田埂遇到眼鏡蛇 趕著上學 一躍而過
跟老弟打架 我記得數量是輸多贏少 他出手比我狠 不過我只記得贏的那幾場的畫面
睡覺用蚊帳 上下鋪
媽回外婆家坐月子 不吃飯拿去餵雞 被發現打了一頓
幼稚園跳舞老被打
國小跳舞跳太爛也被打
跟媽去菜市場 玩扮猴子 回家被打 其實根本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迷上剪紙 為了剪出新花樣 腦子過度使用冒煙 後來就不敢玩了
一陣子籃球 一陣子爬牆 老家以前外面很多竹子 現在都砍光了
老媽一陣子愛送補才藝
心算 失敗 根本聽不懂在教啥 現在想想這個根本不是那麼重要 只是訓練機械式計算
英文 失敗 到最後只會講我的英文名字
書法國畫 失敗
回外婆家表哥帶我們玩沖天炮 跟 灌蟋蟀
跟表弟表妹玩一直強調安全 我好老成
媽買的百科全書只會看溫血跟冷血動物那兩本的圖片 然後半夜看外面的窗戶會不會出現那些動物 台灣根本沒有...
老爸老是拿外面的菜跟媽的比 其實小孩不是很在意 年輕這樣現在當然不會 有得吃就不錯了
長大跟社會化之後
機械性質生活越來越多 相關記憶很稀薄
童年時候行為沒有目的 反而比較清晰
愛還是錯愛這本書裡 提到當我們擁有一項能力之後 往往會失去對沒有該能力者的同理心
認為要做到某些事情是很簡單的
例如大人看小孩
因為忘記以前的體驗 失去對他們的同理心
我們認為對他們有趣的事 其實並不是那樣
像是抓周 嬰兒的賽跑之類
這些是大人爽但對他們沒意義
所以父母也年輕過
順便想想他們年輕時候遇到的想法
為什麼會對我做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