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83759
 換口氣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張飛的眼睛(李敖觀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同理心的養成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賴清德代言說(沈政男觀點)
作者: 換口氣 日期: 2015.02.04  天氣:  心情:
賴清德因為呼籲藝人不要幫酒精代言
引起一些風波
言論大概是幫酒代言跟酒駕有何關係
或是甚麼是過頭了都不好 喝酒也是
多是認為賴市長把因果的關係搞錯了
一開始我也認為是這樣
直到讀了這篇文章

以前一個小六的學生迷羅志祥
髮型模仿 輕佻的言語模仿 價值觀也模仿了
身為成人的我覺得蠢斃 不過也觀察到公眾人物對於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
以下是沈政男醫生的論點

**********************


名人代言酒飲與增加酒駕無關?
那是因為你還不了解酒為何物。
◎沈政男

台南市長賴清德點名幾位大牌藝人,
勸說他們負起社會責任,不要再幫酒類飲料代言,
以免讓政府防制酒駕效果打折,
這麼立意良善的建議,
相關藝人沒辦法接受就算了,
竟然還有學者予以冷嘲熱諷。


酒駕有兩種,
一種是「社交型酒駕」,這類人平常不會酒駕,
但聚餐受氣氛影響,臨時無法克制飲酒,
而導致酒駕,比如最近尾牙聚餐,
就容易有這類酒駕;
另一種是「酒駕死硬派」,
他們經常酒醉,迷迷糊糊,
甚至不只酒駕,也會酒後鬧事,
對人施暴或者影響工作,
而這兩種酒駕,在防制上不一樣。

前一種「社交型酒駕」,靠著嚴刑峻法,
加上高取締率,可以有效遏止,
比如這兩年台灣提高酒駕刑罰,
以及大規模年節酒測,都收到了成效;
但後一種屬於酒癮者的酒駕,
這類人只要一沾到酒精,腦中就會被杯中物占滿,
根本把嚴刑峻法拋諸腦後,
而在酒駕累犯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
屬於後一種的「酒駕死硬派」。

也就是說,有一部份的酒駕,
光靠法律手段無法遏止,
只憑嚴刑峻法效果有限,
必須將這類酒駕當成酒癮防制的一部分。

酒癮要怎麼防制?
國內外學界的共識,就是初次接觸酒精的年齡,
與酒癮的形成有顯著關係,
如果在十四歲以前就喝酒,將來發生酒癮的機會,
將是二十歲以後再喝酒的兩倍,
於是避免青少年飲酒,
是降低酒癮盛行率的方法之一。

青少年為什麼會喝酒?不是不能買酒嗎?
酒的厲害就在此,它既是成癮物質,
卻也是民生必需品,
家家戶戶誰都拿得到酒。

青少年會開始喝酒,與酒類飲品的廣告形象有關,
國外研究已經發現,
從小讓孩子看美美帥帥的酒飲代言廣告,
會在小孩心中建立喝酒的正面形象。

然後重點來了,
大牌藝人的粉絲大多是誰?
難道不是青少年嗎?

其實名人代言酒類飲料,
在國外已經逐漸引發反思,
至少在以色列、韓國,以及美國某些州,
對於名人代言酒類飲料,都考慮以法律限制,
更不用說道德勸說了。

以上這些訊息,
藝人們知道嗎?
如果他們知道,粉絲可能因為你的代言,
開始走上了酒癮的不歸路,
你對賴市長的建議,
還會不會酸言酸語嘲諷?

酒駕只是酒癮的併發症之一,
其他酒癮造成的身心戕害與社會問題更多,
一個人會不會染上酒癮,
不純粹是意志力的問題,
而是跟體質、環境因素也都有關,
這與代言房屋、泡麵,
或者色情犯罪完全不一樣,
不要胡亂比喻了。
標籤:
瀏覽次數:106    人氣指數:1306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張飛的眼睛(李敖觀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同理心的養成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