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名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這兩個名詞如果把它擺在同一篇新聞或文章裡,卻讓人覺得有些不搭嘎,但也巧妙反映了台灣目前整體環境中的一個新現象~
台灣能給大陸的,不再只是大量的資金,人才及技術,而是帶有特殊地方特色的文化(當然是以不”物化”女性的角度來看)
而大陸能給台灣的,不再只是低廉的商品,而還有口袋裝滿人民幣的觀光客.
呵~~整整一年沒PO日記,這個開頭還真會讓人嚴肅地想打瞌睡,但這象徵性的比喻,是我想表達在這有史以來最不景氣的時刻裡,我們必須改變既有的思考角度來面對自己未來的生活.
最近聽到一個故事,一位科技業的主管,被裁員後,不得不去請領失業補助,原本賺得多也花得多,因此少有存款的他,在沒有無謂的交際應酬及相關奢侈花費後,既然只用少少的補助金,還存到了比以前更多的錢.身體也變得更健康更快樂.
這邊不是要去鼓勵大家都去請領失業救濟,而是想告訴自己及大家,原來有時危機也不是那麼可怕,有時反而是新生的契機.
我們過去拼了幾十年的政治,經濟,而忽略了推進生活的品質及人與人之間真正該有的關係,所以現在這個機會,讓我們能有時間,能好好靜下來思考,未來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真正的關係又該如何~
我們想要做好這些,視必有很長的路要走,也不可能完全忽略了經濟的需求,但只要帶著積極樂觀地態度去面對,不講”拼”太沉重,而是能真正去"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