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1098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發笑氣成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何吃牛肉會奪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梁旅珠的教子經
作者: 日期: 2012.03.13  天氣:  心情:
梁旅珠教養書:教出錄取哈佛、史丹佛七大名校女兒的教養祕笈
作者:梁旅珠
我的零歲教養

把女兒從醫院帶回家的第一週,大概是我生平最沮喪的一段時間。

我從小事事順利,常覺得只要我想認真做,再棘手的事也難不倒我,但這個從醫院領回來的小ET,卻把我給整慘了。



母女抱著一起哭

二十年前還不流行坐月子中心,也沒有現在非常普遍的月子餐宅配服務。我生產完住院時覺得還算輕鬆,因為在醫院有得吃,嬰兒在育嬰室有護士照顧,回到家才是考驗的開始。



坐月子時雖然請了一位歐巴桑來家裡幫忙煮飯,但小貝比的大小事全由我這個菜鳥媽媽一手包辦。



我懷孕期間讀了不少書,也有了心理準備,但當自己生活作息的主導權,忽然交到了一個真「小人」手裡──她想哭就哭、想鬧就鬧,卻完全無法溝通──所有紙上談兵的方法,手忙腳亂中似乎一點也派不上用場。



當時我接觸到的育兒書只告訴讀者,新生兒三小時餵一次奶,滿月後約四小時一次,然後隨著嬰兒成長,餵奶的間隔會因食量增加慢慢延長。



幾天下來,女兒還是像鬧鐘一樣三小時就哭,白天偶爾還會多睡一會,但半夜那一頓卻從來不馬虎。



由於每三小時就要餵一次奶,我一整天只能斷斷續續的睡一兩小時,白天又要應付關心來訪的親友,幾天下來,睡眠不足把我弄得鬱悶極了。



回家大約六、七天後的一個凌晨三點多,女兒吃完奶,我幫她拍過背,也打了嗝,她只瞇眼五分鐘就醒來,接下來再也不肯睡覺,沒一會兒竟在我懷裡哭鬧起來。



我疲憊得心煩氣躁,忍不住狠狠打了她大腿一下,結果她哭得更用力、更大聲!我又累又急、不知所措,難過得跟著放聲大哭,就這樣母女抱著一起哭到她累才停止,兩人都筋疲力竭到無法動彈,於是維持著相同的姿勢,坐在沙發上睡到天亮。



自創調整嬰兒作息法

現在回想起來,我對當時印象最深刻、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一點是,我家老爺睡在同一個房間裡,母女倆那樣嚎啕大哭,他竟然完全沒被吵醒,這八風吹不動的功力也實在太高強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全身痠痛僵硬,我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雖然我看過的育兒書並沒有教我調整嬰兒的作息的方法,但我仔細想過,疲勞是我失去耐性變得焦躁的元兇。假設要為媽媽爭取休息時間,就必須逐步拉長餵奶的間隔,尤其是半夜到天亮這一段。問題是幾天經驗下來,我發覺如果每次女兒哭我就去抱她、餵她,她就會習慣性的同樣時間又醒來。倘若我選擇順著她的步調繼續下去,可能在她還沒調整過來之前,我已經先累垮了!



所以,要拉長間隔,就需要拖延戰術;要拖延,就必須耐住性子,讓寶寶多哭一會兒、慢一點兒再喝奶。問題是,到底可不可以放著嬰兒哭呢?



有些專家說,嬰兒哭是不安與孤獨的情緒表現,如果常常不理會嬰兒的哭泣,不立刻抱他給他溫暖,會讓他沒有安全感,日久可能造成心理問題。但我也記得曾經看到過,確定嬰兒健康和安全都無虞的情況下,適度讓嬰兒放聲哭一哭,可以訓練寶寶的肺部並達到讓寶寶運動的效果。



我自己思索得到的結論是,哭應該只是新生兒與生俱來、第一項跟外界溝通的能力;如果在我的全心關注下,讓寶寶稍微哭一哭,我還是會給她足夠的擁抱和溫暖,應該不會有大礙吧?!於是我自己想了一些可能行得通的方法,跟我先生討論之後,得到他的同意與支持,當天晚上就開始實施。



我的拖延戰術以十分鐘為一個單位。每一次餵奶,我都從女兒開始哭的時間算起(剛睡醒時發出一些嗯嗯啊啊的聲音不算),視女兒哭的「力道」至少延後一到兩個時間單位再餵。



我會先去檢查有沒有什麼狀況,如果尿布濕了就先換,寶寶可能會覺得比較舒服而暫停哭泣,我就從她再次哭的時間開始計時。

如果她在預計時間之前就哭,我會等十分鐘之後先用奶瓶餵一點水,她可能會因為哭累了,或是暫時的飽足感而休息一陣子。



如果哭得比較厲害了,但預定的時間還沒到,我會對她唱唱歌或講講話安撫一下,直到可用的招數都出盡了,才抱起來走一走。總之,就是盡量撐到預計時間之後再餵奶。



我把拉長間隔的主力放在午睡和晚上睡覺的時間。希望女兒睡久一點的時段,我會關燈拉上窗簾,盡量把房間弄暗;其他時段我就努力陪她玩,讓她不要睡太久。如果她睡過了預計的時間,我會想辦法把她叫醒,以免影響到下一段的睡眠。



晚餐那一次大約七、八點的餵奶後,由於這段時間有老公可以分擔陪伴小孩的責任,我們會使盡各種招數陪女兒玩累一點,讓她不要睡。







女兒滿月,就能一覺睡到天亮

我還記得當時常常一邊聽她哭,自己一邊做復原體操或大聲唱歌給她聽,母女一起「殺」時間。能這麼做的前提是必須得到家人的諒解,因為大家得一起「享受」小嬰兒的哭聲。



此外,根據之前的觀察,我發現她只要洗過澡那一次餵奶後都會睡得比較甜,所以我就把寶寶洗澡時間放在晚上十點半左右。洗完澡,稍等一會兒就可以餵奶,女兒睡了之後我也盡快上床睡覺。



半夜三、四點這一次是最辛苦,但也是我最堅持的一個時段;無論我多累,多想馬上餵完奶火速躺下來休息,我也一定坐在女兒床邊打瞌睡,撐到我預定要餵她的時間。



由於有了目標和方法,執行起來就不再像剛回來時那樣茫然無頭緒,加上白天的種種搭配措施,才兩、三天就有明顯的進展。很快的,我就可以從一點左右睡到五、六點,精神心情立刻好轉。



接近滿月的時候,餵奶次數已經減少到總共五次,女兒也可以從十二點多睡到快七點。



我才坐完月子,她就可以一覺睡到天亮,有時早上起來,還會自動「等一下」才哭呢!連我母親來看我們時,都很驚訝女兒的狀況這麼穩定。

在女兒習慣之後,一直到兩歲多她還睡娃娃床的那段時間,即使她比我早醒,她也很少哭鬧吵我起來,常常自己玩到我去抱她下床為止。



父母,是決定孩子將養成哪些習慣的人

關於我們母女這第一次的過招,我的感想是:小貝比的學習力和適應力,實在是非常驚人!我發現只要我專注而堅持,要協助嬰幼兒養成一些生活習慣其實非常容易,而這樣的規律作息讓孩子有所適從,對孩子的情緒穩定似乎也很有幫助。



如今回頭看來,我的兒女從小到大都被師長稱讚個性穩重成熟,至今還能笑談媽媽在他們小時候的各種訓練如何嚴格,顯然為孩子訂立的紀律與規範,只要能經過深思、以愛出發,適度讓孩子吃點「苦頭」,並不會讓孩子「心靈受創」。



從這個經驗中,我深刻體會到一個關於教養的重點,讓我在接下來養兒育女的過程中奉為圭臬,那就是:一個健康的新生兒到這個世界上,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並沒有帶來任何的「習慣」。父母,或者是養育者,才是那個選擇並決定,讓孩子養成哪些習慣的人!



怎樣才能把書念好?(一)從生活教育做起

「怎樣才能把書念好?」這兩、三年來,不論是家長或媒體,常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



大家都很急切的希望我能在幾分鐘內提供清楚可循的方法,最好有一二三四五的教戰守則,甚至我怎麼兇、怎麼罵都具體量化,跟著照表操課就可以讓孩子靜下心來讀書,下次段考立刻進步五名十名。



老實說,我沒有任何妙方。

教孩子就跟天下所有事一樣,是要下功夫花時間磨出來的。



幫助孩子找到認真讀書的動力

我認為父母、師長想讓孩子好好讀書的祕訣,不是教他們「得到高分與好名次的方法」,而是協助他們養成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與習慣」,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篇章,說明如何從小幫忙孩子建立基本觀念,以養成良好習慣與態度。



能不能認真努力讀書的根源,在於孩子想不想讀、願不願意讀,尤其孩子年紀越大,自我意識越強,家長很難再像小時候那樣掌控孩子的行為作息。



我們一般所說的「讀書方法」只是技術性的表面層次。條條大路都可以通羅馬,只要孩子有心想要追求成績表現,不用教,他自己也會從各方面去學習鑽研、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做有興趣的事時,效率很高,也可以很專注。



沒有學習動力的孩子,年紀愈大愈拉不動,所以常常會聽到家長抱怨:「我很想認真盯孩子功課,可是孩子不聽我的,根本盯不動啊!」



小學時代的成績,有很大的比例可以是家長的成績,但父母的影響力最多只能勉強延續到國二,接下來就是靠孩子自己的硬仗,因此有些小學時的明星學生,若是因父母強力涉入課業拉拔出來的「假資優」,或是倚賴父母監督沒有自律能力,上國二、三後表現逐漸黯然,也就不奇怪了。
補習不是改善學業的最好方式

我今年五月到捷克旅遊,同行有一位高階退休公務人員,目前的工作是管理中途之家,讓我十分好奇。

我向他請教,對這種一般印象中最難以管教的青少年孩子,他們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對付」呢?



他說,沒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需要時間和耐心。

這樣的孩子通常十幾年來都是長期在缺乏關愛或錯誤管教中成長,需要給他們很多次的機會去驗證,輔導人員和老師給他的規範和價值觀對他是好的。幾個月或一、兩年的時間,要去扭轉十幾年累積下來的負面影響,真的非常困難。



此外,他還提到這一類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的情緒反應都是即刻的,比方說聽到不順耳的就嗆聲,被挑釁就動手打回去,想要什麼就用搶的,因為他們只看得到眼前,無法想到未來並深思後果。



這方面也需要輔導人員一再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幫助他們了解還有很多解決事情的方法,指導他們符合社會規範的處理方式。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為了達成未來的目標或避免不好的後果,他們必須學會「忍耐」。



我之所以舉中途之家的例子,是想藉此再次強調兩點:

第一,好習慣觀念的養成很困難,要改掉壞觀念習慣更困難,尤其是從小養成的最是根深蒂固,所以我在文章中總是一再提醒大家,必須有計畫、有意識的「從小開始」。



父母如果在孩子比較大以後,才驚覺孩子成績退步或學習情況不良,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生活作息和讀書狀況,研究問題出在哪裡,並檢視自己一直以來的教養方式和親子互動,有沒有應該改進的地方,不要第一個反應就是補習。



請家教或補習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我見過不少家長因為孩子成績不理想而送去補習班,花許多時間補了好像沒進步,但不補又怕更退步,結果進退兩難。



「從小開始」、「先緊後鬆」兩大教養原則

第二,讀書、學習和練習,在未達到「從學習中得到快樂」的境界前,無一不辛苦。希望孩子具備「為了未來的遠大目標而克服眼前枯燥困難」的能力,不論在物質或精神上,從小就不該給孩子予取予求、過於自由放任的溺愛環境。



為了更豐碩的收穫而忍耐延遲「得到」的時機,是人類非常珍貴的能力。想要什麼就可以馬上得到(更糟糕的父母是孩子沒要也亂給一通),這樣的孩子對事物的態度,就會像中途之家的孩子一樣,只看得到眼前,無法前瞻遠景目標,並為之忍耐努力。



因此,從生活教育訓練出來的良好習慣與態度,對日後學習態度的養成非常重要,一定要「先緊後鬆」。從嚴格的生活教育做起,就不會養出有學無品的資優生,即使學業成績不優秀頂尖,也會是個品行端正的好人。



掌握「從小開始」和「先緊後鬆」兩個大原則,只要能夠持續貫徹,父母要灌輸孩子正確觀念,協助建立良好習慣與態度並不困難。

對於建立孩子的習慣,父母務必堅持到孩子十歲

從身邊案例不難發現,言行態度頑劣乖張的孩子,家庭教養方式通常鬆散、無原則,父母也很善於幫闖禍的孩子找藉口收拾殘局。



訓練小小孩,稍稍的嚴厲就很容易達到效果;只要能堅持到十歲左右,內化成孩子自發性的習慣,往後到十八歲,親子都會處在一種逐漸放手、倒吃甘蔗的狀態下,不但沒有叛逆期的困擾,還會愈來愈輕鬆。



我所說的良好習慣是生活作息規律、健康,做每一件事都認真、負責;良好態度是指對責任目標有正確認知,懂得尊重感恩身邊所有的人,這兩者,都需要嚴密的身教與言教配合。



身教的重要性,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言教的威力也不容輕忽,因為言教講好聽點是「諄諄教誨」,講直接點就是「洗腦」。



從小一再被強化灌輸的觀念想法,一定會內化為一個孩子長大以後賴以生活行事的中心思想,這也就是為何從小被家暴或受過創傷的孩子,長大以後很難擺脫童年的陰影;從小被寵溺、我行我素的孩子,也絕不會因為長大而自動變得成熟懂事。



我建議父母利用不同的形式,不論是閱讀、說故事、談天……反覆透過各種面貌方式向孩子傳達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期待。



當然,做父母最大的責任,就是珍惜重視上天賜給我們的這項巨大影響力。它可以改變、形塑孩子的一生,行使前務必深思熟慮。



希望孩子好好用功讀書,不該只是一再鼓勵打敗競爭對手爭取高分名次,其他都不管。教好做人做事的觀念態度,父母能得到的回饋更多,對社會的貢獻更大。



我常利用新聞事件讓孩子明白,世事無常,唯有學到身上的知識、能力是屬於自己的。



我也常常提醒孩子,能夠心無旁騖的專心念書,這樣的環境條件不是理所當然,他們應該要為此感到十分幸運幸福。還是生活新鮮人的小孩不會抗拒老生常談,若我們誠懇的和孩子分享,他們是會聽進去的。



如果孩子相信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自己的將來,而不是為了父母的面子、純粹的服從師長,或其他沒什麼道理的理由,他們就會懂得爭取與珍惜。



以「切身經驗」,和孩子溝通

于珺小學時,曾因為不適應一位老師教數學的方式而開始討厭數學。當時我花了好一番功夫,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她,我們一生要讀這麼多年的書,在每個階段任何科目,都有可能遇到跟自己比較不投緣的老師。



若因為不適應老師的教法或不喜歡老師而討厭某個科目,甚至因此放棄學習努力,吃虧的其實是自己。



任何科目的學習都需要花時間下功夫,如果不那麼喜歡,可以不要花這麼多時間在上面,但一定要勉力維持住自己能力可及的水平,以銜接下一階段的學習需求。



除非是走技職路線,不然對想考大學的孩子來說,到高中為止,各科目的學業都是基礎,都應認真學習。



即使不往學術深造,將來進入職場,數字能力對成本財務的控管絕對關鍵;語言能力對業務拓展、人際往來和知識吸收很有幫助;邏輯思考分析、體能品味美感,無一不重要。



一個人需要多面向的根基來培養人生的廣度、厚度與深度,如果能夠理解學校的學習,是為自己的將來打全面性的基礎,就不會老覺得學這無用、學那無聊。



以前我念書的時代,一般觀念就是男生念理工,女生學文科,因此當我高中開始覺得數學困難枯燥,沒有經過任何深思掙扎我就放棄數學、放棄念理工組,從此與我其實很有興趣的物理、化學分道揚鑣,至今我還是覺得很遺憾。



當年如果有人告訴我,高中數學並沒有這麼難,高中階段以下所有的科目,只要願意花時間努力都可以有所突破,不論我終究選擇哪個方向,我想我的學習之路可以走得更寬廣、更愉快。



我以自己的切身經驗跟于珺分享,她也接受了我的建議,因為她已經具備為長遠目標勉為其難的能力。那兩年我就眼看著她很努力的在每次段考把數學成績維持在班上一、二名,但僅此而已,平時她絕不願多花一點時間在數學上面。



所幸上了國中,碰到了適合她的老師,她從此又愛上了數學課。一直到高中畢業,她心智更為成熟,選讀第三類組,從來沒有不喜歡的科目,即使偶爾遇到不符自己理想的老師,她也會調適心情,自己努力。






標籤:
瀏覽次數:42    人氣指數:242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發笑氣成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何吃牛肉會奪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