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兩個姊姊同樣面臨年輕喪偶,同樣未再婚獨力撫養
三個稚齡幼兒,同樣繼承家母留下來的麵攤糊口,在無任何
奧援下,同樣的時空環境,不同的教養方式,造就兩個家庭的
小孩不同的價值觀感,坦白講一個婦道人家要養三個小孩的確
很辛苦,但苦雖苦,小孩還是慢慢長大成人
老三生性慵懶.浪漫,家中三個千金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觀念
凡事一切靠自己,不假他人手,每個人每月提撥家庭基本開銷外
還給媽媽一點零用錢,老三除了工作以外,幾乎不必再為家庭
有任何煩惱,所以從剛喪偶的負債階段,一路走來也略有積蓄
反觀老四同樣有三個小孩,但自喪偶後,就有一種補償的心態
希望能在其他方面盡量滿足小孩的需求,每天工作到半夜
回到家還要張羅一家大小(包括孫子)的點點滴滴,孩子在不同
的環境中長大,依賴.沒有責任感的心態一直存在,家中缺了衛
生紙,少了垃圾袋,只有老媽子會去處理,自己賺的不夠花
更遑論家中的開銷怎麼可能共同負擔,所以老四苦越久就欠越多
有時想想,小孩不論在何種環境中成長,影響最基本最深遠的
就是原生家庭,忍心懂得放任的,跟一心呵護的,演變出兩種不同版本
的小孩心性,也許輪不到我來論功過對錯,但今日孩子的種種
全是要我們父母來概括承受的,為人長者能不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