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254039
 追憶似水年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源義經的腰越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銀英傳的萊茵哈特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白起
作者: 追憶似水年華 日期: 2015.02.04  天氣:  心情:
剛剛睡前突然想到日本兩顆原子彈炸死了十幾萬人 可是如果史實的描述是真的 那中國在戰國就創下驚人與駭人的殺俘虜紀錄 而且遠勝過這兩顆原子彈的威力 那個人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
白起的生平如下 :
別稱
公孫起、人屠

時代
戰國

國家
秦國

官位
左庶長→左更→國尉→大良造→上將軍

爵位
武安君

出生地點
郿縣

逝世日期
前257年

逝世地點
杜郵

白起(?-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綽號人屠。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和長平之戰等輝煌勝利,《千字文》將白起與王翦、廉頗和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名將。但因曾犯下屠殺四十萬戰俘暴行,歷史形象是為人不齒的屠夫。

出身
關於白起的出身,據《新唐書·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記載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將領白乙丙。白乙丙的後代以白為氏,他們的遠代子孫就是白起。而唐代詩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則記載白起的先祖是楚國公族白公勝。白公勝謀反失敗自殺後,他的兒子逃往秦國,後代世代在秦國為將,白起就是他們的後代。

伊闕之戰
白起尖頭小面,雙眼有神。行事果斷,分析事情透徹,意志堅強。並且善於用兵,與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前294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為左庶長,率軍攻打韓國的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第二年,在魏冉的推薦下,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壽出任主將。同年,韓、魏、東周聯軍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率兵進軍至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與秦軍對峙。戰爭中秦國方面兵力不及韓、魏聯軍的一半,聯軍方面韓軍勢單力薄,希望魏軍主動進攻,而魏軍則倚仗韓軍精銳,想讓韓軍打頭陣。秦軍主將白起利用韓、魏兩國聯軍想保留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的弱點,先設疑兵牽制韓軍主力,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軍。魏軍戰敗後致使韓軍潰敗而逃,秦軍乘勝追擊,取得大勝。伊闕之戰秦軍共斬首24萬,佔領伊闕及五座城池,公孫喜遭擒殺。秦軍又圖謀進攻西周國,但在西周國的一系列外交活動下未能成功。戰後白起因功升任國尉。同年,白起趁韓、魏兩國在伊闕之戰慘敗之機,率兵渡過黃河,奪取了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以東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率軍攻打魏國,奪取魏城(山西省永濟市東);攻下垣邑(山西省垣曲縣東南),但沒有佔領。前291年,白起率軍攻打韓國,奪取了宛(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葉(今河南省葉縣南)。前290年,白起與司馬錯合兵再次攻下垣邑。次年,又率軍奪取了魏國的蒲阪(今山西省永濟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前282年,白起率軍攻打趙國,奪取了茲氏(山西省汾陽市南)和祁(今山西省祁縣東南)。次年,又奪取了藺(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西)和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同年,白起率兵出崤山,進圍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周君唯恐危及自身,於是派蘇厲引用養由基的典故遊說白起,白起稱病撤兵。前280年,白起再次攻打趙國,斬首3萬並奪取了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和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市西)。

鄢郢之戰
楚頃襄王在位期間政治腐朽、不修國政,大臣居功自傲、嫉妒爭功,阿諛諂媚之臣掌權,賢良忠臣受到排擠,致使國內百姓離心離德,城池年久失修。為全力進攻楚國,前279年,白起隨同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在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相會修好,兩國暫時罷兵休戰。白起在分析了秦楚兩國形勢後,決定採取直接進攻楚國統治中心地區的戰略,於前279年率軍萬人沿漢江東下,攻取沿岸重鎮。白起命秦軍拆除橋樑,燒毀船隻,自斷歸路,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信心,並在沿途尋找食物,補充軍糧。而楚軍因在本土作戰,將士只關心自己的家庭,沒有鬥志,因而無法抵擋秦軍的猛攻,節節敗退。秦軍長驅直入,迅速攻取漢水流域要地鄧城(今湖北省襄陽市北),直抵楚國別都鄢城(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鄢城距離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很近,楚國集結重兵於此,阻止秦軍南下。秦軍久攻不下之時,白起利用蠻河河水從西山長谷自城西流向城東的有利條件,在鄢城西百里處築堤蓄水,修築長渠直達鄢城,然後開渠灌城。經河水浸泡的鄢城東北角潰破,城中軍民被淹死數十萬。攻克鄧、鄢城後,白起赦免罪犯遷往兩地又率軍攻佔西陵(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西)。
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國,攻陷楚國國都郢,燒毀其先王陵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楚頃襄王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自保。此戰秦國佔領了楚國洞庭湖周圍的水澤地帶、長江以南以及北到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雲夢縣一帶)的大片土地,並在此設立南郡,白起因功受封為武安君。次年,秦昭襄王任命白起為主將、蜀郡郡守張若為副將,奪取了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在春申君的調解下,秦昭襄王才與楚國結盟休戰。

華陽之戰
白起於前276年率軍攻打魏國,奪取兩座城池。
前273年,趙、魏兩國進攻韓國的華陽(今河南省鄭州市南),韓國國相派陳筮求救於魏冉。魏冉請求秦昭襄王出兵,秦昭襄王命白起和客卿胡陽率軍救韓。秦軍採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方針,長途奔襲八天後突然出現在華陽戰場,然後趁趙、魏聯軍不備發動進攻,大敗趙、魏聯軍。此戰秦軍共俘虜三名將領,斬首魏軍13萬,魏將芒卯敗逃;趙國將領賈偃被擊敗,秦軍殺死潰退渡河的趙軍2萬人。秦軍佔領華陽並乘勝攻取了魏國的卷縣(今河南省原陽縣西)、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中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東)、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東北)和趙國的觀津(今山東省觀城縣西)。白起又率軍經過北宅(今河南省鄭州市北),進圍魏國首都大梁。經魏國大夫須賈遊說魏冉以及魏安僖王答應派段干崇割讓南陽郡後,秦國才罷兵。秦國將觀津送還趙國,並與趙國相約攻打齊國。

陘城之戰
魏國人范雎因受迫害逃往秦國,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針對秦國屢次跨越韓、魏兩國進攻齊國,勞師動眾卻又收穫很小的缺點,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策略:用恩威並用的辦法親近魏、韓兩國,威脅楚、趙兩國,迫使齊國恐懼後主動依附秦國,待齊國依附後然後再向臨近秦國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拓展土地。[45]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對臨近的韓、魏兩國發動進攻。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白起進攻韓國的陘城(今山西省曲沃縣東北)、汾城(今山西省臨汾市北),斬首5萬並沿汾河修築防禦工事到廣武(今山西省代縣西)。次年,又率軍封鎖了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道路。

長平之戰
秦國於前262年出兵進攻韓國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市),野王投降,切斷了上黨郡同韓國本土的聯繫。[49]韓桓惠王大為恐慌,派陽城君出使秦國獻上黨郡求和,但上黨郡郡守靳黈不願降秦,韓桓惠王於是派馮亭接替靳黈。[50]馮亭也不願降秦,於是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說:「通往韓國的道路已被切斷,秦國軍隊正在逼進,韓國不能救應,不如將上黨獻給趙國。趙國如果接受我們,秦國惱怒,必定攻打趙國。趙國遭到武力攻擊,必定親近韓國。韓、趙兩國聯合起來,就可以抵擋秦國。」於是便派使者通報趙國。趙孝成王同平陽君趙豹商議此事,平陽君說:「聖人把無功受益看作是禍害,秦國自認為上黨之地唾手可得,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說:「動員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受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可失去機會。」趙孝成王說:「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說:「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可以為將。」趙孝成王於是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駐軍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
前261年,秦國派兵攻佔了韓國的緱氏(今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和綸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次年,秦昭襄王又派左庶長王齕攻取了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亡到趙國,趙軍在長平接應上黨的百姓。四月,王齕向長平的趙軍發動進攻,廉頗迎戰。秦趙兩軍士兵時有交手,趙軍士兵擊傷了秦軍的偵察兵,秦軍的偵察兵斬殺了趙軍的裨將茄,雙方戰事逐步擴大。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攻下兩座城堡,俘虜了四名尉官。七月,趙軍築起圍牆,堅守不出。秦軍強攻,奪下西邊的營壘,俘虜了兩名尉官。廉頗固守營壘,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趙孝成王多次指責廉頗不與秦軍正面交戰,秦國丞相范雎又派人到趙國施行反間計,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堅守不戰,將秦國的反間計信以為真,於是派趙括接替廉頗。
秦昭襄王得知趙括擔任主將後,暗地裡派白起接替王齕擔任主將。由白起擔任上將軍,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且嚴令軍中不要走漏消息,否則格殺勿論。趙括接任主將後,一改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出兵進攻秦軍。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營壘,但秦軍營壘十分堅固,不能攻破。白起命一支25000人的突襲部隊截斷趙軍的後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分割成兩隻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趙軍的糧道,並派出輕裝精兵向趙軍發動多次攻擊。趙軍作戰失利,於是原地建造壁壘,等待援兵到來。秦昭襄王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被截斷,親自前往河內郡,加封當地百姓爵位一級,並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援兵。
到了九月,趙軍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編成四隊,輪番進攻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最後趙括親帥精銳士兵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士兵40萬向白起投降。白起與手下將領謀劃說:「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白起用欺騙的手段,命手下士卒將趙國降兵全部殺害,只留下年紀尚小的士兵240人放回趙國報信。長平之戰前後斬殺趙兵45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戰爭結束後,秦軍清掃戰場收集頭顱,因頭顱太多而堆積成台,名叫「白起台」。

邯鄲之戰
長平之戰後,趙國主力部隊被盡數殲滅,全國上下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前259年,秦軍再次攻佔上黨郡,並且兵分三路:王齕一路攻下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皮牢(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北);司馬梗一路攻下太原郡;白起親帥大軍攻打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準備一舉滅亡趙國。韓、趙兩國大為恐慌,韓桓惠王決定割地求和,而趙孝成王親自前往秦國拜見秦昭襄王,並與大臣趙郝約定割讓六座城池與秦國和談。兩國又派遣使者攜帶重金對秦相范雎進行遊說。范雎擔心白起功高影響自己的仕途,以秦國士兵征戰操勞需休養為由,勸說秦昭襄王答應韓、趙兩國求和。秦昭襄王聽從范雎的建議,答應韓國割讓垣雍(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北)、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為條件進行和談。雙方於正月停戰,白起得知此事後與范雎產生矛盾。
趙孝成王準備按和約割讓六城時,大臣虞卿認為割地給秦國,只會讓秦國更加強大,不抵抗割地求和只能加速趙國的滅亡。虞卿建議以六座城池賄賂齊國,交好燕、韓,聯合魏、楚共同抗秦,趙孝成王採納虞卿的建議,在國內積極備戰。秦昭襄王見趙國違約不割六城,反而與東方諸國聯合對付秦國,準備進攻趙國。白起此時患病,不能帶軍征戰。秦昭襄王向其詢問,白起說:「長平之戰中,秦軍大勝,趙軍大敗。秦國人戰死的給予厚葬,受傷的給予精心治療,有功績的設酒食給予慰勞,百姓假借祭祀之名聚會,浪費了財物;趙國人戰死的無人收殮,受傷的得不到治療,軍民哭泣哀號,齊心協力恢復生產。雖然現在大王所派的兵力三倍於以前,但我預料趙國的守備力量是以前的十倍。趙國從長平之戰以來,君臣都憂愁恐懼,早上朝,晚退朝,用謙卑的言辭、貴重的禮品向四方派出使節,與燕、魏、齊、楚結為友好盟邦。他們千方百計,同心同德,致力於防備秦國來犯。現在趙國國內財力充實,加上外交成功,在這個時候不能攻打趙國」。
秦昭襄王不聽從白起的勸告,於前258年派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鄲,趙國軍民奮起反抗,王陵陣亡了五校軍隊也沒有取得什麼成果。此時,白起痊癒,秦昭襄王又派范雎見白起,對他說:「當年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戰士百萬。您率領數萬軍隊攻打楚國,攻下了楚國國都,燒毀了他們的宗廟,一直打到東面的竟陵,楚國人震驚,向東遷都而不敢向西抵抗。韓、魏兩國動員大批軍隊,而您率領的軍隊不及韓、魏聯軍的一半,卻和它們大戰於伊闕,大敗了韓、魏聯軍。現在趙國士卒死於長平之戰的有十分之七、八,趙國虛弱,希望您能領兵出戰,一定能消滅趙國。您以少敵多,都能大獲全勝,更何況現在是以強攻弱,以多攻少呢?」白起說:「當年楚王依仗他的國家強大,不顧國政,大臣們居功自傲,嫉妒爭功,百姓離心離德,城池也不修繕,所以我才能領兵深入楚國,佔領了很多城池,建立功勛。伊闕之戰中,韓魏兩國相互推諉,不能同心協力,所以我有機會集中精銳,組織勁旅,出其不意地進攻魏軍。魏軍已經戰敗,韓軍自然潰散,然後乘勝追擊敗軍,所以我才能獲勝。秦國在長平大敗趙軍,不趁趙國恐慌時滅掉它,反而坐失良機,讓趙國得到時間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現在趙國軍民上下一心,上下協力。如果攻打趙國,趙國必定拚死堅守;如果向趙軍挑戰,他們必定不出戰;包圍其國都邯鄲,必然不可能取勝;攻打趙國其它的城邑,必然不可能攻下;掠奪趙國的郊野,必然一無所獲。我國對趙國出兵毫無戰功,諸侯就會產生抗秦救趙之心,趙國一定會得到諸侯的援助。我只看到攻打趙國的危害,沒有看到有利之處。」白起從此稱病不起。
身亡
范雎將白起的話轉告給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發怒,說:「沒有白起我就不能消滅趙國嗎?」於是另派王齕接替王陵攻打趙國,又派鄭安平率軍兩萬增援。秦軍包圍趙都邯鄲八、九個月,死傷人數很多,也沒有攻下。趙軍不斷派出輕兵銳卒,襲擊秦軍的後路,鄭安平也因遭到趙軍的包圍率部投降。楚公子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領數十萬士兵救援趙國,秦軍損失很大。這時白起說:「秦王不聽我的意見,現在怎麼樣了?」秦昭襄王聽後大怒,親自去見白起,強迫他前去赴任。白起叩頭對秦王說:「我知道出戰不會取得成功,但可以免於獲罪;不出戰雖然沒有罪過,卻不免會被處死。希望大王能夠接受我的建議,放棄攻打趙國,在國內養精蓄銳,等待諸侯內部產生變故後再逐個擊破。」秦昭襄王聽後轉身而去。
秦昭襄王免去了白起的官爵,將其貶為普通士卒,命其離開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遷往陰密(今甘肅省靈台縣百里鄉),但白起患病,沒有立即動身。過了三個月,前方秦軍戰敗的消息接踵而來,秦昭襄王更加憤怒,於是命人驅逐白起。白起走出咸陽西門十里路,到了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時,范雎對秦昭襄王說:「白起遷出咸陽時,很不服氣而且口出怨言。」秦昭襄王於是派使者賜給白起一把劍,命他自盡。白起仰天長嘆道:「我到底有什麼過錯竟落得這般結果?」過了一會說道:「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投降的士兵有幾十萬人,我用欺詐之術把他們全都活埋了,這足夠死罪了。」白起隨後自殺。《戰國策》記載為白起離開咸陽七里時,被秦昭襄王所派使者絞殺。白起的副將司馬靳也一同被賜死。

死後
白起被賜死後,諸侯列國都舉杯慶賀,而秦國人都同情他有功無罪而死,大小城邑都祭祀他,[67]並自發在咸陽為其修建祠堂。到秦始皇時追念白起的戰功,封其子白仲於太原,白起的後代子孫世代為太原人。

軍事思想
白起擅長野戰和攻城戰,在作戰前和作戰時,重視掌握和分析敵方虛實強弱。例如伊闕之戰中發現韓魏兩國軍隊相互推諉,不能同心協力的弱點取得大勝;邯鄲之戰時發現失去滅亡趙國的最佳時機後拒不領兵。在與強敵作戰時,不與敵軍正面會戰,採取先弱後強的戰術分批蠶食敵軍。例如鄢郢之戰白起率數萬軍隊在方圓五千里、士兵百萬的楚國境內長途奔襲作戰;長平之戰避免與趙軍主力會戰,引誘趙軍進入包圍圈後進行蠶食。在敵軍落敗時,乘勝迎勢,窮追猛打。例如伊闕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後乘勝擴大戰果。白起戰術靈活多變,能根據當地地形地貌制定戰略戰術。例如鄢城之戰的水攻、華陽之戰的長途奔襲作戰等。白起還擅長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例如鄢郢之戰中火燒楚國先王陵墓夷陵,長平之戰坑殺趙國降卒,都極大的挫傷了敵方的士氣。

正面評價
白起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將領,他一生攻城七十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無一敗績,使諸侯聞風喪膽。白起卓越的軍事才能被歷朝歷代所稱頌,例如:蔡澤評價白起:楚地方數千里,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強趙,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楚、趙天下之強國而秦之仇敵也,自是之後,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69]韓、趙使者稱讚白起: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司馬遷對於白起的軍事才能給予極高的評價,他稱白起用兵: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孫楚有《白起贊》稱讚白起:烈烈桓桓,時維武安,神機電斷,氣濟師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北摧馬服,凌川成丹,應侯無良,蘇子入關,噭噭讒口,火燎於原,遂焚杜郵,與蕭俱燔,惟其沒矣,古今所嘆。趙蕤稱讚白起:膽力絕眾,材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敕修武安君白公廟記》中對白起有如下評價:竊以武安君威靈振古,術略超時,播千載之英風,當六雄之敵。杜甫稱讚白起:門闌蘇生在,勇銳白起強。
此外,白起為秦國居功至偉卻落得自殺收場的慘淡結局,許多人都對這位軍事天才的死感到惋惜。秦末起義將領陳余評價白起: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76]西漢大臣谷永感嘆白起之死:昔白起為秦將,南拔郢都,北坑趙括,以纖介之過,賜死杜郵,秦民憐之,莫不隕涕。唐太宗所作《金鏡述》中感嘆白起之死: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

負面評價
白起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策略,在戰爭中大肆屠殺戰俘,尤其以長平之戰後活埋40萬趙軍降卒最為殘忍。白起藐視生命、濫殺無辜的行為招致普遍的非議。西漢的哲學家揚雄批判白起:秦將白起不仁,奚用為也。長平之戰,四十萬人死,蚩尤之亂,不過於此矣。班固評價白起:若秦因四世之勝,據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奮其爪牙,禽獵六國,以並天下。窮武極詐,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敵仇,猋起雲合,果共軋之、急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滿野。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國滅亡於後。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何晏評價白起說:白起之降趙卒,詐而阬其四十萬,豈徒酷暴之謂乎?

白起祠
《水經注》記載渭水北岸離咸陽十七里建有杜郵亭,亭內設有白起祠。[82]因年久失修,唐、宋時期的白起祠已蕩然無存。1990年,白氏族人對其進行了整修,成為祭祀白起的場所。
唐肅宗時將白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白起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85]現台灣嘉義縣東石鄉先天宮供奉白起為「白府千歲」,為負責除瘟的五年千歲之一,享有香火。

白起墓
白起墓位於咸陽市東郊、渭河北岸的任家咀,秦時此地稱杜郵。197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3530工廠在此地施工時發現白起墓,墓中出土兵器、佩劍等文物。白起墓呈圓形,底部直徑19米,墓高8米。1982年,白起墓被陝西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宜城縣誌》中關於白起渠的介紹
白起渠又名武鎮百里長渠,是戰國時期最早的軍事水利工程。前279年,秦昭襄王派遣白起進攻楚國,進兵鄢城,遭遇楚國重兵把守。久攻不下之時,白起利用鄢城周圍的地形,在距鄢城百里之外的武安鎮蠻河河段上游壘石築壩,開溝挖渠,引水攻破鄢城,戰後百姓用此渠灌溉農田。
唐、宋、元時期曾多次對白起渠進行整修,使其發揮良好的灌溉作用。1939年,張自忠駐防宜城縣,通電請求湖北省政府修復白起渠。1942年,白起渠修復工程動工,為紀念張自忠,將白起渠改名為藎忱渠。但施工五年,未能修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起渠修復工程再上議題。1953年5月1日,白起渠修復工程完工。今白起渠西起南漳縣武安鎮西3.5公里的謝家台,東至宜城市鄭集鎮赤湖村附近島口入漢水,全長49.25千米。2008年,白起渠被湖北省政府列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起肉
高平燒豆腐是山西地區的名吃,此菜來源於白起。
前260年長平之戰,四十萬趙軍降卒被白起坑殺。白起的殘暴激起了趙國百姓的憤怒,他們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用爐火燒烤,再把豆腐渣用蒜泥與姜攪拌做「蘸頭」調味,來發泄心中的仇恨。經過這種方法烹飪後的豆腐味道新鮮,於是燒豆腐在高平境內流傳了下來,成為一道名菜。

文學形象
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白起於第九十三回《趙主父餓死沙丘宮 孟嘗君偷過函谷關》中登場,參與了與涇陽君一同追擊趙武靈王的行動中。在第九十五回《說四國樂毅滅齊 驅火牛田單破燕》中,白起同諸侯聯軍一起參與了濟西之戰。在第九十八回《質平原秦王索魏齊 敗長平白起坑趙卒》中詳細的描寫了長平之戰後白起坑殺趙國降兵的過程:白起將趙國降兵分為十隊,由秦國將領統帥,又在趙國降兵中編入20萬秦軍士兵,然後賜給酒肉,欺騙他們說:「明天要從趙國降兵中挑選精銳,編入秦軍,老弱病殘可以返回趙國。」趙國降兵於是放鬆警惕。當日夜晚,白起命令秦軍士兵頭裹白布,沒有裹布的就是趙國降兵,全部活埋,僥倖逃出軍營的被蒙驁和王翦所率的巡邏軍砍殺,四十萬趙國降兵一夜被屠戮殆盡。其餘事迹與《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所記載的白起生平相同。
此外,現代作家孫皓暉的歷史小說《大秦帝國·第三部·金戈鐵馬》中,白起也是重要人物之一。

說實話 他用兵的手段很高明在戰略方面如果不考慮人道主義 他在長平之戰坑殺俘虜四十萬也的確重傷了趙國的根基 但是真的這個人極為狠心 所以最後終於死於非命 古今中外的將領能做到這種地步的大概也只有他一人 大概只有希特勒殘殺猶太人恰可比擬
標籤:
瀏覽次數:108    人氣指數:30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源義經的腰越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銀英傳的萊茵哈特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