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喜歡徐志摩, 是因為他的詩,是因為他美的散文, 更因為他烈火般的愛情。 他能始終愛著林微因, 是因為他享受那份不可能有結果的痛苦的煎熬。 但也許如林微因在徐志摩死後所說的: 他愛的不是現實中的林微因, 而是他心目中假想和詩化了的林微因。
像《一聲歎息》中張國立演的男主角跪在地板上的那一聲歎息:
“以後就是碰上一仙女也不能要。”我們不能有故事,
只會像《花樣年華》中的梁朝偉和張曼玉一樣,
始終沒有發生什麼,卻比發生了一切更富有詩意和浪漫。
那些詩意在他們各自的感覺當中,
那些浪漫在他們相互碰撞的眼神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