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1586
 阿米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6支持公投修法以結紮代替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何來哉 ..不忘人恩 不思人非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新貧族來了
作者: 阿米子 日期: 2014.11.04  天氣:  心情:
M化社會來臨,中產階層流失,新貧族來了

有房、有車,有固定薪水,生活雖然勉強過得去,但是因為各項貸款、以及生活開銷,負債累累。所以,現在即使有了工作和學歷,也不見得是脫貧的保證,學者說,這樣的新貧族時代已經正式來臨了。
何謂「新貧族」?
  
一般而言,「新貧族」與「傳統的貧窮」所組成的「老、殘、病、童」的狀況截然不同。就「傳統的貧窮」而言,目前台灣的貧窮率(低收入戶人口,占總人口數比率)僅0.75%。這與與歐洲、美國平均15%至20%的貧窮率相比,台灣的貧窮線標準相對嚴苛。依據台灣社會救助法,此條貧窮比率是依據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六成為標準制訂的,92年度台灣人民收入標準低於8426元者,則被列入低收入戶,領有政府補助金。
  
「新貧族」的問題,毋寧是更複雜、更難解決的,因為,它牽涉到「撫養」、更牽涉到「就業」。因此,新貧階級可以說是台灣最苦、最窮的一群人。在台灣,這群新貧族最具代表性的三個族群就是:低薪的貧窮工作人口(working poor)、有工作能力卻失業的人口,以及女性單親家庭。社會救助系統幫助不到「新貧族」?林萬億(參與台灣貧窮法修訂者)估計:「台灣的新貧階級的比率,早已超越5%,是絕對貧窮人口(低收入戶)的6.6倍。」但這群「新貧族」卻沒有機會進入救助系統。因為,官方資料中的貧窮標準,忽略了新貧族的存在。換而言之,有將近5%的貧窮人口是官方從沒正視過的。難道這就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後,所必須面臨的窘境? (出自新貧族現身台灣 文:谷寒松、趙英珠)

“脫貧”10大秘笈(財經報導)
1. 擬訂生活目標
根據人生規劃的過程,瞭解自己的生活需求,擬訂短、中、長期的財務目標,再以此制定理財計劃。當然,首先要瞭解自己的開銷,建立收支記錄,並編列必要預算,擬定合適的財務目標,提高理財動力。
制定理財計劃時,必須要考慮實際的財務能力,並定期檢討、彈性調整,讓理財計劃不至於成為生活負擔。

2. 從記賬開始,找出財務漏洞
養成記賬習慣,以清楚知道自己的消費方向,然後進行檢討,將不必要的花費除去,那樣才能不斷累積資產。

3. 完全致富公式:先積累再消費
養成固定的儲蓄習慣,將其作為累積財富的基本原則。去掉先消費再儲蓄的做法,很多人認為只要將每個月的收入減支出之後仍有結余,那就是有儲蓄。這種錯誤的觀念會讓你錢包很痛。

4. 強迫儲蓄
一般的新貧族都沒有儲蓄的習慣,因此強迫性儲蓄將成為救星。最好選擇每月往一個專設的戶頭存錢,慢慢累計財富。可考慮透過買基金或保險進行儲蓄。

5. “需要”與“想要”分開
衝動的消費者必須清楚甚麼東西是你“需要”的,甚麼又是“想要”的,來決定自己的購買方向,也能壓制本身的購買慾。記得要盡量壓縮“想要”的支出,只買“需要”的東西。

6. 避免群體消費
群體消費跟個人消費是絕對不一樣的。大家應該盡量避免跟朋友一起逛街,因為往往消費的數量將會較個人高,更會在朋友的遊說下進行額外消費,當中包括娛樂開銷,如吃飯、喝咖啡、唱KTV及看電影等。

7. 少用信用卡
如果經常為衝動性購買慾所苦,那麼應該少用信用卡,並只帶“適可”的現金出門,再怎麼衝動也較不容易超出預算。

8. 尋求替代消遣方式
壓力大不一定是要透過逛街血拼或狂歡才能解決的。應該嘗試尋找花費較低的替代品。如看一部好電影或買一本好書,都能達到消遣的目的。當然,這需要時間培養。

9. 投資型的享受
同樣是花錢,與其花在消耗型的享受不如花在投資型的享受。像汽車和家電都是短期的享受,價值也會隨著時間折損。花錢上上課也不錯,價值不但不會折損,還能幫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更高收入。

10. 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的意義不外乎就是增加收入來源、減少支出項目。儲蓄3至6個月的生活必備金是理財的最初期條件,那樣可以應付失業及意外的支出。


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4690#ixzz3I4Ioxwr6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結論
要脫離新貧族,是很漫長的,改變消費習慣,調整唯物、敗金主義,慢慢的走出負債的日子,才能開始儲蓄,轉負為盈。
標籤:
瀏覽次數:184    人氣指數:2384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6支持公投修法以結紮代替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何來哉 ..不忘人恩 不思人非
 
住戶回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