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6/296880/photo/book24/12043527517228.jpg)
↑圖中 體積比較大就是『紅酒醒酒器』
剛好有朋友在問,我就順便PO上來。
易懂回答:
1.讓酒可以有較長的時間和空氣接觸~可助於柔化較為堅澀的單寧,使紅酒的口感更柔順、香氣更散發。
2.去除老酒中因為陳年所產生的酒渣〈沉澱物〉
該怎麼醒酒呢?
1.該不該醒酒~是因酒而異~以現在一般市面上大部份的飲用酒來說~
都沒有這個必要~酒齡超過10年以上的才需要喔
2.如果手邊沒有醒酒器~一般建議用水晶或玻璃材質的容器~較少產生異味~
醒酒後還需要換瓶喔~
![](http://c-photo.i-part.com.tw/n1v1/0/8/8/6/296880/photo/book24/12043628709220.jpg)
↑ 這是比較專業的醒酒器
專業回答:
最早以前醒酒為的是將酒瓶底的殘渣(死掉的酵母)留在瓶子裡而將酒的部分倒出來裝在Decanter裡面(也可以用過濾的),另外也同時為了讓一些熟成時間較長的紅酒可以多一些接觸空氣的機會,已獲得更好的香氣與口感。需不需要醒酒除了年份以外最重要的是看葡萄品種。一些口感比較厚實多層次一點的葡萄品種做出來的酒需要更長一點時間的醒酒動作。一般來說 Pinot Noir 跟 Shiraz 的酒的醒酒時間都會需要40分鐘以上,Cabernet Sauvignon 則還好大約 25 分鐘吧,Merlot 是最不需要醒的一種葡萄種。
以法國酒為例,Cru Bourgeois 等級以上的酒在裝瓶前大都不會去過濾它(不是絕對,但一般都不會),A.O.C. 以及 Grand Cru等級的更不可能去過濾。有看過葡萄酒書的人應該都有看過書上說在釀製酒的過程中酒莊工作人員都會經常去翻動酒桶甚至是使用東西去攪拌,為的就是將沉澱於桶底的死酵母再度溶入酒中使酒的味道更好。由此可見死酵母對酒的口味是有提升的效果。那你再買了好酒回家時在瓶底看見殘渣時就不必再大驚小怪了。
古早醒酒的步驟會在桌上先點一根蠟燭,用燭光來看清楚瓶底的殘渣流動狀況,同時微微的溫度也有助酒的流動順暢(有些年份較久的老酒真的會變的有點濃),然後倒入醒酒器Decanter裡,經過一些輕輕的晃動後放到你覺得可以的時間後再請桌面上的主人確認酒質與口味,然後就可以倒了。現在在一些大飯店的法國餐廳裡還是有一樣的服務(不信去亞都2樓點一瓶試試看)。
白酒沒聽過有人在醒的,不過提醒你白酒不要搞的太冰,香味會出不來,尤其是有點年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