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67831
 淡影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超級新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情的定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基隆"奠濟宮"
作者: 淡影 日期: 2007.05.14  天氣:  心情:

 手機拍的照片有點模糊..多包涵^^

以之前台灣人民群居的一種生活方式來看
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所以多會在寺廟周圍逐漸發展
例子不慎枚舉..像是新竹城隍廟口、台北龍山寺及基隆廟口等
間接的因為當地民眾群居的關係加上地緣及工作因素..
於是便造就出具有當地特色的一些美食
但目前多數人都會將重點著重於廟口美食
卻沒特別去注意到當地廟的由來或是名稱
其實我也是其中之一,要不是因為周六到了基隆
也不會特別去注意到基隆夜市當地廟的名諱..
更不會特別去了解到這座廟的歷史由來..
今天就來說說這座廟的由來及典故..


這座廟名稱為"奠濟宮"但也有另外一個名稱為"聖王公"廟
內部祭祀主神為開漳聖王陳元光,
唐高宗年間,開閩功臣陳元光隨父陳政入閩,
深及蠻荒之境,平撫群夷,威鎮"八閩"(福建省泉州、廣東省潮州地區)
以控南海邊邑,於武后二年(西元六八七年)
受封為首任漳州刺史。睿宗景雲二年(西元七一一年),
蠻亂蔓延潮州,元光遽率輕騎禦之,未等援軍至,
被賊將刀傷致死。泉潮百姓聞訊,哀號如喪考妣。
朝廷以陳元光及父廓疆土,立郡縣,
置社稷,捐身軀,功在閩粵,下詔立廟,永享人間香火。


來台的漳州先民,分祈家鄉開漳聖王廟香火,
其中一支於乾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年),
在高雄縣鳳山市大竹里下陂頭街西郊,俗稱竹巷之村落,
設立土造祠堂,供奉陳聖王金身,接受庄民膜拜。
由於神靈顯赫,每有靈驗,後經多次重建,廟宇日益擴大。


另外一支由閩南漳州地區遷移至基隆的先民,
為了景仰陳將軍的德威盛業,經地方士紳商議後,決定建廟奉祀。
最初,由地方士紳白番、連新永、楊傳等三位,
出資購置牛稠港上游外木山十餘公頃田地為廟產,
先以簡陋木屋為廟,奉祀開漳聖王。
後來,在士紳張金發、賴武等數人發心推動募捐下,
得到各方人士的捐獻與資助計三千圓,
又逢板橋漳籍富豪林本源家族捐獻「玉田」土地,
於是,在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於現在的廟址興工建廟,
光緒元年(1875)十二月,廟宇落成,神像安座入祀。


奠濟宮的後奠原為清甯宮,據稱已有一百八十年以上的歷史,
奉祀沿海居民的守護神水仙尊王,即被尊為水神的大禹。
基隆"奠濟宮"這廟的由來是古早沿海有港口的地方,
就有貿易商、漁民,他們一般都有奉祀水神水仙尊王‥
早期清甯宮緊臨著奠濟宮右後方,兩間廟本來是分開的,
奠濟宮的方位,坐南朝北,面海;清甯宮坐西向東,面向愛四路,
後來在一次奠濟宮重建的機緣下,二廟才合併在一起。
後來,才以開漳聖王為前殿,改水仙尊王清甯宮為後殿,
兩廟合併的時間,已七十年以上了! 由奠濟宮前殿較高、
後殿較低的奇特現象觀來,正也應證了老人的說法。


起初圍繞在奠濟宮的小販多為販賣給碼頭工人及周遭民眾
漸漸的發展起一些當地的特殊美食
當地基隆廟口美食像是滷肉飯肉羹等美食,
這些美食單位價格並非昂貴
一碗魯肉飯搭上筍絲及豆腐等約為五十元上下
就可以讓自己飽食一餐,加上又可以享受到美味
還有赫赫有名的營養三明治及三兄弟豆花等
這些平民美食造就了基隆廟口商圈的繁榮
間接的也帶起這座廟宇的香火鼎盛..息息相關


PS.相關資料資訊參考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網


標籤:
瀏覽次數:141    人氣指數:4521    累積鼓勵:2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超級新人?!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情的定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