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643098
 yc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變臉菜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比斷交更大的隱憂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民族主義猖獗之亂 !
作者: yc 日期: 2018.08.20  天氣:  心情:
.
不多說了
大家自己看看文章評論吧 ~~


.


第一次冷戰是悲劇,
第二次冷戰是鬧劇
-- yahoo 論壇


最近接連有朋友推薦一篇文章,
該文宣稱台灣的前途
就是要在美中衝突中站美國的隊,
對內要剿支持中共的匪,
然後拼經濟。
挺有意思的觀點,
但也讓我感到可悲。

政治家或政治學者的最大意義,
就在為人們的福祉服務,
但如果思路走岔了,
成為意識型態的囚虜,
或成為火中取栗的投機份子,
就失去明辨善惡的能力,
成為黨同伐異的幫凶。
這種人可悲,
因為他們實際上成了
和平的破壞者、戰爭的鼓吹者。
但是他們的生活可能很好,
因為另一個可悲之處在於,
在現實當中,
挑釁者的收益可能不小。

例如在台灣,
以台獨言論或行動挑釁中共,
長期以來只贏不輸,
因為中共回應重了,
是打壓台灣,
台灣民意會支持挑釁的人;
回應輕了,
更是台獨達陣得分,
敢衝就會贏。
美國有些人支持台灣「衝衝衝」,
也有這樣的好處;
他們可以靠著對「民主」的「支持」
來獲得道義優勢,
而若中共回應重了,
台灣的利益受損了,
他們也仍可以將責任推諉給中共,
並使中共付出國際形象與關係的代價。

長期以來的這種結構「優勢」,
讓希望維持和平的
台灣的藍營與對岸的中共,
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因為國力對比就在那兒,
「國家利益」就在那兒,
中共不能與美國翻臉,
確實沒辦法對台灣太強硬。
直到最近。
因此更為可悲的地方在於,
國際形勢變了,兩岸結構變了,
但靠著挑釁中共
牟取政治利益的人的習慣沒有改變,
他們還未受到選民的懲罰,
更還沒受到「結構」的懲罰。
但是「結構」正在說話,
發出惱人的低鳴。
台灣人應該要傾聽這些低沈的噪音,
在習以為常的好日子轟然崩塌之前
做好準備。

常被一些人誤以為是
「反中」媒體的美國《國家利益》,
近日刊載了兩篇文章,
都值得台灣人深思。
第一篇是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
米爾斯海默
(John J. Mearsheimer)

〈和台灣說再見〉,
該文前幾年就刊載過,
現在又翻出來
讓讀者們「溫故知新」。
另一篇是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
金萊爾(Lyle J. Goldstein)
的〈美國對對台灣保持現實感〉,
後者在8月7日刊載在該刊網站。

許多政治學界圈內人
都看過〈和台灣說再見〉,
但是後者的用詞遣字
甚至更「狠」些。
因為他這篇文章的目的,
是回應十多年來
以《中國即將來臨的崩潰》
而被美台兩地
政治界與媒體熱捧的章家敦。
金萊爾幾乎是直接批評他
十多年來的「崩潰論已經崩潰了」,
完全不能作為戰略的現實指導;
他還批評了
台灣人覺得自己有權利獨立的想法,
指出從歷史來看,
中共對台灣的主權主張並不過份;
他告誡人們
中國大陸軍事力量大有進展,
且處於戰場的內線,
在戰爭中將佔據地理上的優勢,
因此美中衝突
可能導致數十萬美軍的死亡,
而且美國很難取勝;
他直率的說,
無論美中是否最終走向衝突,
台灣都不能是
美國「劃紅線」的地方。

米爾斯海默與金萊爾都不是親中派,
他們是現實主義者,
很看重軍事衝突的結果。
堪稱美國軍方智庫的
「蘭德公司」的
《美中軍事計分表》報告,
也早就有明明白白的表示
兩岸一旦衝突,
美國幾乎不可能救援台灣,
因為「打不贏就是打不贏」。
這些報告文章都不是來自政治人物,
都不是想要藉由犧牲台灣
來成就自己的政治利益。
他們確鑿無疑的結論就是:
某種兩岸妥協下的自治、
某種香港化或一國兩制,
就是台灣的最好結局。
因為就算美國冒著軍人
慘烈犧牲的風險介入,
也救不了台灣,
那麼怎麼會有更「好」的結果?

然後,
更加可悲的地方就是,
在台灣還有那麼一些人
在為冷戰敲鑼打鼓、
為美中貿易戰歡慶、
在舉世的不安中竊喜。
他們這些人還繼續押寶,
深信美中愈早衝突
對台灣(獨立)愈好,
而且美國為了維持其「霸權」,
也不可能犧牲台灣。
他們當然沒瘋,
因為只要多數人還誤信美國必勝,
在美中或兩岸攤牌之前,
他們靠著這種路數
就還可以騙吃騙喝。

正派人士都會
對這種言論與行徑表示不屑。
就如撰寫
《注定一戰》(Destined for War)
的哈佛大學教授
艾利森(Graham Allison),
就在書中指出「核世界末日,
核無政府狀態,
全球恐怖主義
(特別是
伊斯蘭聖戰主義的恐怖主義威脅),
和氣候變化」,
都是美中兩大國
必須共同努力應對的「巨型威脅」。
但若美國執著於
「顛覆」中國,搞「破壞」,
那些來自地緣政治的、
工業經濟的癌變,
就會讓地球的未來變得更為醜陋。

美國人與中國人難道可以
讓那個金萊爾這位美國軍人所謂的
「家庭內的爭吵」,
與「日本人與不少台灣人對
『曾經的好日子』的懷舊」,
就把世界帶進溝裡?
金萊爾甚至更難聽的指出,
你們這些日本人與台灣人的「懷舊」,
是把我們美國人當成了什麼?
「那些在日本人手中遭受嚴重暴行、
而從未見到任何正義的美國人呢?
日本民族主義和
相關的膨脹的威脅趨勢,
不太可能激起美國人
去為台灣帶來巨大風險。」

馬克思說過一句話,
「一切歷史事變與人物都會出現兩次,
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1946年發表《長電報》的
喬治‧凱南(George Frost Kennan),
為了美國政界扭曲了他的原意,
把美蘇關係搞得太僵而氣憤莫名。
我們本來可以有更好的二十世紀下半,
但已經被冷戰的悲劇給毀了一次。
現在從美國與台灣一些人嘴上
吐出對新冷戰的鼓號,
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
自己正在上演一齣「鬧劇」?
是知道讓人感到可悲,
還是不知道更為可悲?

.
標籤:
瀏覽次數:292    人氣指數:1692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變臉菜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比斷交更大的隱憂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