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到四十,陽氣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補,五十受苦”的說法。壯年之後,女性是42
歲,男性是48歲,人體的陽氣升發活力有所下降,便會出現一個生理性的消降過程,此時若不及時補
充,人便會很快衰老。
醫生治病的時候,總會想方設法幫助病人恢復“本來面目”,即生病前的狀態。同樣,要補陽氣,首先要弄清它“本來面目”———“純陽之體”。
古人認為小孩是“純陽之體”。因為小孩子精力最充沛,哭叫一整天嗓子都不會啞,可以整天地
笑,也可以一天到晚玩耍遊戲都不覺得累。而且,小男孩在沒有任何欲望的情況下,陰器會勃起。中醫
認為,這說明小孩腎氣充足。陽氣衰敗的人,根本做不到這樣。
夏補陽氣冬不生病
陽氣宜在春夏季節補。中醫養生原則是“順應天然”。夏季外界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也是最旺
盛的時候,所以一些慢性病在人體充足的陽氣抵擋之下,減輕了。而到了冬天,外界陰氣重了,人體的
陰氣也重,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隨之變弱,慢性病就會“捲土重來”,變本加厲。中醫的“冬病夏治”就
是在盛夏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將陽氣培養得更旺,以便秋冬抵禦疾病的侵襲。這也是中醫一直強調
的“養生,要順應天然”的觀點。
《內經》裏的夏日固陽原則
夏天補陽的方法有很多,《黃帝內經》給出了一些基本原則:“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
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
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也就是說,夏天時不要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夜臥早起)最好晚上11時前入睡,次日早晨六七
時起床;不要怕熱、怕陽光,適當曬曬太陽,少吹涼風(無厭於日);保持心情愉悅,不要經常發怒
(使志無怒)。
中醫專家論陽氣
“陽氣不足,濕邪不去,吃再多藥品補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絕大多數疾病都可以從養護陽氣、驅
除濕邪的角度防治,培固自身陽氣,就是開啟人體自愈大藥、抵禦病邪的不二法門。”
說這話的武國忠是中醫界泰斗胡海牙先生的關門弟子,被稱為“北京最貴的醫生”。
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陽氣耗盡,生命也就消失。
陰陽在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但各有側重,陰氣主要反映物質的一面,表現人的精氣神,
而陽氣則突出反映能量,表現為各臟腑的功能狀況。陽氣足,則臟腑功能好,陽氣不足,臟腑功能就問
題多多。
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佈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80%的現代人
都陽氣不足,只要能從“陽氣”兩字下手,那麼大部分的現代病就不會困擾人們,一切慢性的疾病也會
失去存在的溫床。
日常固陽要點
少食冷飲:夏天多酷暑難耐,此時人們喜歡喝冷飲,吃寒涼食物,但這樣做會損傷脾胃,消耗陽
氣。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飲、冰鎮啤酒和瓜果,喝水以溫開水為宜,以防止陽氣受損。多吃溫補食物如
肉類食物,紅棗、枸杞、當歸等。
適當運動:夏天外界陽氣最旺,這時多到戶外活動,可以吸收自然界陽氣精華,補充能量,調暢
氣血,養護陽氣。但如果運動過度,就會導致大汗淋漓,這樣也易損陽氣。
保暖避寒: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離電風扇或空調。但過於貪涼,寒涼之氣就會從人體皮
膚、毛孔侵入人體,易傷肺衛之陽氣,導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細菌、病毒乘虛入侵。
推薦固陽妙招
按摩湧泉穴,振奮一身陽氣:中醫認為,“精從足底生”,精即指人體能量。足底有一個人體重
要穴位———湧泉穴。《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顧名思義,湧泉,腎經之氣
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
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唐志民建議人們,每天晚上洗完腳後,按摩湧泉穴15分鐘左右,或按摩
人體其他的保健穴位如足三裏、關元、命門等,對健康都大有裨益。
走路壯陽:走路的確也可壯陽,實際上,走路和足浴的保健功效,主要是通過湧泉穴起作用。路
況不需特別講究,也不必非要挑鵝卵石路,一般的路面即可,每天走半個小時的路,也可以固護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