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一位畢業很久的女學生的留言。她說她下個月結婚,她與她的家長很希望我參加她的婚禮。她並且向我要了手機號碼,因為她的父親要與j我通話,感謝我的教導與照顧。 恰巧我發現她還在線上,就與她聊了幾句。不多久,她的父親就打了電話過來。他說他一直想找機會感謝我。
當年他的女兒考上本校時他不太贊成她來就讀,因為他的女兒從小在台北市東區長大,從未獨自出過遠門,何況到高雄來讀大學呢?
十幾年前,本校剛成立幾年,許多人從未聽過校名,再加上校內校外都是一片空曠、荒涼, 難怪許多北部下來的家長都覺得不太滿意。有些甚至希望學生放棄報到,明年再重考。
那位家長的心態也是如此。那天與我們幾位老師談了很久,系主任又介紹了本校 本系未來發展的藍圖。最後總算說服了他與他的女兒,因為他覺得我們所表現的熱忱遠比他的想像與過去的經驗高。
那位女學生非常乖巧,成績一直很好,畢業後又甄試上了本校研究所。在學校一直唸了六年書, 拿到碩士學位,才回到北部就業。
這幾年來,學生畢業的越來越多, 類似的經驗偶然發生: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看法、建議與表現 有時確實會影響學生, 只是我們並一定知道而已。 就像剛剛提到的女學生與他的父母的感覺一樣,如果一個學校沒有人情味,師長不肯花時間與學生或家長溝通與說明,學生對學校就沒有向心力,自然也達不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