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往,本是你情我願。
但若是在交往過程中,發現到自己另一伴,
有以下的媽寶行為特質,應盡早離開,尋覓屬於自己的幸福。
若是選擇接受,也應先自我心理調適,做好心理準備。
以下是最讓大眾受不了的媽寶特質行為。
第一、重視媽媽的想法:關於這點,並沒有絕對的對或是錯。
但若是身為他的另一伴,就會比一般人來得辛苦。
無論小事或大事,只要是有違背媽媽的想法,
或是媽媽認為不對的事情,媽寶特質的他,無關事情的對與錯,
一律遵從媽媽的意見。身為他的另一伴,
若有任何一絲的不認同,就會被媽寶的他認定,另一伴是有成見的。
嚴重者甚至還會認為另一伴是不能融入他們的家庭的。
第二、常拿媽媽與另一伴做比較:男女相處中,獨立的兩個個體,
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與成長背景。日常生活中,
習慣媽媽對自己的照顧,同樣的,在擁有另一伴後,
也希望另一伴能以自己的母親為標竿,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完全忽視另一伴心情與感受不說,間接地也給另一伴造成龐大的壓力。
第三、標準的宅男:放了假,大部份時間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玩著電腦。
料理三餐的部分,以往都是媽媽準備好,
不然就是媽媽已經把食物放在電鍋或是微波爐中,只需要自己拿出來吃即可。
而這時的另一伴所扮演的角色,等同於媽媽的角色。
不僅要料理他的三餐,同時可能還會面臨到,下廚時,媽媽的廚藝指導。
第四、鋪好的未來:大多媽寶特質的人,他們的人生與事業,
早已被自己的媽媽規劃好。
通常媽寶特質的人,對自己的媽媽感到驕傲,並認為能幹的媽媽,
為自己籌劃的人生與事業,都是經過深思熟慮。
對已安排好的人生與事業,自己不會有太多餘的想法,
只一味的相信媽媽的決定。
另一伴也只能遵從,不能表示太多意見,否則就會引發爭吵。
第五、家庭觀念根深蒂固:這點不一定每個媽寶特質都有,
也不是說這一定就是錯誤的觀念,但有些行為卻也是最讓人最受不了的。
在媽寶的心目中,自己的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也會要求另一伴重視。
就像之前說的,兩人皆來自不同的家庭,一旦結了婚,
也是需要彼此共同經營。
在媽寶的心目中,另一伴的家人與工作純屬次等重要的事。
所以每當自己家人有任何活動時,
都會要求另一伴放下事情「一定」要出席,
若另一伴家人有任何活動或是與自己活動撞期,
媽寶特質的他,所做的行為也只會是不出席,
或是要求另一伴只出席自己家人的活動。
一方面不想讓自己的媽媽失望,另一方面也是想讓自己媽媽有面子。
完全不顧另一伴的心思,可說是自私又自利。
大醫院小醫師婚友社審核會員條件嚴苛,杜絕非優質伴侶條件的會員。
為的就是能讓參加的會員,能夠真正擁有屬於自己幸福的愛情。
專業月老表示,若是找尋真愛途中,不慎遇到媽寶類型,就應早早離開。
平時多參加交友聯誼,不僅能多認識不同的異性,
也能經由相親配對相處,進一步了解對方的特質行為,
選擇適合人生的另一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