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80589
 親愛的寶貝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今日主題[兒~童~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今日主打[好朋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今日主題[清~明~節]
作者: 親愛的寶貝 日期: 2009.04.05  天氣:  心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做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出狐狸眠冢土,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高菊卿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代《帝京歲記勝》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清明前後,氣候逐漸轉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清潔明淨的春季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
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此時春色如畫,踏青春遊,掃墓祭祖,是傳統習俗。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名句是清明生動的寫照。

一. 清明節的由來:
黃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離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風暴雨,稱這一天叫做「寒食」,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到今天寒食節更已經被清明節所取代了。

二. 清明節的習俗:
1. 掛紙:
「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2. 培墓:
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刈金、壽金、燭等、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

3. 踏青(起源於唐代):
踏青也叫行青、探春、尋春、郊遊。清明節正當早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於是大家帶著野餐,車水馬龍,擁向郊外,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清明節日,婦女穿新鞋(踏青鞋),出行到郊外,稱為「踏青」,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趁此機會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麗人行》)在美麗的淡淡三月天,青年男女在踏青,做野外活動時,一些美麗的愛情故事便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大家耳熟能詳,傳誦不絕的「人面桃花」,便是清明踏青時發生的浪漫愛情故事。
唐德宗時詩人崔護,風流倜儻,風度翩翩,玉樹臨風,俊俏挺拔。清明時踏青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扶疏,寂無人聲。他因口渴,叩門求杯茶。良久,有一女子來到門前,奉茶讓坐,女子獨倚門前,姿態楚楚動人。兩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臨行時,女子送到門外,似有戀戀不捨之意,但崔護
此去便是一年。「悠悠生死別經年」,第二年清明,崔護追憶往事,情不可遏,又前往探訪。只見門院如故,桃花依舊,然而門院深鎖,空空無人。崔護惆悵之餘,揮筆題詩於門扉道: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4. 盪秋千(鞦韆):
秋千以前叫做「鞦韆」,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原始社會,先民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這就是秋千的雛形。秋千最初叫做千秋,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山戎所創,據說是齊桓公北征山戎時,把秋千帶入中原。開始時只有一條繩子,用手抓住繩子盪來盪去,後來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到了漢武帝時,因千秋在漢語包含有人雖死去但永垂不朽的意思,為了避諱,所以把千秋改為秋千;到唐代,盪秋千已經十分普遍,並且成為寒食節及清明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甚至被唐玄宗稱為「半仙之戲」。正因為在清明時節到處有人在玩秋千,所以便有人將它稱之為「鞦韆節」。

5. 鬥雞:
鬥雞也是清明時節的應景遊戲,而且正如春節的賭博一般,是必須拿錢作為輸贏的。鬥雞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到唐朝時,十分盛行,不僅在民間設有鬥雞場,讓群雞相戶攻鬥,就連皇上也喜歡玩鬥雞。據說唐明皇十分喜愛鬥雞,曾經不惜重金,在宮廷中設置一個豪華的雞坊,還派人專門養雞,作為鬥雞之用,可見唐代宮廷中鬥雞風氣之盛。至宋朝之後,鬥雞的風俗才逐漸式微,但是目前臺灣仍尚有鬥雞的風尚。臺灣民間飼養一種黑色而體大的鬥雞,俗稱「軍雞」,這種雞原產於印度及馬來西亞,曾在臺灣掀起一陣蓄養鬥雞及賭勝的風氣,現今每逢清明、端午中南部地區鄉間亦有鬥雞比賽的民間習俗。

6. 插柳:
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戴柳枝的習俗。在祭墓踏青時,人們往往還折幾枝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或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便黃狗」,似乎說明了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為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發芽的時節,於是人們紛紛戴柳條以辟邪了。
關於插柳的習俗由來,還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有的說是紀念介之推。介之推被燒死和埋怨在柳樹旁,第二年寒食節,晉文公率領臣子來祭拜介之推的時候,只見那棵被燒毀的柳樹竟然死而復活,晉文公情不自禁地折了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以後群臣紛紛仿傚相沿成襲;有的說是唐高宗在渭水舉行祭祀儀式時,曾把柳枝編成圓環送給群臣,說是可以辟邪,於是相沿成襲;更有人說是宋朝著名詞人柳永生前留戀於秦樓楚館為與不少歌妓結下不解之緣,深受歌妓愛戴,柳永死後,每年清明節都有不少歌妓來到墳前祭掃,祭拜完後在路邊折柳插簪髮,以為悼念,於是成為後世插柳之俗。

7. 賜火:
古人四季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春天取榆,稱柳之火,夏天取棗,稱杏之火,秋天取柞,稱楢之火,冬天取槐,稱檀之火。也就是說,換季之時,新取的火叫做「新火」,前一季節的火就叫做「舊火」。因為寒食節全國禁火寒食,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這一天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火賜給群臣,以示對大臣的寵愛,據說每年參加鑽火的人很多,誰若能先鑽得火,把火種獻給皇帝,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賞賜。

8. 拔河:
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設備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拔河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最初是在軍隊中盛行,後來才流行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9. 潤餅:
台灣有吃潤餅的習俗,潤餅是以麵粉做成薄皮,內包豆芽菜、紅蘿蔔絲、筍絲及 肉絲、豆干絲及蛋皮等,灑上花生粉及糖粉,捲成圓筒狀即可食用,昰相當可口的。

=============================此為清明相關報導=============================
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所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此時春色如畫,踏青春遊,掃墓祭祖,是傳統習俗。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名句是清明生動的寫照。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掃墓節。按國曆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說,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掃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併為一了!
先來談談掃墓習俗的由來。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掃拜,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清明寒食禁火習俗=============================
寒食禁火的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
關於清明,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古代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護下,流亡國外。
有一天,他們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重耳吃完後問肉是哪來的,介子推告訴說是自己腿上的肉。重耳感動地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說:“我不求報答,但願你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國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後的第十九年,終於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把流亡時期跟隨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賞了,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於是,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離開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穿在腳上,望著它哀嘆:“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寶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緣由有此一說=============================
有關清明節的由來: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於取得天下。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爹娘在天有靈,現在風刮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關於清明另有一說=============================
清明,是全年廿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在春分後十五日,約當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墓,民國廿四年起,政府還明定清明為民族掃墓節,全民休假一天,以便掃墓。
然而,掃墓在清明節的發展史上,算是相當晚出的節日內容,一直要到宋朝,才成為清明的主要活動。在這以前,清明僅是個附屬在寒食節(清明前一日)習俗中的一個次要日。它的重要性,甚至比不上另一個陰曆三月上旬的上巳節。儘管如此,由於上巳、寒食、清明三個節日的日期相當接近,彼此的習俗便互相滲透、重疊,漸漸地不再有明顯的劃分,這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明節。所以,在討論清明節的起源時,同時也要對上巳及寒食有所了解。
上巳的起源甚早,《韓詩》:「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袚除不祥」。據(宋書)「禮志」的記載,上巳的日期自魏以後,就固定在三月初三。只是「袚褉」的原始精神已經隱而不彰,反而是到水邊遊春的習俗大受歡迎。這個上巳遊春的傳統,對後來清明踏青的習俗有一定的影響。
寒食的習俗,最早見於桓譚﹝逝於二五左右﹞的(新論):「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之推故也」。這個「不火食五日」的禁忌,大約一百年後,增加為寒食一月。(後漢書)「左周黃列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清明習俗踏青插曲=============================
話說唐德宗時,有詩人,名崔護。他生的一表人才,真可謂「風流倜儻、風度翩翩、玉樹臨風、俊俏挺拔」。就在清明時節,他獨自一人出遊長安南莊。沿路好風光,走著走著,竟不覺來到一個不知名村落的某戶門家前。他發現自己走太久,感到有些口渴,便縱身向這戶門家內一瞧,只見院內花木扶疏,寂無人聲。他便舉起手輕輕地叩門,欲向主人討杯水喝。
等了良久,終於有人出來應門,竟然是一個溫柔婉約、面容姣好的女子。這女子蔥蔥玉手指著門旁的石凳,輕柔地開口請崔護稍坐一下。便轉身向內。不久,便奉上一杯溫茶。態度親切,卻不逾矩。
崔護一邊喝著茶、一邊忍不住地偷偷瞧著這女子。不禁打從心底讚美這女子,是多麼地姣好動人。見她獨倚門前,姿態楚楚動人,有如空谷幽蘭。
就在崔護失神地盯著對方瞧,無意中,兩人眼光不禁悄然相對。女子眼中對崔護亦似有情。
美好的時光飛逝。只見夕陽西下,崔護不得不走。崔護起身向女子致謝告別。將臨行的時候,女子送他到門外,似有戀戀不捨之意。
然而崔護此去便是一年。「悠悠生死別經年」,第二年清明,崔護追憶往事,情不可遏,又前往舊地探訪。然而只見門院如故,桃花依舊。門院深鎖,空空無人。
崔護惆悵之餘,揮筆題詩於門扉.....
人生許多美好的事物,要及時把握,否則稍縱即逝。
=============================下為清明各地習俗=============================
【河北省】
東安縣清明插柳、看花。節前五、七日即有人祭掃墳墓,清明節當天則在自家堂上祭祖先。永平府以寒食前一日為蛆日,造醯醬。官府祭厲壇。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諺語道:「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元氏縣清明節又稱花節,人家買花置酒宴請賓客。
--------------------------------------------------------------------------------
【山東省】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後,一起吃祭後的饅頭及菜餚,稱為「房食」或「祊社」。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鬥雞子」的習俗。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煮一鍋小米乾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牛」。有諺語道:「打千罵萬,清明一飯」
--------------------------------------------------------------------------------
【山西省】
河曲縣清明節以黍米磿麵作餅,稱為「攤黃兒」。壽陽縣清明節,男女兒童皆剪彩紙成串戴在頭上,據說這是古代「彩勝」的遺風。翼城縣民預煮黑麵涼粉,於清明節切薄片,淋上湯汁來吃。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紅,據說此日動針線者,會成為瞎子。平陸縣兒童清明節頭上以麥繫髮,祈求長壽。
--------------------------------------------------------------------------------
【河南省】
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
【陝西省】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縛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做為紀念。
--------------------------------------------------------------------------------
【江蘇省】
泰州農民於清明節舉行划船比賽,稱為「撐會船」。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明目。丹徒縣圌山附近的鄉民,還保留了寒「望綿」﹝綿山﹞的舊俗。上海舊俗在清明節吃桃花粥、紫筍茶,並有祭厲台、迎城隍出巡的習俗。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
--------------------------------------------------------------------------------
【安徽省】
徽州府於清明淘新泉釀酒。貴池縣清明節,婦女製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並懸紙錢於墓樹,稱為「贐野鬼」。
--------------------------------------------------------------------------------
【浙江省】
海寧縣清明夜,養蠶人家睡覺時會把蠶子裹在棉衣之下,據說蠶子得了人氣才會容易繁殖。嘉興縣清明夜吃青螺,稱為「挑青」。海鹽縣清明有龍舟之戲。台州府清明簪柳,稱為驅香九孃。紹興人上墳時,要準備一些糖果、餅乾,稱為「上墳果」,發給住在祖墳附近的兒童。
--------------------------------------------------------------------------------
【江西省】
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
【湖南省】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永州府清明節凌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
【福建省】
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泉州清明吃「潤餅」、製「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
【四川省】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凶,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
【廣東省】
乳源縣稱清明前十日為「禁風」,縣民都在頭上戴桃葉。埔陽縣清明掃墓後「頒胙」,即由主祭人主持,將掃墓的祭品烹調後,請上墳者食用。廣寧縣清明掃墓,稱為「拜山」。
--------------------------------------------------------------------------------
【廣西省】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清明相關習俗歌謠=============================
歌謠:紅田嬰
紅田嬰 紅碰碰
騎牛騎馬去培墓
大兄排紅龜
二兄排牲禮
三兄燒香與點火
飼牛囝仔圍來乞墓粿
墓粿分無夠
豆干鴨卵提來湊
=============================清明常識解說報導=============================
清明節不一定是4月5日喔!像是今年的清明節,就是提前到今天,因為清明是農曆上24節氣當中的一個,所以會跟著閏年發生變化,像是去年是閏年,所以今年和去年的清明節,就會提前一天,所以清明節可不是永遠固定在4月5日。
又到到清明掃墓的日子,不過奇怪,印象中清明節不都是4月5日嗎?怎麼今年提前了?氣象局說,清明節來源是24節氣中有個清明,24節氣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相對位置產生的,因為去年2008年潤2月順延的結果,造成節氣改變,簡單來說就是歲差,所以從2008開始後的20年,只要碰到閏年,以及下一年的清明節就都會是4日啦。
=============================讀者註解及討論區=============================
史事解說員甲: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節日解說員乙:寒食之日在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清明之日在冬至後的第一百零六日。
歌謠解說員丙:註:紅田嬰-紅蜻蜓;培墓-祭墓;乞墓粿-乞討祭墓的粿
總結愛情管理緣:時至今日,也許大家對清明話題的印象已經不若往日那般莊嚴了,所以清明當天並非大家都會去掃墓,也沒有實施踏青等相關習俗,那麼...親愛的寓友,去左鄰右舍敲門按鈴踏踏吧!彼此交流寒喧問暖一下也好,搞不好會像崔護那樣踏出個機會唷~雖說不像崔護那樣會吟詩作對,但也不至於淫詩呀且盡量別跟女生作對(老是問女生作啥行業?有男朋友嗎?給不給虧?連續留言好喜歡妳!很想認識妳!留個MSN或即時通吧,有相簿或無名嗎?)~要做就做"對"的事,送送禮給鼓勵加泡泡...不然日記總要稍微看一下才不會牛頭不對馬嘴的不知所云咩!
[老編:這位寓友好像離題囉~有點扯太遠哩]! [:-x]
咳咳...總結就是:人生許多美好的事物,要及時把握,否則稍縱即逝。 [X-)]

資料來源:明心網,大紀元生活網,台北市文獻委員會,臺灣歲時小百科,臺灣禮俗語典。
標籤:
瀏覽次數:48    人氣指數:44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今日主題[兒~童~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今日主打[好朋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