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0478
 快樂的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幸福感的價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學習電子報-看重自己的優勢能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德國人的育兒方法 引導孩子向善
作者: 快樂的人 日期: 2015.06.03  天氣:  心情:
德國人的育兒方法 引導孩子向善為第一


德國人以嚴謹、規矩、守信聞名於世界。「善良」是德國人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而愛護小動物是許多德國幼童

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課。


(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


善良教育是德國道德教育的特色之一。在經過了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之後, 德國人更是格外重視對其未來公民善良品質的

培養。愛護小動物是許多德國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課。然後有意識地將「同情弱者」、「寬容待人」、以及

「反對暴力」列入教育內容之中。


1.愛護動物

在德國,不少家庭和學校都特意餵養一些小動物,如小狗、小兔子、魚等,不僅讓孩子們親自照料這些小動物,教師還會要求

學生注意觀察小動物的成長髮育過程,並做好飼養記錄。



德國的中小學校會經常開展有關「善待生命」的討論會或作文比賽。一個男孩在他的作文種,記錄了他為一隻受傷知更鳥治療的

過程,並且將痊癒的鳥兒放回大自然。這篇作文榮獲了該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賽」的第一名。



對於那些虐待動物的孩子,輕則會被批評和訓導,嚴重的則會受到懲罰。甚至可能會被送去進行心理治療。因為德國人認為這是

人的道德問題,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他們認為小時候以虐待動物為樂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具暴力傾向。


2.同情弱者

同情和幫助弱者是德國人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法蘭克福的一個孩子因為粗暴地趕走了一個流浪者,他的父母

及祖父母特意召開了家庭會議。告訴孩子,人無論貴賤、強弱, 都同樣享有人的尊嚴, 都應受到尊重。後來,孩子建議邀請此

受辱的流浪者來家作客,大人們都表示支持。



另外,德國人還會啟發孩子: 仰慕強者也許是人之常情, 而同情弱者則更是一個人的美好心靈的表現。在成人社會的倡導和

鼓勵下, 德國兒童多能主動幫助有困難和有特殊需要的人, 為這些人排憂解難。


3. 寬容待人

寬容待人被德國人普遍認為是一個人的善良品性的表現,認為只有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別人,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在德國的

家庭和幼兒園中, 父母和教師都將寬容視為待人處事的美德, 並處處給兒童以榜樣作示範。



一個7歲的小女孩叫雪麗,一次在她的生日會上被好友梅芙無端搶白,她因此非常惱怒,想辦法要進行報復。發現此情緒的

母親勸她與好朋友談談,也許她有甚麼難處。聽從母親的建議,雪麗找機會跟梅芙談心,知道原來當時梅芙餵養的一隻小兔子

突然病故,她的心情十分沮喪,才會有「出言不遜」的舉動,她也很後悔。最終雪麗原諒了梅芙,兩個小夥伴的友誼也更為深

厚了。


4.反對暴力

在對孩子進行反對暴力的教育時,德國人是不遺餘力的。對那些恃強淩弱的「小霸王」,校方的態度非常明確,通過設立規章

制度加以約束。凡經過兩次記過後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會果斷地予以開除,接著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門」專門給

予強制性管教。



對於可能引起兒童的暴力傾向的遊戲或材料等, 在德國也會受到禁止,如不贊成玩具商開發高科技的暴力玩具、不支持兒童沉迷

於坦克、戰鬥機等暴力玩具中。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 孩子小時候經常用玩具模擬殺人,長大後難保他們能成為和平人士。



此外,在德國,教師和家長注意引導兒童用批判的眼光對影視節目中的暴力鏡頭。孩子們不僅不會泯滅良知,反而會更為痛恨

暴力、邪惡和陰謀。德國的善良教育從小到大,從家庭、學校到社會,所以「善良」在德國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並在他們的

文化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標籤:
瀏覽次數:86    人氣指數:286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幸福感的價值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學習電子報-看重自己的優勢能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