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506720
 沒魚卵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真愛的故事 -- 孩子無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真愛的故事 -- 孩子無罪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劉禪亡國之戰
作者: 沒魚卵了 日期: 2008.09.08  天氣:  心情:
劉禪亡國之戰

劉禪亡國之戰

扶不起的阿斗劉禪,兩眼昏黑,一身頹廢,讓蜀國加速自取滅亡。



  若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劉禪蜀漢滅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分歸一」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所以諸葛亮在給鍾會托夢時說:「漢祚已衰,天命難違。」但是,「難違」的只是「分久必合」這一「天命」,至於「合」於誰、怎樣「合」則不屬「天命」之列。因此三國可以歸一於魏,可以歸一於蜀,也可以歸一於吳,然而它們卻出人意料地都歸於晉帝司馬炎,這就不能不讓人深思。

  縱觀蜀漢歷史,雖然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都沒有成功,但蜀漢一直保持主動進攻的態勢,為什麼後來卻變得不堪一擊,被魏國一鼓而滅呢?這應與後主劉禪的態度大有關係。

溺於酒色,朝綱不振

  劉禪投降鄧艾被送至洛陽時,司馬昭曾對他說:「公荒淫無道,廢賢失敗,理宜誅戮。」當劉禪「樂不思蜀」時,司馬昭又說:「人之無情,乃至於此!雖使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第一百十九回)荒淫、廢賢、無情,是司馬昭認為蜀國會滅亡的主要原因,儘管此番評論有些主觀意識在,但也並非全是無稽之談。而司馬昭之所以要在此時此刻出師滅蜀,正是看到劉禪有機可乘。

  其實說劉禪溺於酒色、不理朝政者不只一人。景耀元年,姜維欲再次興兵伐魏,蜀之中散大夫譙周知道後,曾慨歎說:「近來朝廷溺於酒色,信任中貴黃皓,不理國事,只圖歡樂。」當姜維在祁山打得鄧艾、司馬望節節敗退時,此二人因發現「近日蜀主劉禪寵幸中貴黃皓,日夜以酒為樂」,故使用反間計令劉禪召回姜維,解除了危機。又當司馬昭聽說姜維在沓中屯田,與眾人商議對策時,從事中郎葛勗說:「今蜀主劉禪溺於酒色,信用黃皓。」蜀國守江油城的馬邈,在鄧艾偷渡陰平時,也說:「天子聽信黃皓,溺於酒色,吾料禍不遠矣。」

  關於劉禪溺於酒色,以致朝綱不振的具體事例,隨處可見。例如大臣劉琰的妻子胡氏長得非常美麗。一次,胡氏入宮朝見皇后,結果被留在宮中,一月方出。劉琰一肚子悶氣無處發洩,便令軍士用鞋底打胡氏的臉。劉禪得知大怒,想要處置劉琰,又一時找不出理由,便以「卒非撻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當棄市」的罪名,強行斬了劉琰,「一時官僚以後主荒淫,多有疑怨者」。另外,在鍾會、鄧艾伐蜀大軍已如洪水般湧來,情況十萬火急的時候,劉禪卻「與宦官黃皓在宮中遊樂」。姜維抵擋不住,累申告急表文,劉禪卻只當耳邊風,仍然「每日在宮中飲宴歡樂」,終於誤了大事。

  諸葛亮在《將苑‧將弊》中把「荒淫於酒色」視作「八弊」之一,可見其危害之重。酒色不但能敗壞人的道德、消磨人的鬥志,還能荒廢人的事業、損害人的身心、腐蝕人的靈魂。劉禪便是在愛好此道之後而不理朝政,致使朝綱不振的。

賢人漸退,小人日進

  由於後主劉禪昏庸無道,寵信宦官黃皓,致使大臣皆有避禍之心。賢人漸退,小人日進的結果,讓朝廷上下多賣國偷生之徒,少忠貞死節之士,這是蜀漢滅亡的又一個原因。

  黃皓何許人也?用姜維的話說:「黃皓奸巧專權,乃靈帝時十常侍也。」「今日不殺黃皓,禍不遠也。」姜維在這裡既揭露了黃皓的本質,又指出了黃皓的危害。景耀元年,姜維出師北伐,與鄧艾、司馬望大戰,連戰連捷,鄧艾本人也身中四箭,差點喪命。在軍事上佔不到便宜,鄧艾便使用反間計,讓黃皓接受他所贈與的金珠寶物,然後四處散佈流言,說姜維怨恨天子,要投降於魏,並藉此蠱惑劉禪,「遣人星夜宣姜維入朝」。致使姜維在「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的時候,「不期半途而廢」。

  景耀五年,姜維再次北伐。當他率領將士在祁山攻打魏兵寨柵時,忽一日三道詔至,宣姜維班師。姜維以為朝中有重要事情,只得退兵。但到成都之後,劉禪卻十日不朝。後來姜維才知道,黃皓為了讓阿附於己的右將軍閻宇立功,欲召回姜維而代之,但聽說鄧艾極會用兵,才沒敢輕易行動。

  景耀六年,劉禪接到姜維緊急表文,便召來黃皓問:「今魏國遣鍾會、鄧艾大起人馬,分道而來,如之奈何?」黃皓因對姜維忌恨,便說:「此乃姜維欲立功名,故上此表,陛下寬心,勿生疑慮,臣聞城中有一師婆,供奉一神,能知吉凶,可召來問之。」由於劉禪聽信師婆的蠱惑,因此誤了大事。

  在魏兵攻取涪城後,鄧艾已兵臨成都城下,劉禪急忙召來黃皓問之。黃皓此時仍自欺欺人地表示,涪城失守是「詐傳」,並說:「神人必不肯誤陛下也。」待劉禪再請師婆時,師婆已不知去向了。

  黃皓專權給蜀國帶來的負面影響,身為第三者的吳國看得非常清楚。吳國使者薛珝在談到蜀國形勢時說:「近日中常侍黃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有菜色。所謂『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焚』者也。」

  自古賢人與小人是很難並存的,既然小人「日進」,賢人就必然「漸退」,姜維、諸葛瞻的處境即可為證。

  姜維因黃皓奸巧專權,屢屢害賢賣國,心中十分氣憤,便要殺他洩恨,但由於劉禪一再庇護,以致黃皓仍能為所欲為。後來,郤正提醒姜維:「將軍禍不遠矣。將軍若危,國家隨滅!」姜維為了自保,更為了保國,不得不避禍沓中。 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子,此人不但有才幹,且「節義真堪繼武侯」。他「尚後主女,為駙馬都尉,後襲父武鄉侯之爵。景耀四年,遷行軍護衛將軍」。就是這樣一個人,也因黃皓的專擅,而「託病不出」。

  姜維因黃皓奸巧專權,屢屢害賢賣國,心中十分氣憤,便要殺他洩恨,但由於劉禪一再庇護,以致黃皓仍能為所欲為。後來,郤正提醒姜維:「將軍禍不遠矣。將軍若危,國家隨滅!」姜維為了自保,更為了保國,不得不避禍沓中。 諸葛瞻是諸葛亮之子,此人不但有才幹,且「節義真堪繼武侯」。他「尚後主女,為駙馬都尉,後襲父武鄉侯之爵。景耀四年,遷行軍護衛將軍」。就是這樣一個人,也因黃皓的專擅,而「託病不出」。

  劉禪在為黃皓辯白的時候,說了一句很值得深思的話,他說:「黃皓乃趨走小臣,縱使專權,亦無能為。」確實,像黃皓這樣的人,既非身居要職,又非德高望重,本該掀不起什麼大浪,但他藉著劉禪對自己的寵幸,可以憑個人好惡而進讒獻媚、公報私仇、為所欲為,不但陷害忠良,還將皇帝玩弄於鼓掌間,最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終至亡國。



標籤:
瀏覽次數:15    人氣指數:815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真愛的故事 -- 孩子無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真愛的故事 -- 孩子無罪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