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3309
 心情老爹~陳建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七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活與狀元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元節
作者: 心情老爹~陳建宏 日期: 2010.08.25  天氣:  心情:

 

中元節 ( 盂蘭盆節 )
的由來 [ 中元普渡 ]


中元祭為台灣重要民俗節慶,源起於兩個信仰系統的宗教儀式,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佛教則為蘭盆節
道教說法,農曆七月十五為地官壽誕,掌管地獄的地官起慈悲心,釋放獄中眾鬼囚,從七月初一起重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施食,以激起其向道之心經由祭典與道士作法的過程,信徒協助地官,超渡亡魂餓鬼,使他們得以早日解脫,避免在人間作祟,因此道士都在這一天誦經、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其間並顯示出道教對於地獄亡魂的觀念。


佛陀弟子目連尊者,為解救亡母墜入鬼道,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具五果供養眾鬼,使其母脫離地獄之苦,所以佛教又稱這一天為「盂蘭盆節」。信徒咸信七月十五日是眾僧閉關悟道的圓滿之期,如果在這一天布施十方大德,可增福百倍;從此中元節供盂蘭的習俗便廣為流傳。法師說:普渡當天準備九朵不同顏色的金紙蓮花,放於案桌最前面,施予十方大德,可增福百倍,消除業障
由於盂蘭盆會及中元節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普度眾生,時日一久,兩者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而形成了目前這個蘊涵了中國人的包容、博愛,以及孝道精神的節日。


在傳統的習俗中,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也就陰間裡所有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阿飄),全被放出來覓食,從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才重返陰間。


所以民間對七月的禁忌滿多的,什麼七月不能嫁娶、不能搬家、不能出門旅行、不能晚歸、不能到水邊玩水……等等。
那「中元」的名稱是來自於道教,而中元指的就是道教信仰的最高神只「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因此七月十五這天,民間都會祭祀地官大帝,而地官大帝相傳也就是古代賢君大舜,所以民間就以祭祀地官大帝,感謝大地的福佑,作物得以生生不息。


那中元普渡的由來,相傳「目犍連」也就是目蓮尊者有一天,他透過他的神通眼,突然看到了自己死去的母親混在惡鬼群裡,餓的不成人形,備受痛苦,於是目蓮尊者用缽盛飯,端給母親,誰知,飯一入口,頓時化成炭火,目蓮尊者看到自己的母親被受煎熬,內心真是痛苦不堪,立既去見佛祖,請求佛祖指點,如何營救母親脫離苦海。


佛祖說:「你母親生前自私刻薄,不做善事,所以才會有這種報應,要救她不是你一個人能辦得到的,你必須在七月十五當天,為各地出家準備羅列百味五果供養眾餓鬼,結合所有僧侶及眾神的威力,不但可以拯救陷在地獄的母親,脫離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別人的父母,讓他們也脫離苦海」。


於是目蓮尊者照著佛祖的指示去做,終於解救自己的母親,並普渡了別人的父母親;在佛教稱為「盂蘭盆」法會。
這種習俗一直傳承下來,於是就成為中元普渡的儀式,那在家家戶戶門前普渡時都會擺設長長的供桌,供桌上擺著很豐盛的祭品,還插著「慶讚中元」的旗子,使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養他們的地方。


通常以寺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或是以各行各業為主,例如:市場普渡;也有里長來主辦,社區鄰里為對象。祭品不拘,通常都很豐盛,糕點和粿類通常都不能少,因為七月天氣炎熱,祭拜時間又長,所以食物容易腐爛,以前的人都認為七月普渡的東西容易壞,是因為那好兄弟、孤魂野鬼來吃過,其實不是這個因素,而是因為天氣熱、時間長的關係。


各地有許多傳統的普渡活動,尤其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有特色的放水燈,宜蘭的搶孤,人們相信人死後會變成鬼魂,悠遊於天地之間,中原普渡祭拜孤魂野鬼,讓牠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熱誠,而結合目連救母的故事來傳楊孝道,也勉勵人多行善事,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中元節可說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


一般民間宗教所謂的「中元節」,實際上是由道教「中元祭」與佛教「盂蘭盆會」融合而成。因為中元祭與盂蘭盆會都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自然而然地七月十五就演變為今日似道似佛的「中元普渡」。


道教有「三元之說」:即正月十五的「上元」,七月十五「中元」,與十月十五「下元」。三元導源於「三官」,就是天、地、水。道士們分別在三元祭拜三官,即上元祭拜「天官」紫微大帝;中元祭拜「地官」清虛大帝;下元則祭拜「水官」洞陰大帝。他們相信中元節是地官的赦罪之日,因此,在這一天除了祭祀清虛大帝,也誦經、做法會、以牲果來普渡孤魂野鬼。


中文普渡禁忌
牲品要完整
鬼月祭祀無主的孤魂野鬼稱為「拜門口」,因此地點一定要選在戶外,祭品最好有雞、鮮花和水果。牲品如雞、豬、魚等都要以完整性為原則,不要做肢體分離的切割,雞要有頭有尾一整隻;豬肉也以整隻豬公為宜,但一般可以豬腳祭拜,但勿用內臟,因為內臟有消化腐蝕食物的功效,較為不潔;魚不可去鱗,因為魚鱗代表魚的靈魂,要保留完整。


鮮花水果不可少
祭品的鮮花和水果方面,鮮花要買全開,即使是含苞也要有裂開,這樣才會愈拜愈旺。而四季時令的水果,要用發音吉祥的水果來祭拜,適宜的如棗子、李子、鳳梨(某些行業請斟酌如醫院)、蘋果等水果,項目上不可偶數只能是奇數。當然,已經吃過或已開封的食物更不能擺在供桌上。


不偷吃祭品
拜拜時在每盤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完畢後要燒金銀紙來超渡孤魂,紙錢要一張一張的燒,燒的過程中不要隨意撥動,燒完紙錢再灑酒在地上繞3圈,注意不可將酒灑在紙錢上,這樣會讓好兄弟收不到錢。不要偷吃祭品或腳尾飯,因為這些食物本是屬於好兄弟的,未經他們的同意私自食用,惹毛了牠們可是會招來厄運的。


服裝要端莊
祭拜時服裝宜端莊,勿著內衣褲就祭拜或赤身露背,女人應穿裙或長褲,勿著短褲。盡量穿鮮色明亮的衣服,保持整潔,不要穿深色、暗色或是黑色的衣服,以免招來喪病之氣。披頭散髮也是非常不好及不禮貌的。另外,洗衣晾衣等活動不要選在半夜進行,如果有想要回收丟棄或想要送人的衣服,也不要在這時候做處理。


勿嬉戲放鞭炮
拜拜的時候,記得切勿嬉戲、更不應該讓未足歲的小孩靠近火爐,尤其在燃燒紙錢的時候,不可讓幼兒燻到煙味,以免有穢氣上身。而鬼月的一些祭祀活動,如「跳鍾馗」等,現場的煞氣會很重,如果在一旁觀看時,最好嘴裡能含一片榕樹葉,以免被煞氣沖到。此外,在鬼月放鞭炮也是一項大禁忌,所以記得不要燃放鞭炮,以免因此嚇走好兄弟,讓它們無法超生,找不到回鬼門關的路。


毛巾洗臉盆備齊
祭拜時,通常要準備好毛巾與洗臉盆,方便讓好兄弟擦洗乾淨,民間習俗相信清洗乾淨猶如可以洗心革命、重新開始,而好兄弟也能在這段中元普渡期間裡,好好放假輕鬆一番。


風鈴應收起
拜拜時,風鈴等會發出聲響的物品也盡量收起來,不要隨便放置在容易見到的地方。如果住家這時候正在裝潢,可以繼續進行,只要開工、完工不要在農曆7月即可。晚上在房間睡覺時,脫鞋不要放在床邊,更不要朝床頭擺放。


不可亂說話
在中元普渡的過程中,要懷著慎終追遠、尊神敬鬼的心情祭拜,謹言慎行,不可以亂說話,口不擇言是禁忌。不要說「鬼」字,言必稱「好兄弟」。不要晚上夜遊,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出門盡量結伴同行。看見有人在非特定場合燒冥紙時不可好奇觀望,因為燒紙錢時會招來好兄弟們搶錢,一個不小心就會招來池魚之殃。

拜拜備忘錄


*拜三界公時,要設頂桌及下桌,頂桌皆為素果,下桌才能擺葷食。


*初一、十五和月底都要拜好兄弟,而且要在午後,都準備了全新的盥洗用品、浮爐、酒杯、燭台和豐盛供品了嗎?


*不同祭祀對象要用不同的紙錢,好兄弟要用經衣、小銀;三界公要用天金、太極金等金紙;祖先和地基主則用刈金和銀紙,燒化時都要從大到小,準備對了嗎?


*燒給好兄弟要先燒經衣、拜完才能燒銀紙,順序對了嗎? *拜拜用的水果中不要有芭樂、番茄,拜好兄弟和祖先的要用熟食,有擺對嗎?


 認識紙錢的用途


*壽金:印有福、祿、壽三仙吉祥圖案,用於祭拜一般神祇,是使用最為普遍的金紙。


*刈金:長方形,裱有錫箔及金油,上頭不蓋印,旁側印有吉祥圖案或是直接加蓋「刈金」二字,是給一般神佛用。


*福金:裱有錫箔和金油,跟刈金很像,但面積較小。因為是正方形的,又叫做四方金,主要用於祭拜土地公及過路遊神,也叫做土地公金。


*銀紙:分為大銀、小銀兩種,大銀主要祭祀祖先,小銀用於陰界好兄弟,尤其農曆7月小銀燒得最多,老一輩常在危險路段撒銀紙,求好兄弟不要捉弄,保佑行車平安。


*往生錢:主要燒給亡者,紙上印有往生咒,四角落印有極樂世界,佛教界最常使用。


*經衣:又名巾衣或更衣,代表各種日常用品。紙上印有衣、帽、鞋、梳子等圖案,中元普渡祭拜好兄弟,要燒點經衣,有點像人間用的「禮券」,讓好兄弟用上一年。


香過一半,燒金,一張一張依序燒化。燒化後淋一杯清水喔 ~


供 品:
飯菜六碗,清茶三小杯,酒七杯,果品,飯,罐頭,飲料,鹽,味素,糖,醬油,米,燕菜湯,香煙,檳榔,胭脂,泡麵等現代產品。


所有供品都要供一柱香,而且還要準備一個臉盆裝滿水放一條毛巾,供於供桌前的板凳上給好兄弟清潔用。

標籤:
瀏覽次數:101    人氣指數:701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七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活與狀元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8-30 21:21
他, 47歲,彰化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8-29 23:59
他, 47歲,彰化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