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好的禮貌,提出下面的問題問她學生:
“麥可,如果你約了喜歡的女朋友一起晚餐,當你想上廁所時你要怎麼說?”
“我去撒個尿就來。”
“這是粗魯不禮貌的說法,大偉,你會怎麼說?”老師說
“真的很抱歉!但我真的要去一下廁所,馬上就回來。”
“這樣說好一點,但在餐桌上說廁所並不是很得體。
小強尼你呢?用一下你的大腦,有沒有更禮貌的說法?”
強尼想了一下說:“親愛的,能不能容我離開一下,我必須要去和我的一個好朋友握個手,我也希望在我們晚餐後介紹他給妳認識!”
官話藝術
最近胡志強說,「不少人支持馬,相信他有做事,卻說不出做了什麼?」胡志強不愧是外交官,這段話用字精準,可以納入國文教材。
試用「相信」造三個句子,第一句表示「相信」,第二句表示「不確定」,第三句表示「不相信」。
第一句譬如:「根據民調,我相信你會當選」。
第二句譬如:「相信你會成功,加油」。
第三句譬如:「我相信你很漂亮」。
第一句,事實非立即而明顯,但因某些證據呈現,經邏輯判斷後,得出「相信其為真」之結論。
第二句,在同樣情況下,並無充分證據足以判斷,但為了鼓舞對方,乃以「相信」期許之。不過,如果真要鼓舞,直接說「會成功,加油」比較不露痕跡,加上「相信」兩字,反而畫蛇添足,暴露出心中的不確定感。
第三句,事實立即而明顯,漂不漂亮一看便知,何需邏輯判斷?故意說「相信」,好像想了很久才得出的結論,其實是表示「不相信」。
胡志強評馬英九,用的就是第三種句型。政府有沒有作事,人民心知肚明,說「相信他有做事」,跟「相信你很漂亮」一樣,是高明的罵人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