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7.17大園弘化育幼院志工心靈之旅)
莎亞之夢~~【了凡四訓】
《第一篇立命之學》
了凡先生本名袁黃,原字學海,後來才改字了凡。
他早年父喪,隨母親一起生活。
母親原本要他去學醫,既可救人又可養活家人有一技之長。
但是他喜歡讀書,想走仕途之路。雖是如此,他還是聽從母親的話去學醫。
在一年後,他遇到一位很精於算命的孔先生。
孔先生算他的命,說他是命中註定要當官,且命中無子。
於是他棄醫再攻讀書文,果然此後命運就像孔先生所論定,甚至連薪餉一分不差。
就這樣的,他相信孔先生所算。
於是心中想一生就這麼過了。沒有想再做任何事。
直到有一天他去到棲霞山拜訪雲谷禪師。
他與禪師對坐三天三夜,竟不動一念。禪師原本以為他是高人,那知一問,原來
只是個認命的人。
於是,禪師開導他佛的智慧處世之道。
告訴他命運是可以改的,一切都是反射回來的果。因而,只要從”因”著手, 就
能改變”果”。
(102.07.17大園弘化育幼院志工心靈之旅)
而他依照禪師所教導,一生行善布施,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果然,此後人生大不
同。
原本命中無子,後來有一位兒子,這本就是他對他的兒子所做的一生驗證家訓。
《第二篇改過之法》
這段談到改過要有三心:
一. 恥心:簡言之,要見賢思齊。察覺自己的不足要趕快跟進。
二. 畏心:對宇宙法律要心有敬畏。善惡不論大小,小善也是善,小惡也是惡。
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三. 勇心:就是要有改過的勇氣,要振作,不要遲疑。才能改過。
(102.08.25大園弘化育幼院志工心靈之旅)
這段有提到吃素的原因。
因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應該放下手中的屠刀、心中的屠刀。
與眾生結善緣!縱然吃素也要愛惜穀物蔬菜,因為蔬菜也是貢獻他們自身,養育
萬物具偉大的精神。
所以不可浪費.。
眾生皆有靈性,放下心中的屠刀才可放下殺念,心才會清淨。所謂一切唯心造,
心清淨一切自然清淨。
(101.07.07大園弘化育幼院志工心靈之旅)
《第三篇積善之方》
明辨善惡,表像的善不一定是真的善。表像的惡不一定是惡。
就像媽媽糾正小孩的壞習慣。
表面看來很兇,可是是為了孩子好。
所以要有辨別善惡的智慧,,再隨緣幫助別人。
(101.07.07大園弘化育幼院志工心靈之旅)
這段他舉了十種方法: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
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
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這其中包括的觀念有:
共好。
就是要能接受大家都過得好。
只有經過行善的互助合作、成全接受別人的成人之美、平時的互相尊重。大家才能一起過的好。
別人能平順的生活,我們的生存環境自然會存著和平寧靜的氣氛。而讓我們也過得好。
至於第七項的布施屬於財布施,。
平時對別人友善對待是最簡單的布施。
一個微笑、一聲招呼、真誠的待人、讓人感到友善。
無形中整個氣氛會變得輕鬆而愉快。自然生活中的壓力也會減少許多。
第八項的護持正法。則是對於經典及聖賢都應該保護、尊敬。
因為他教導人們正確的生活方式。這是很難得可貴的,所以我們要保護尊敬。
第十項愛惜物命。
不殺生、愛惜生命就是與所有眾生結善緣。這是最大的積善!所謂救人一命,勝
造七級浮屠。更何況救千命呢!功德無量。
《第四篇謙德之效》
講謙卑這項美德的重要。其中舉了數個應試者是否具有謙卑心,與及第與否的應證。
作文貴在心氣和平,心不謙卑氣難平,則文章也難寫好。
所以由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謙卑與否,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是否寫得好。
這也再次說明謙卑心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