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18244
 Fun player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失業了 今年是第八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直以來,我都有愛吃與狂吃甜食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
作者: Fun player 日期: 2014.02.20  天氣:  心情:
上一篇我提到強迫症的類型,表現在行為的強迫症患者,他們最苦的是要承受當別人看到他們重覆同一行為時的異樣眼光;另一類型的強迫症卻是像吃黃蓮一樣,常有”苦在心中,誰人知?”的感慨,因為他們或許不會有明顯外在行為,但內在念頭或思考常會讓他們焦慮莫名。

常見的情緒型強迫症如下:

暴怒—通常發生暴怒的情緒多針對特定對象,是一種習慣性的情緒,與個案本身平日的EQ、修養較無關係。例如,有個案主訴只要聽到媽媽的嘮叨,就會失控地發一頓脾氣;有個案是碰到只要是針對她的負面建議、批評,就會發飆;也有一位男性個案,只要太太出現特定的口頭禪,他就想揍人(家暴);還有一位媽媽,每次看到她女兒擺出一張臭臉,她就無法控制地發大火….

這類的暴怒之所以會歸類在強迫症的範圍,是因為個案會因為情境的刺激,可能是嘮叨(聲音);可能是某個表情(影像);或某種不順心的批評言語(聲音),於是引發或說點燃個案的情緒,無法理性控制這樣的怒氣,是他們共同的困擾。

強迫性思考—與上一種外顯情緒比較,這種情緒更不易被發現,不一定有原因:
1.強迫性念頭:發生的地點常常是熟悉的環境,可能是不舒服的地方,例如常見失眠個案出現的念頭,「睡不著怎麼 辦?」、「醒了就睡不著!」、「糟了!又1點了」;恐慌個案較容易出現「會不會又要恐慌了?」。另外像有一位國中生常在家裡時,會出現「死了就沒感覺 了!」的令家人擔心的負面念頭。

這類的強迫性念頭,像是內在的聲音,只要念頭隨著內在聲音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出來,讓個案的心情更糟,於是陷入更不舒服的情境。

2.強迫性聯想:這類聯想指的是負面聯想,特性是看到什麼,就直接聯想什麼,例如有個案只要偶然看到有人在辦告別式的場合,他心裡便會冒出「死了活該!」的可怕念頭;或有人看到筷子便會聯想到性器官。這類聯想型的強迫症患者往往有完美主義的傾向或自我意識較強的特性,因為無法控制而冒出的聯想明顯違反他們的價值觀或道德觀,因此情緒會出現極大的反彈及抗拒,導致更多的生理及心理的焦慮。

其他強迫性的思考,像佔有慾、嫉妒心也常見,例如只要男友離開視線範圍,或與其他人聚會,情緒立即跌入谷底;狂CALL已結束戀情的男友….,這類的強迫性思考,較常見到是發生在有”愛癮”的女性個案上,與童年時期的愛的經驗(愛的缺乏)有關,未來我們會再另外討論。

強迫症的案例-情緒型強迫症文章下載

我是一位長久被失眠、強迫症狀困擾的人,長期(5年)服用安眠藥等抗焦慮劑。前陣子上台北工作,由於自己易緊張的個性加上剛換環境,剛到公司時,我發現我的失眠症狀愈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早上工作的精神不濟,常常覺得自己壓力很大,老處於緊張的狀態下。

我知道這是自己的問題,晚上常去跑步、散步,但還是無法改善;自己也不想再加重藥物劑量。在網路上發現王醫師的診所,起初抱著懷疑的心態去就診,一開始也覺得王醫師的治療方式(NLP)有點匪夷所思,但在三四次之後我感覺效果漸漸浮現了: 困擾我的強迫性想法,漸漸被我逐出心頭,自然而然帶來睡眠狀況的改善。此外,王醫師也教我一些面對緊張情境的技巧,讓我在日常生活、工作上都獲益良多。

王醫師的治療和傳統抗焦慮藥物治療有著天差地別感受。吃藥的確能讓人"快速"獲得短暫的解脫,但是長久下來免不了會帶來成癮性、頭暈、精神恍惚等副作用;相對地,王醫師的針灸加NLP,不但沒有這些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讓人用自己的潛能去面對該解決的問題;一旦克服了,即便後來再遇到,自己也能夠處理。

真的非常感謝王醫師的幫忙,讓我有機會過新的人生。

標籤:
瀏覽次數:25    人氣指數:25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失業了 今年是第八年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直以來,我都有愛吃與狂吃甜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