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再出書「台灣大崩壞」,探討台灣的「四不一沒有」現象:「不婚、不生、不養、不活、沒有前景」。對於政府施政,楊志良直言,馬英九總統「不少事情是對的,但做得『零零落落』(台語)」。
楊志良今天將發表新書「台灣大崩壞」,他期許台灣效法北歐等社會福利國家,跳脫「不公不義的崩壞循環」。
美國密西根大學人口計畫博士的楊志良認為,國人不婚、不生、不養、不活的最根本原因,是「對未來前景有很大的疑慮」;台灣崩解的循環,起始於社會不公不義,造就人民短視近利,而嚴苛的民意代表、媒體,則增強此循環。
近來,父母帶著兒女燒炭自殺的憾事連連,也讓楊志良感慨不已。他說,不少台灣父母仍把子女視為「個人財產」,倒是原始社會和北歐,都將孩子視為社會的公共財,由全體、國家共同養育,才能破除少子化的魔咒。
他以栽培一個孩子至大學畢業為例,瑞典人只花掉可支配所得的百分之三點一,台灣卻高達百分之六十六,台灣稅收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是進步國家中最低,又未能落實「量能課稅」,所得多不一定繳稅多,有失社會公平正義。
他認為,要人民心甘情願繳稅,必須是一個清廉又能幹的政府,還有公平的稅制,才值得人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