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78063
 女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美女中醫師張家蓓中醫師On L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一般都有陵墓
作者: 女人 日期: 2013.04.11  天氣:  心情:
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據新華網報導,當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採用了這種方式下葬。據記載,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裡。獨木棺下葬後,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為了不讓外人看出曾經動土的痕跡,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洩露了。
全套工作完成後,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並且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在殺死小駱駝的地點,母駱駝就會悲痛地流淚。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其特點是薄葬簡喪。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特別是在蒙古人大舉擴張的戰爭年代,喪葬儀式尤其簡單。下葬時,他們讓死者坐在一頂生前用的帳幕中央,邊上圍著祭祀的人進行禱告,隨葬的有馬匹、弓箭和擺放著肉乳的桌子,最後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個世界上生活時,有帳幕住,有馬騎,有肉乳吃。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後,實行漢法,也漸漸受到漢人喪葬習俗的熏染,開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與漢人不同。死者入殮後,兩塊棺木合在一起,又成為一棵圓木,然後『以鐵條釘合之』。儘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殮仍然儉樸如初,壽衣大多就是平時穿的衣服,隨葬的器物也會比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劍一類的東西。
元朝皇帝死後和一般的皇族及貴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後首先是要有一個下葬的儀式,隨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時不得有漢族官員參加,也不會在地面上建設大規模的建築物,不設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另外為了不留下可以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跡,對下葬地點的記載也少得可憐,以至於讓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記錄的不完整和有意地編造,使後代很難了解這方面的真相。這或許就是元朝皇帝沒有陵墓的緣由。但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發現。摘自《圖說北京三千年》。
標籤:
瀏覽次數:166    人氣指數:566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美女中醫師張家蓓中醫師On L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