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5165
 救.放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壽命的長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了凡先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戒殺放生文
作者: 救.放生 日期: 2011.05.18  天氣:  心情:
「一曰生日不宜殺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己身始誕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獲超升,現在椿萱,增延福壽。何得頓忘母難,殺害生靈,上貽累於親,下不利於己?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一也。」


「二曰生子不宜殺生。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夫嬰孩始生,不為積福,而反殺生造業,亦太愚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二也。」


「三曰祭先不宜殺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掃,俱當戒殺,以資冥福。殺生以祭,徒增業耳。夫八珍羅於前,安能起九泉之遺骨,而使之食乎?無益而有害,智者不為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三也。」


「四曰婚禮不宜殺生。世間婚禮,自問名納采以至成婚,殺生不知其幾。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殺,理既逆矣。又婚禮吉禮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慘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四也。」


「五曰宴客不宜殺生。良辰美景,賢主佳賓,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須廣殺生命,窮極肥甘,笙歌饜飫於杯盤,宰割怨號於砧幾。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五也。」


「六曰祈禳不宜殺生。世人有疾,殺生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殺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於此矣!夫正直者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殺業具在。種種淫祀,亦復類是。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六也。」


「七曰營生不宜殺生。世人為衣食故,或畋獵,或漁捕,或屠宰牛羊豬犬等,以資生計。而我觀不作此業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凍餒而死也。殺生營生,神明所殛,以殺昌裕,百無一人。種地獄之深因,受來生之惡報,莫斯為甚矣,何苦而不別求生計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七也。」


如上所列,甚拂常情,達人覽之,必以為確論。倘能全戒,善莫加焉,其或不然,量力除減。或去四五,或去二三,除一事則消一業,減一殺則杜一怨。若未能斷絕腥膻,且先應市買現物,不加親殺,亦免大愆。積養慈心,漸入佳境。得斯文者,更望展轉流通,遞相勸化,能勸一人不殺,如救百萬生靈,勸至十人百人以及千萬億眾,陰功浩大,善果無窮。但肯信行,決不相賺。

戒殺放生之事,淺而易見;戒殺放生之理,深而難明。若不明其理,縱能行其事,其心決不能至誠惻怛,其福田利益,亦隨其心量而致成微淺。倘遇不知者阻誹,遂可被彼所轉,而一腔善心,隨即消滅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詞,用申其義。俾物類同沐慈恩,人倫各培福祉。以懇到之深仁,滅自他之殺報,同臻壽域,共樂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則永出輪回,高超三界,為彌陀之弟子,作海眾之良朋矣。閱者幸注意焉,原水陸眾生,一念心性,直下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以宿惡業力,障蔽妙明,不能顯現,淪於異類。遂致知識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無所知。譬如大寶銅鏡,經劫蒙塵,不唯毫無光明,即彼銅體,亦不顯現,直同廢物;忽遇智人,知是寶鏡,具有照天照地無邊光明,遂日事磨礱,初則略露鏡體,次則漸發光明。及乎磨之至極,則照天照地之光,全體顯現。無智之人,方始貴重,視為至寶。須知此光,鏡本自具,非從磨得。雖復自具,倘無磨礱之緣,從劫至劫,亦無發光之日。一切人天六道眾生心性,悉皆如是。由無始來,惑業障蔽,不能顯發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業。大覺世尊,知諸眾生一念心性,與佛同儔。因茲種種方便,隨機說法,普令修習戒定慧道,以期斷惑業而復本有,圓福慧以證法身。又令世人發慈悲心,戒殺放生。良以我與一切眾生,皆在輪回之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生,展轉相殺。彼固各各皆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我亦各各皆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彼固頻頻由惡業力,或於人中,或於異類,受我殺戮。我亦頻頻由惡業力,或於人中,或於異類,受彼殺戮。久經長劫,相生相殺,了無底止。凡夫不知,如來洞見。不思則已,思之則不勝慚愧悲憫矣。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於人道。固宜解怨釋結,戒殺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為念佛回向淨土,令得度脫。縱彼業重,未能即生,我當仗此慈善功德,決祈臨終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出輪回,漸證佛果矣。



且愛物放生,古聖先賢,皆行此事。故《書》有「鳥獸魚鱉咸若」之文,而文王澤及枯骨,況有知覺之物哉?至於簡子放鳩,子產畜魚,隨侯濟蛇,楊寶救雀。此固聖賢一視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動含靈,皆具佛性;展轉升沈,互為怨親;及將來決定成佛等義。迨至大教東來,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無二之理,大明於世。凡大聖大賢,無不以戒殺放生,為挽殺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樂天年之基址。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須聽屠門半夜聲。又云:欲得世間無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是知戒殺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濟世良謨也。故陳智者大師,買臨海江滬溪梁六十餘所,亙四百餘里為放生池。請敕立碑,禁止漁捕。有偷捕者,動輒得禍。直至唐貞觀中,猶然如是。唐肅宗乾元二年,詔天下諸州各立放生池,敕顏真卿撰碑文,並書丹。有云:我皇舉天下以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羅尼加持之力,竭煩惱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仿佛?宋真宗天禧元年,詔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蓮池大師立放生池於上方、長壽二處。其戒殺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餘年以來,景仰高風,慈濟物類之緇素通人,何可勝數?



標籤:
瀏覽次數:60    人氣指數:2060    累積鼓勵:1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壽命的長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了凡先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