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實部分,自己並不多敘述,因為要查資料有點懶,自己寫的是感想也不是影評。故事嘛,真真假假,英雄化與汙名化同時並存也是很正常的事。(對這段過程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這篇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105439&sa=fshk52072220)
「當知天命難違,七子去六子回」,本以為是只會死一個,所以當七郎死於城下時,自己還以為其他人應該可以逃出生天,直到長子與次子相繼死於峽谷阻敵中,鏡頭帶到那染血的預言,才查覺到不對,緊接著老四和老五也於烽火台阻敵中與敵同墬懸崖,自己赫然明白,這預言竟是只有老六一人得回的慘烈,將一門的悲壯環環相扣,鋪陳的令人動容。劇末的一聲「回家」,沒有任何喜悅,而是暗啞低沉的哀傷。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寫出了一種奈何,貼切了楊家的境遇。
片中戰爭場面還算不錯,尤其是將屍體插在長槍上陳列的場景,將戰爭的殘虐與慘烈表現得滿到味的,可惜對戰不夠大氣磅礡,把主要時間都用在楊家將身上,甚至到最後只剩數騎,乃至於一對一的對決。本片主要是展現楊家的慘烈倒是無可厚非,只是戰爭的呈現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實在可惜了!
歷來忠孝一直是極具渲染力的話題,尤其在電影的詮釋中,一個念頭與抉擇通常可能就是生死離異的結果。在情感逐漸淡漠的現今,愛情一樣受人追捧,親情開始走下坡,而所謂忠的情愫,大至國家和人民,小至有相關從屬關係的架構,卻面臨分化落寞,端以利益為重,角鬥、疏離讓關係更形緊繃,犧牲奉獻從實踐變成了透過視聽器材才可見的美德。當然今非昔比,以古非今不過是自找苦吃,但是我想我們該相信,有些東西不該隨著時光而消散,不管其是否具有某種價值!
一直以來,很喜歡〈史記‧刺客列傳〉中豫讓的這番話:「......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無關乎德怨,而在於相知,我想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能賞識自己,這該無可厚非,只是我們在這之前,需要先省思自己是否真的值以看重。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聽起來有點小諷刺,但這正是評估待遇的因素--楊家擅戰,故而帝令援兵以救殘兵。其實對於上位者來說,並不見得是出自真正的賞識,而不過是時勢省度下的結果,但對於下屬來說,其意義在困局中會被放大,故而劇中特地安排蘇武廟與李陵碑作為對照,忠則死,降可生。不過在自己看來卻是畫蛇添足了,以當時情況來說,降亦無有生機,不若保全忠義名節,至少還可遺蔭子孫。雖然最終兒子死到剩一個。
至於片中的孝,怎麼說勒,自己並不全然贊同。為了將亡父屍身送回家,反而讓兄弟接連命殞於追殺中,究竟這樣是否值得?死者是否比生者更重要呢?六郎說他沒想過需要犧牲自己的兄弟,然而這犧牲在決定並非就地掩埋而是帶回時就已經註定。畢竟當帶回時,最重要的反而是遺軀的護送,故而人員必須聚集且為此守護,而失去游擊與化整為零的可能,也因此無法攪亂敵軍追擊,於是只能一家忠烈。只是與其說忠烈,不如說是孝烈吧,畢竟他們的死因雖與敵國有關,但幾乎是因為孝而非忠的因素。
生活中,我們總會需要對面敵人,有些不是人,有些真的是人,而這些人裡,最有名的是自己,然後是表面上看起來和你同陣營的人,最後才是和你作對的人,而最後者,通常我們還得感激他們,因為他們造就了自己某某特質之類的,好像沒有敵人就不會有成功。這,我不予置評!我想敵人或許跟偶然有那麼點雷同,我們也常喜歡拿偶然或運氣來說嘴,而尼采說:「勝利者絕不相信偶然,而且無一例外。即使他們謙虛地說,自己的成功純屬偶然。」我想說的是,敵人和偶然都比我們想像中要來的多,也來的少,來的重要,也不是那麼重要,許多時候我們所需的其實只是盡自己所能做好自己該做的,僅此而已!至於暗箭,既然難防便索性看能鼓搗出什麼花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