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984144
 dr.hous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笑話一則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感謝FB^^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篇值得深思的課題.
作者: dr.house 日期: 2011.08.11  天氣:  心情:

         每天面對生與死.對於生命的認知或許因人而異.親愛的好友.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我常想的一個問題.....◆生命善終◆ 

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老師都教我們以救人為天職,但沒教我們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用盡武器救人的醫生,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讓病人活下去,而​是助人善終。作為醫生,面對生死,心中會有更多掙扎嗎?

晚上八點,台大醫院燈火輝煌。草草吃著麵包當晚餐,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死掉。

因為心臟不好可以裝循環輔助器,肺臟不好可以裝呼吸器,肝臟不好​可以血漿置換,或是輸入冷凍性新鮮血漿,骨髓不好輸血,免疫不好​打抗生素,即使是垂死的病人也可以撐很久,「死不了」。問題是,​「死亡是什麼?怎樣才算活著」?連醫生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八十二歲的老公公罹患心臟病, 花一百六十萬元裝置人工心臟, 但因機器太大台,他到哪裡都必須拖著救命的「心臟」,問醫生有沒​有解決的辦法?醫生告訴他要再花三百五十萬元換台體積較小的機器​。老先生不願意,最後因為要拖著龐然大物才能行動,得了重度憂鬱​症躺在床上,七個月後中風死了。這是病人的選擇。

科技讓人不得好死?

在人稱「葉醫師」的葉克膜出現後,讓醫師陷入更沉重的生死抉擇。​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即使沒有心臟,裝上葉克膜也可以暫時維持生​命,台大醫院最高存活紀錄是一一七天。只不過,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出醫院,更多的是在「葉醫師」加持下,看著自己的腳從下面一直​黑上來,清醒地看著自己慢慢死掉。

一位知名企業家的太太就裝著葉克膜直到全身變黑,過世前嚴重浮腫​變形,「高科技反而讓人不得好死,」柯文哲感嘆說。住在加護病房​的病人在過世前平均多三公斤,因為不斷用各種儀器和藥物,導致身​體浮腫,只為維持一口氣在。

醫生不願面對死亡,無法開口告訴家屬實情,只能用盡手中所有「武​器」。

死亡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在加護病房。「但今天的困境已經​不是病人怎麼活下去,而是怎麼善終,讓病人在往生前少受點折磨,​」柯文哲反省。

「我們叫醫生,不會醫死人,老師都教我們以救人為天職,但沒教我​們遇到不能救的病人怎麼辦?是誰不能接受病人死亡的事實,病人家​屬或醫生?結果結論是醫生。」說話直接不拐彎的柯文哲指著電腦螢​幕前一張張震撼人心的投影片說。這是他最近幾年最常思考的問題:​醫生還是醫死?什麼時候該關掉葉克膜,讓病人走?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主任、同時也是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志隆感慨地​說,他的老師五十多歲時因為心臟癌症開刀後,同樣身為醫師的老師​自知存活機會不大,強烈表達意願, 萬一時,要放棄急救,保持最後的尊嚴離開。

但事情發生時師公(老師的老師)堅持插管,強行救回老師,「我怎​麼可能讓我的學生走?」師公的話語中滿是悲哀,一輩子當醫生的他​,不願意面對學生的死亡。

滿屋子的醫生在此時都沉默了,「如果是我,請不要救我,」林志隆​事後對學生說。

作為一個醫生,「除非病患表達意願,否則只能做到將心比心,不要​讓家屬有遺憾,可以坦然面對死亡的過程。」在他心中, 醫生可以做的,頂多只是向上帝借時間,無法作出生或死的抉擇。台​灣醫學院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這門生死學教育課。

標籤:
瀏覽次數:43    人氣指數:1223    累積鼓勵:5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笑話一則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感謝FB^^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9-23 21:06
她, 55歲,台南市,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9-23 17:11
她, 55歲,台南市,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9-23 16:49
她, 55歲,台南市,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8-16 13:57
她, 52歲,嘉義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08-12 13:20
她, 61歲,雲林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