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1999
 客家子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台南無間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GPS大作戰完結篇之卡到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我不是摸金校尉~
作者: 客家子弟 日期: 2007.04.27  天氣:  心情:
今天擺站第一個位置
對面是一個墓
因為有房子遮陰 所以我們坐在墓前納涼
坐了10分鐘
一個老農夫騎著金旺出現了
他以為我們是盜墓賊,摸金校尉(註一)
之後我就騎他的金旺去巡視儀器
原來金旺騎起來是這種感覺阿

接下來
為各位介紹一下盜墓這個行業
盜墓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 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 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 那樣溫良恭儉讓﹐盜墓是一門技術﹐一門進行破壞的技術。古代貴族們建造墳墓的時候﹐一定是想方設法的防止被盜﹐故此無所不用其極﹐在墓中設置種種機關暗器埋伏﹐有巨石、流沙、毒箭、毒蟲、陷坑等等數不勝數。到了明代﹐受到西洋奇技淫巧的影響﹐一些大墓甚至用到了西洋的八寶轉心機關﹐尤其是清代的帝陵﹐堪稱集數千年防盜技術於一體的傑作﹐大軍閥孫殿英想挖開東陵用裡面的財寶充當軍餉﹐起動大批軍隊﹐連挖帶炸用了五六天才得手﹐其堅固程度可想而知。盜墓賊的課題就是千方百計的破解這些機關﹐進入墓中探寶。不過在現代﹐比起如何挖開古墓更困難的是尋找古墓﹐地面上有封土堆和石碑之類明顯建築的大墓早就被人發掘得差不多了﹐如果要找那些年深日深藏於地下﹐又沒有任何地上標記的古墓﹐那就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特殊工具了﹐鐵千、洛陽鏟、竹釘﹐鑽地龍﹐探陰爪﹐黑折子等工具都應運而生﹐還有一些高手不依賴工具﹐有的通過尋找古代文獻中的線索尋找古墓﹐還有極少數的一些人掌握秘術﹐可以通過解讀山川河流的脈象﹐用看風水的本領找墓穴。
曆史上盜墓的分南北兩派,土夫子按習慣來分,應該屬于南派,主要靠探土尋找古墓,民國前用探錐,民國後用洛陽鏟,一只鼻子就能斷定深淺朝代,現在很多小說裏描寫動不動就洛陽鏟,其實北派是不用洛陽鏟的,他們精于對陵墓位置、結構的准確判斷,就是所謂的尋龍點穴。
自古職業盜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為四個派系,發丘、摸金、搬山、卸嶺,扎格拉瑪部族的後裔,多半學的是「搬山分甲術」,平時用道士的身份偽裝,以「搬山道人」自居。
「搬山道人」與「摸金校尉」有很大的不同,從稱謂上便可以看出來,「搬山」採取的是喇叭式盜墓,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而「摸金」則更注重技術環節。
「摸金」是倒斗中最注重技術性的一個流派,而且淵源最久,
很多行內通用的唇典套口,多半都是從摸金校尉口中流傳開來的,舉個例子,現今盜墓者,都說自己是「倒斗」的手藝人,但是為什麼管盜墓叫做「倒斗」?恐怕很多人都說不上來,這個詞最早就是來源於摸金校尉對盜墓的一種生動描繪,中國大墓,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面都有封土堆,以秦陵為例,封土堆的形狀就恰似一個量米用的鬥,反過來扣在地上,明器地宮都在斗中,取出明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斗翻過開拿開,所以叫倒鬥。
標籤:
瀏覽次數:35    人氣指數:435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台南無間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GPS大作戰完結篇之卡到陰
 
住戶回應
 
時間:2007-04-28 18:58
他, 44歲,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