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3516
 季閒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原住民文化vs公共藝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寒夜客來茶當酒(二)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寒夜客來茶當酒(一)
作者: 季閒 日期: 2004.08.09  天氣:  心情: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泡茶的習慣
前年以泡茶為主題
參加一場學術研討會
把一些小小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中國之泡茶文化



中國之野生大茶樹發現極早﹐傳說始於神農氏﹐但未必可信。三國(吳普‧本草)引「桐君錄」中,即載有「南方有瓜蘆木(大茶樹),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明代雲南(大理府誌)記載:「點蒼山產茶樹高一丈」﹐可見中國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發現了野生大茶樹。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一七五三年出版《植物種誌》中,將茶樹的學名定為"Thea Sinensis﹐L.",而Sinensis的拉丁文即是中國之意。


 


《日知錄》中載:「自人取後,始有茗飲之事」。也就是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的。目前發現最早最可靠的文獻為西漢成帝時,王褒的《僮約》。《僮約》是對家僕的各項勞役之契約,約中載有「膾魚魚鱉,烹茶盡具」。反映了西漢時,四川成都一帶飲茶已成風尚,而且在地主富豪中,飲茶也出現了專用器具。發展至朝時,乃由貴族漸漸轉至平民百姓,封演在其《封氏聞見記》中載:「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這說明了,朝中葉時南人喜好飲茶,飲茶之風由南方傳到中原,並由中原再傳到邊疆。


 


在《新唐書‧陸羽傳》載說:「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朝以前,沒有任何一本書籍著作是關於「茶」,直到唐朝中葉﹐陸羽《茶經》問世﹐才將有關於茶的歷史、製造、及飲茶方法做了總結,將茶飲提高得更加完備。


 


《茶經》成書約在西元七五八年﹐全書內容分三卷十章﹐《上卷》論及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和其特徵,茶葉品質,栽種方法和保健功能等。亦談有關採製茶葉的各項用具名稱、規格、使用方法,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採茶的要求;並敘述了製造茶餅的七道程序。《中卷》寫煮茶、飲茶之器具共廿八件。《下卷》六章﹐寫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優劣,也論及泡茶用水和煮茶的火候,說明煮沸茶餅程序和方法,而水的沸騰程度會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兼論飲茶風尚及方式﹐敘述古今有關茶事記載﹑評比各地所產茶之優劣﹑哪些茶具可以在使用或品茗的過程中省略。最後還把茶經所述之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以方便閱讀。


 


今人吳淑玲(香港道學碩士)在其所著之「茶藝與信仰」提到:「飲茶之風盛於唐的原因,除了經濟繁榮和陸羽「茶經」問世外,宗教的影響和帶動亦有其功。唐朝寺廟中的僧侶是茶的主要消費者,茶道和茶藝也藉由他們被提倡。佛、道之寺院生活枯燥乏味,修行悟性必須有賴茶來提神解眠,寺院中也只許飲茶,因而到處煮茗成俗,亦促進了品飲之風。


標籤:
瀏覽次數:192    人氣指數:7572    累積鼓勵:369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原住民文化vs公共藝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寒夜客來茶當酒(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