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塑在民間叫麵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饋贈、祭祀、喜慶、裝飾 的信物或標誌,是一種由風俗習慣久而積澱成的極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當今麵塑稱之為藝術,並且以它絕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睞,這正是因為它所注入的世代文化的積澱和創作者絕無的功利思想的熱情和才思,使得它成為一種出於俗而脫於俗的樸素文化。也正是借助於世代少有的「重視」,且落身於廣大的民間,才使得它有了條件自由地按照自身規律生存和發展,有了它少受污染的鄉間特色,才得以在今天的雅俗文化對流中以其獨特、完整的形象俏立於民間藝術之林。
春節民俗與山西民間麵塑源於先秦而成型於漢代的中國節日風俗,是人類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積澱物。春節是人們對物候曆法認識上的一個關鍵節日,所以對春節的祭祀活動顯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麵塑隨著人們的心理需求應運而生,並成為節日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式。
春節山西民間麵塑的主要功能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追求豐衣足食 ,萬事如 意的? 肮〃z想的體現。
春節的麵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是抽像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
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麵成山,晉南傳說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作的。
祖靈前一隻麵羊為牲祭之俗,以表虔誠之意。長輩送兒孫後輩「錢龍」意在引錢龍入府、招財進寶,……另有各種點彩的帶花饃饃,便是酬賓待客訪親探友的講究禮物.. 晉北人家供神所用棗山是頗為講究的。這是因為它是作為一種祭物而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