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胃食道逆流!誘發食道腺癌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2013.06.06 04:49 pm
長期胃食道逆流不治療,當心增加食道腺癌風險。一名60歲黃姓病患,三個月前出現嗝氣、嘔酸水症狀,卻不以為意,最近又開始咳嗽、胸悶,影響睡眠。就醫檢查發現,不但胃食道逆流,更合併食道腺癌、食道裂孔疝氣,主因食道下括約肌功能失常,導致胃、大腸等腹腔臟器,跑到左側胸腔。後經胸腔鏡、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胸悶等症狀改善,醫師也提醒有嘔酸水、上腹部不舒服,應就醫檢查。
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張宏表示,這名患者非常愛喝咖啡,且從年輕時工作繁忙,經常三餐不定時,後來出現嗝氣、嘔酸水等症狀,但僅以為是消化不良,沒有特別注意,沒想到最近更出現慢性咳嗽、胸悶情形,甚至影響到睡眠。
就醫後安排做心電圖、胸部X光檢查,意外發現胸部X光左側有不正常氣體堆積,經胸部電腦斷層顯示腹腔內臟器,包括胃、大腸及網膜組織已異位至左側胸腔,立即讓患者住院治療。後又發現,胃鏡在食道下端,靠近胃食道交接處有一處一公分大小且呈現潰爛腫塊,切片檢查為腺癌。
張宏說,胃食道逆流是因為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有不正常的開啟等失常現象,造成吃下的東西、胃中的消化液逆向跑到食道中,時間久了就會有癌化的可能性。此外,食道下括約肌失常,也造成胃、大腸等,移位到左側胸腔,較為罕見。
表/聯合晚報製
在治療方面,除了給予適合胃藥等藥物治療外,更進行胸腔鏡、腹腔鏡微創手術,先將食道切除並做重建,再修補食道裂孔疝氣,讓臟器不會往上跑,手術也將胃食道下括約肌固定位置,防止胃酸往上衝。病患接受治療後,未再出現嘔酸水、咳嗽、胸悶等症狀,復原狀況良好。
張宏建議,改善胃食道逆流等疾病,可從改變生活飲食型態做起,包括少喝咖啡等、三餐飲食正常、少吃油膩食物,充足睡眠,透過運動等舒緩壓力。另外,出現嘔酸水、上腹部不舒服或經常胃痛等症狀,不能輕忽,應立即就醫檢查。
【2013/06/0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