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好像一輩子從沒真正的單身過。
不是說她們既美且慧,永遠都有人排隊等她們青睞,而是她們的心裡, 永遠都有一個—有時候甚至是好幾個—情感寄託的對象。 有時候,那個人是她們的曖昧對象,她嘴裡說不在乎,心裡卻期待對方表白。 有時候,那個人是她們的床伴,她表面上裝作自己要的只是性,但打開電視看見星座專家, 卻會認真聆聽有關床伴星座的分析。 甚至有時候,那個人是她們分手的前男友,她也許無法挽回對方,但卻可以硬要把對方放在自己心上。 「有伴狀態」和「等伴狀態」 這樣的人生,從來都不是分為「有伴狀態」和「單身狀態」,而是分為「有伴狀態」和「等伴狀態」。 那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對。只是,很辛苦。 因為她們總是在等待。等待對方回頭、等待對方表白、等待對方愛上她。
懂得獨處的人,在一個人時享受到的是自由,不懂獨處的人,在一個人時感受到的卻是孤單, 甚至在戀愛裡,她們也經常感覺到寂寞。
對懂得享受獨處的人而言,一個人進電影院根本不是問題,不用配合誰的時間、不用等待誰有空檔, 甚至工餘的午後開個小差,就能看完一檔電影。 但對害怕孤單的人而言,沒有男伴等於沒有人有義務陪妳看電影,如果姊妹們都沒空、 如果想看的電影剛好朋友都沒興趣,她們只好等DVD。
對懂得享受獨處的人而言,一個人旅行其實很輕鬆,不用配合誰的作息、 不用考慮在行程裡加入對方想去的景點,要住多少錢的飯店就住多少錢的飯店, 不用擔心同行的人覺得太奢侈或者太簡陋。 但對害怕孤單的人而言,沒有伴等於沒有倚靠,一個人旅行,等於要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 一個人看展覽、一個人睡。 害怕一個人的人,經常因為無法獨處而被迫放棄很多事,所以,她們極力避免自己沒有伴。 她們也許忍受著已經無味的戀情、也許忍受著不怎麼樣的伴侶,但這樣的委曲求全, 難道就真能避免所有落單的可能嗎?
總有妳想看、但對方沒興趣的電影,總有妳想聽、但對方不喜歡的演唱會,總有妳想去、 但對方沒時間的旅行……總有很多妳想做、但對方不想的事。如果他不夠愛妳,妳逼迫他幾次, 他也就跑了,如果他真的愛妳,也許他會勉強自己、也許他會空出時間,但那真的是妳要的嗎? 妳是否真那麼自私,要對方全面配合妳?
畢竟,另一半存在的目的,從來都是讓我們學習兩個人、而不是逃避一個人的。 (本文作者/密絲飄)(摘自/不愛為何不早說?) 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 by Sarah Bright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