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877591
 牡羊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殷殷掛記,絮絮告別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料理絕配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靜謐的美學《酒室風情》
作者: 牡羊 日期: 2007.08.24  天氣:  心情:
今天下午去台北美術館,久違了!

鄧光南先生的百歲紀念攝影展,真的如鄰居在日記中介紹的:「他的相片,忠實紀錄了那個時代的景象,讓後人有機會一窺當時的、沒有刻意包裝掩飾的生活百態。」、「某些創作者之所以偉大,就表現在,他影響深遠,以至於,我們深受其影響,早已接受他的觀點,並視之為當然。」這二句話是重要的引導,使鄧先生的黑白照變得光采奪目。

我非常被鄧先生鏡頭下的”人間”所感動,例如:酒家

我小時候總聽到三姑六婆對於打扮稍入時的女人,在背後嘴一歪的批評道“哼!穿的像個酒家女”,所以,我始終認想像酒家女是妖異的,沒想到,鄧先生拍出的她們是如此的…(我在筆記本下寫下的十二個字,就直接轉述好了):乾乾淨淨、姿態端莊、淡妝典雅。我甚至認為她們比我印象中的三姑六婆“正經”多了。

有一張照出了她們的工作環境,一個狹小的空間,一群女人,陪著一群男人,衣著整齊,其中一個走動中的女人,手持一瓶酒和一個杯子,看得出來,她正在男人的社交場合”炒熱氣氛”,我站在這一張照片前,看了很久...

因為,我有一位好朋友,他是依靠母親做酒女養大的。

他的母親為了照顧娘家弟妹入了酒家門,後來一位己婚的望族公子愛上了她,生下了我這位朋友,但母親不讓他在可以想見委屈的環境中成長,把他安置在一位長輩家中,只能每月初一、十五拜拜時回家來看他,所以他的童年總在盼望中度過,但可貴的是,他並沒有因此責怪母親,反而成為一位目前正對台灣科技產業很有貢獻的人。...小男孩努力的長大,努力的賺錢把母親接到身邊,在住家附近買了房子給母親居住、並請了佣人照顧她,更親手燒素食給三餐吃素的母親(怕菲佣做的不好吃),可惜的是母親不幸因為早年飲酒過度,七十多歲高齡因肝癌過逝了。朋友在母親過逝後把房子賣了,但思念母親的心情溢於言表。為此,我始終敬愛這位朋友,他孝親如此,品格祟高,不容易啊!因為他的人生作業簿比我們都難的太多了。

這一組酒家照片裏,其中有一位看起來十分賢淑的女士,正戴起眼鏡仔細的讀著家書,我好像從她的臉上看到了朋友堅毅而娟秀的母親。是的,誰有資格在背後批評誰呢?

其它還有很多精彩的部份,如:鄧先生的居家照,拍的很生動,我也第一次看到9*11糎米的小底片,和LEICA IIIA相機,真的是一個好展覽。唯一讓我不滿的是EPSON,顯然他們做了一些贊助,但是,若是要在每一張說明卡上主題最明顯位置的下方,都要以同等級大小的字打上:“EPSON**相紙”,讓人眼睛一花都會以為這張的主題是EPSON**相紙,看到最後真是令人厭惡透了。

有空也推薦大家去北美館走走吧!一張門票30元,感謝台北市政府,感謝台北市民的稅金!感謝鄧光南先生!

轉貼鄰居提供的照片網站, 可惜其中沒有酒家那一組照片,可是奇妙的很,剛才在網路上閱讀到攝影同好們與我的感覺竟然十分接近的,還是建議大家親自去看吧!祝你擁有一個知性與感性的下午。
http://www.wretch.cc/blog/chaotang&article_id=15543368


我的其它感言:

鄧先生的作品內涵豐富,從1935~1955年,這中間20年的變化(60年代的作品相對的少),對台灣而言不可謂不大,但他紀錄生活中平淡平實的一面,說故事的張力反而強過塡鴨式、誇張的鏡頭語言,至少對我個人是這樣的。

那個年代,是母親的年代,看父母親的生活照片也“對照”過,自己也有經歷過。小時候在相對落後的苗栗長大,像農家收割“打稻”,以及水牛與牧童,我小時候最愛坐在苗栗”大河巴”(客家語:”河”的意思)的橋墩上,數著橋下經過的水牛頭上的角,算牛的年紀(今天我就很自然的用手去算照片中的牛角紋有多少條…哈哈~回到小時候了),又像射輪盤,小時候可以用來與推車小販賭冰淇淋大小的,還有那些美女的衣服,作工講究,那個年代成衣還沒有成為產業,都是用手做的,我一看,就想起了母親的衣服。

標籤:
瀏覽次數:105    人氣指數:1705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殷殷掛記,絮絮告別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料理絕配
 
住戶回應
 
時間:2007-08-26 16:26
他, 62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7-08-26 18:55]:

有關人像攝影, 我喜歡的是新聞攝影, 每年美國普立茲獎的作品都是非常具有反省力的.

普立茲子檔案: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普立茲是匈牙利移民,曾經參與南北戰爭,之後擔任記者工作,對於新聞工作有其獨到想法,不但創辦報社,更改變報紙傳統。他要求記者以生動文字報導社會新聞,吸引小市民閱讀興趣,並創下極高的銷售量。他捐款紐約哥倫比亞大學2百萬美元,協助設立新聞學系,並希望將1/4的經費用於設立獎項或獎學金,以鼓勵對於公共事務、服務、公共道德,對美國文學及教育有貢獻者。普立茲於1911年逝世,隔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在他的捐助下創立。普立茲獎被視為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