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384057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焉能如此~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家將打破傳統,再度精彩演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這是-2012
作者: 日期: 2009.11.19  天氣:  心情:

話說前幾天去看

星期一下午 五點十分的場

那一場的觀眾不到十個人= =
...包含我



嗯....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如果你知道末日要到了,你的抉擇是甚麼
一個人自私地逃走留下來陪大家同患難、共生死或者尋找希望,再活出一條路?這就是打「親情牌」的災難片­‑‑‑‑2012 
 


    馬雅人獨立發展出來的金星曆法(也就是太陽曆)中指出每個民族都會有一個紀元,而地球現在正式第五紀元,而紀元的結束會以毀滅重新開始,而第五紀元的最後一天正是20121221日。根據一些人的說法,會發生磁極轉換而人類因此滅亡(事實上磁極轉換一直在發生,而且顛倒換位的時間極為緩慢)2012的最初構想也因哈洛德克羅瑟從這個謠言發展出來。地震、海嘯、地殼位移、火山爆發,龐大的災難場景逼真到令人喘不過氣來,其細節部分也不馬虎,地震後的瓦斯氣爆,地面的龜裂,到火山碎屑會延伸到的範圍,全部的合理性都沒有互相矛盾。唯一可惜的還是和導演羅蘭艾莫瑞奇之前的明天過後一樣,是那誇張又突兀的災難原因。明天過後是嚴重的地球暖化導致的氣候連鎖效應,而2012是過多的微中子直接輻射至地球內加溫,假如還是不懂的話,可以試試看把一顆雞蛋放入微波爐內微波(之後發生的事情本人將不負任何責任XD)。因為一開始原因的誇張性導致後面發生的災情變得沒那麼令人驚駭了。往另一方面想,電影一就是架構在虛實之間,如果真有其事,我也不會在這邊打這篇文章了(廢話!逃命要緊! ><) 



   
說到驚駭,與其說最駭人的是那些場景,不如把焦點放在被艾默瑞奇毫不留情被摧毀的聖伯多祿大殿和基督像,最後再把壁畫【創造亞當】的中間直接切了一道裂痕。無疑地,2012挑戰了宗教權威給予的尺度,在觀賞時不禁也為這些畫面捏了把冷汗。在此,艾莫瑞奇也說了一句有去的話:「我想在多數國家境內人民都有信仰自由,特別是西方國家,所以我挑了這兩座宗教聖地,但擔心引起穆斯林圍剿,哪裡我都敢毀掉就是清真寺我不敢碰!」難怪中途有看伊斯蘭教朝拜的畫面,算是在這些衝突中的緩衝劑。 
 


    在好萊烏不停的灑錢用特效養保大家胃口之虞,反觀在劇情上則沒有那麼突出了。除了主角和家人逃亡的主線,還有安瑞恩赫姆斯利和人性的討論,穿插一些令人為之動容的感人情節(雖然很感動,可是感覺還是缺少什麼,或許我還太年輕吧=A=),劇情頂多只能用平平來形容。連片尾的方舟也是和其他種種電影一樣,沿用了聖經的內容。整體來說,還是沒有脫離災難片的小小範圍,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不免思考到之後此類的電影發展。災難片把背景變成了主題,用逼真的特銷加以修飾,讓人感受那些災害場景。可是貧乏的內容沒有加以突破的話,那之後的災難片也將被人批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阿。 
 


    幸好,這次雖然只是平平的劇情,可是卻是以中規中矩的家庭路線為起點,感人的畫面大致上也沒有完全被海嘯沖走,反映出家庭重新團聚合力,度過危險,間接的灌輸大家一種家庭何等重要的精神,其中許多人也因為自己的家人而犧牲了自己,或者為家人生存而奮鬥,看到片尾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只是我不能了解的是,如果主角有重組家庭的機會,那麼就不給第三者想要建立家庭的機會,已死去略過,之後也沒再多加追討,這算是其中的遺憾之一。說到另一個遺憾變是那位富翁,如果一位自私的人能夠從中反省再次幫助自己的孩子,那麼也應給予其生存的機會,雖然會說這是電影,但也希望電影能給予正面思想。畢竟,電影不只是娛樂而已。 
 


    綜觀整部電影,劇情還是一樣被特效沖淡了許多,但是逼真的特效為何不有目共睹呢?讓人體驗科技的進步,在此之餘,也感受那些親情所帶來的感動吧!

標籤:
瀏覽次數:49    人氣指數:649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焉能如此~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家將打破傳統,再度精彩演出
 
給我們一個讚!